吉尔吉斯斯坦地图 吉尔吉斯斯坦地图图片
说起我们西边的邻国吉尔吉斯斯坦,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要说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相信老少皆知,其实李白出生地碎叶城就是如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李白直到四岁才离开碎叶城,来到四川盆地(即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当然按照当时唐朝的版图,碎叶城连同龟兹、疏勒、于阗均属于唐朝设立的安西都护府下辖的四镇。当然吉尔吉斯斯坦跟中国的历史渊源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重点是分析吉尔吉斯斯坦的南北地缘矛盾,即北部的楚河河谷与南部的环费尔干纳盆地地带的地缘之争。
诗仙李白出生的碎叶城即是唐朝安西四郡之一,现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
看过吉尔吉斯斯坦国徽的人,相信一定对水平居中位置的雪山印象深刻,其实这雪山指的就是南天山山脉。翻看吉尔吉斯斯坦地形图,南天山也的确是东西横亘于国土中间,将吉尔吉斯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其中,北部以楚河河谷为核心,包含楚河州、伊塞克湖州、塔拉斯州、纳伦州和首都比什凯克,人口约280万;南部以费尔干纳盆地及周边地带,或称为环费尔干纳盆地地带为主体,包含贾拉拉巴德州、奥什州和巴特肯州,人口约270万,南北人口旗鼓相当。
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徽:上方为太阳在天山升起的景象
长期以来,地理上的隔绝,给吉尔吉斯斯坦南北之间的交流造成诸多不便。譬如从首都比什凯克陆路前往奥什,要翻越三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而交流不畅又渗透到这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致使南北之间的矛盾尖锐而复杂。事实上,南北差异几乎是剖析吉尔吉斯斯坦现有所有问题的的切入口。
吉尔吉斯斯坦地形图:北部楚河河谷和南部的环费尔干纳盆地地带
首先是南北经济核心之争,也就是从南农北牧到南农北工之争。与中亚其他突厥语民族相似,吉尔吉斯族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游牧部落由北向南迁徙,并逐步务农、定居的过程。相对而言,越过南天山山脉来到费尔干纳盆地及周边的部落,更早也更完整地接受了此处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这种传统在费尔干纳盆地已经维持了几千年。因为费尔干纳盆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的地区。与此同时,留在楚河河谷等北方地区的部落,因为地形和气候的因素,虽然也有部分人在绿洲上从事农业,但游牧仍是其经济的主流。对于吉尔吉斯族来说,南北两部分各自所处的不同的经济形态是其部族主义形成的物质基础。鉴于吉尔吉斯南北之间有山脉阻隔、关隘重重,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两种经济形态相互渗透、彼此影响的难度颇大。由此,在吉尔吉斯族完成从部落向民族的过渡之前,“南农北牧”的生产格局便已奠立。
费尔干纳盆地因有锡尔河的流经,农耕文明持续千年
不同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格局,导致吉尔吉斯南北之间矛盾与碰撞不断,不同部族之间常为争夺水源、土地等经济要素而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另外,为抵御外敌、维护安全、保持本部族的完整和统一,使得吉尔吉斯民族养成了尚武好斗的个性。这种个性,又成为南北不同部族之间利益冲突的催化剂。十九世纪,为了争夺南部浩罕汗国(统治区域主要在费尔干纳盆地)的支配权,吉尔吉斯南北两大部族——以萨雷巴噶什为代表的北方部族与在南方占统治地位的奥什部族之间的争斗就从未间断过,由此确立了南北部落对立的基调。
1870年前后的中亚形势图:沙俄的势力扩张至此
紧随着沙俄势力扩张到中亚,斯拉夫文明带给吉尔吉斯的不仅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行政结构,更有当地人从未见识的工业生产技术。但无论是沙俄还是前苏联,都极为看重费尔干纳盆地得天独厚的农业环境,自然而然地将这个地区设定为粮仓和人力补给的基地。于是通过兴修大坝、水库、运河等水利设施,最大限度地利用南天山的水资源来灌溉农作物。
比什凯克位于楚河河谷冲积扇上,后方雪山即是南天山支脉的吉尔吉斯山
与此同时,原本农业基础较差的楚河河谷,因着交通、物流等方面的优势,更易得到工业资本的青睐,所以被赋予了发展现代工业的经济使命。如苏联首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1928-1932年),就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北部建立了几十座工厂、矿山,随后石油冶炼、有色金属、电力能源及食品加工业也相继出现。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年),苏联中西部许多工厂被疏散到了吉尔吉斯,大批熟练工人也随之到来,这对完善吉尔吉斯的工业结构起了一定作用。此外,苏联科学院的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学、进化形态学等大批科研机构也迁移到了比什凯克(当时名为伏龙芝)。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吉尔吉斯的社会生产总产值中,工业占比超过55%,农业占比不足25%,这大致反映了南北方在国家经济大局中的权重。“南农北工”成为吉尔吉斯经济的基本态势,这个态势至今还在延续。
吉尔吉斯斯坦在亚洲所处的位置图
然后还有宗教信仰之争,主要集中在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是虔信化还是世俗化。作为中亚“五斯坦”之一,吉尔吉斯斯坦也是伊斯兰教居主要地位的多宗教国家(还有东正教、基督新教、犹太教和佛教等教派)。作为国家主体民族(占总人口72.6%)的吉尔吉斯族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教派。但是信仰虽然相同,但不同地区的吉尔吉斯人对伊斯兰教的认同却有鲜明的差别。整体而言,吉尔吉斯人对伊斯兰教虔诚度,由南向北逐步减弱。换言之,世俗化程度,也是由北向南逐步减弱。对伊斯兰教的态度,是吉尔吉斯斯坦南北社会文化分歧的基点。
全球穆斯林分布图,北非西亚中亚是最集中的地区
其实,吉尔吉斯人最初受蒙古人影响,信仰的是萨满教。但在吉尔吉斯人南下迁入中亚的过程中,逐步在当地居民的影响下改信了伊斯兰教。因此游牧的吉尔吉斯人南下的早与晚、接受农耕文明的多与少、与中亚本地居民融合的深与浅,决定了他们宗教意识的浓与淡。如吉尔吉斯南部的环费尔干纳盆地地带的代表城市奥什和贾拉拉巴德,在经济和文化上与乌兹别克斯坦联系密切,宗教氛围浓厚。在8-9世纪伊斯兰教才传入费尔干纳盆地,但到了11世纪,奥什就已经成为重要的伊斯兰学术中心,至今还拥有众多的伊斯兰教圣地,如使者阿尤布的陵墓、印度莫卧儿王朝创始人扎希尔·巴布尔(1483-1530)清真寺,以及扎希尔·巴布尔在奥什附近塔赫特山的静修处等。还有一些境外的宗教极端组织对费尔干纳盆地的渗透,如沙特的瓦哈比派、乌伊运、由埃及“穆兄会”派生出来的伊扎布特均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站稳了脚跟。1991年苏联解体后,没有了威权的管控,伊斯兰教在费尔干纳盆地的传播更是空前活跃。
吉尔吉斯斯坦穆斯林民众迎接开斋节
与之相反的是北部的吉尔吉斯人虽然也皈依了伊斯兰教,但他们对伊斯兰教的理解仍停留在较肤浅的程度。十九世纪中期访问过吉尔吉斯的哈萨克族学者瓦里罕诺夫在其撰写的一篇游记中说:“所有的吉尔吉斯人都自称为伊斯兰教徒,但他们不知道任何宗教教义及其圣礼。他们所有的宗教仪式还保留着浓厚的萨满教色彩。火、月亮和星辰都是他们所崇拜的东西。他们中还有许多不知道穆罕默德名字的人。”对伊斯兰教理解的不同,导致吉尔吉斯北部地区尤其是楚河谷地的宗教文化迥异于南方,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北方没有较大的伊斯兰教派别和势力,然后北方的宗教首领社会地位也不高,清真寺的数量和规模较小。
费尔干纳盆地的吉尔吉斯族、乌兹别克族和塔吉克族的分布图
当这种南北宗教文化上的差异反映到吉尔吉斯斯坦的社会观念层面时,作用于日常生活,必然会在彼此之间造成隔阂。而且沙俄时的斯拉夫文明介入、前苏联时的唯物价值观,也使得世俗化和现代化的北部地区与传统保守的南方相比,南方吉尔吉斯人是虔诚的穆斯林,而北方吉尔吉斯人则显得缺乏敬畏;贫穷的南方是毒品走私泛滥和极端势力大本营,相对富裕的北方则被看做是俄罗斯人和哈萨克人的殖民地;北方人把南方看作“毒瘤”,而南方人则视北方人为“压迫者”,由此产生强烈的心理排斥,对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资源的配置、政治权力的分割,起着微妙却不容忽视的影响。
原吉尔吉斯斯坦行政区划图,现巴特肯州从奥什州分出
最后就是南北方的政治权利之争,突出表现就是南北轮流坐庄和南北搭档。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位于北部的楚河河谷中央,通常首都的位置决定了一个国家政治天枰的倾角。作为工业中心的北部,有政治中心的加持,自然在国家事务中取得更多的话语权。但是吉尔吉斯斯坦南北方近乎持平的人口数量,以及各自工农业的分工,也使得吉尔吉斯的政治博弈更多采用南北轮庄的模式,这也是维系南北之间政治上脆弱的平衡,毕竟过于倾斜的政治天枰只会导致更严重的对立乃至分裂。
吉尔吉斯斯坦现总统索隆拜·热恩别科夫(左、南方奥什州人)和现任总理默罕默德卡利·阿布尔加济耶夫(右,
南北轮庄的权力格局,在吉尔吉斯的实践中所表现为:在同一时间段内,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与作为政府首脑的总理必须来自南北不同的地域,即当总统是北方人时,总理是南方人,反之亦然。这种不成文的政治设计,虽未经法律明文规定,却是约定俗成,被吉尔吉斯斯坦各种政治势力默契又严格地执行。是南北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争斗进而妥协的产物。这个格局愈是不可动摇,愈是反证了南北平衡的脆弱与敏感。它既是长久以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的诱因,也是南北分歧难以弥合的体现。
注: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