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偏安一隅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
【杨伯峻】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李泽厚】孔子说:“不刺激便不能启发,不疑虑便没有发现。指出桌子一个角,不知道还有另外三个角,我也就不再说了。”
【钱 穆】先生说:“不心愤求通,我不启示他。不口悱难达,我不开导他。举示以一隅,不把其余三隅自反自证,我不会再教他。”
【夜辰心得】
《朱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fěi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学习这章,想起两个故事。一个是前段时间高考结束,搜索有人发感慨,算了一下孩子高中3年的花费,共计105万元,请了各种私教补习,结果成绩是300多分,勉强上了个大专线。当妈的感慨,上个大专,打个工,这105万啥时候能挣回来啊!
另一个是一名书法家讲述的,小时候家里穷,村里搬来个和尚写字很好,因为自己喜欢写字,母亲带着去拜师,和尚勉强答应,但提出个条件:教一上午2角钱。当时算很贵的学费了。他觉得和尚坑人不想学,可母亲答应了。这样,他从师学习,而和尚又玩“阴”的,一上午只教一个字,和尚写一遍,他自己临一遍,就算教完了,直恨得他牙痒?。为了把2角钱的效益最大化,和尚写字的时候,他屏息凝神,恨不能把一笔一画的每个细节都记下来,待自己临的时候,他不敢轻易下笔,必要经过反复回忆揣摩、反复在地上练习后,直到快中午时才一笔一画写下一个字。2个月后,和尚离去,悉数返还学费,而他才方知和尚真意,从此走上学习书法的道路,有此成就。
两个故事值得深思,一个花费百万,却没起多大用处;一个以2角钱为饵,钓出一个书法家。这其中的奥妙,全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
此时,再看孔夫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会心一笑。上一章,孔夫子说,凡是带十条肉干来求学的,我没有不教的。为什么夫子这么爱吃肉干?因为老师不吃肉干,学生不晓得求学求道之贵重,缺乏对老师和知识的敬畏心。有人会说,那花100万请私教,孩子也没敬畏啊!这有两点:一是“自行束脩”,是自己带着肉干来,自己有求学的意愿,家长硬打着孩子来学,别说请孔子,就是请佛祖也不好使,这就是佛说的“无缘不可度”“强压牛头不喝水”。二是“不愤不启”,学生没有达到愤的程度,夫子是不会轻易启发他的。愤,立志求学,发愤图学,心里憋着一股劲要搞明白,可是就差那么一点弄不通。只有到了这时候,夫子才予以启发。和尚的智慧,就在于这一点,先让孩子愤起来,再提示点拨。
现实中,许多家庭的烦扰都来自于孩子学习。父母拼命打工挣钱,省吃俭用给孩子请家教,结果还没啥效果。父母大骂孩子不争气,孩子学得也痛苦不堪,结果家里弄得既穷困又乱套。有那些钱,还不如改善下生活,全家旅游一下来得幸福自在。
不愤不启,指的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不悱不发,指的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心里想不明白,郁闷;想明白了却说不出来,憋屈。佛家讲“言语断道”,真正的道说不出来。所以禅宗一般都是棒喝、怒斥、机锋之下给人启发。夫子的教学,就是这样,到了学生临悟那一刻,给“发”一下,令其豁然开朗。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出桌子或屋子一个角,而学生推断不出其他三个,夫子也就不再教了。我们常说,水到渠成,水不到渠不成,强灌硬挖没效果。子贡曾说,自己能做到闻一知二,而颜回却能够闻一知十。这就是好学与悟性所在。
这里有个疑问,孔子说自己诲人不倦,可为什么这章里总是“不启”“不发”“不复”,这不是玩忽职守吗?
江谦有句补注:启之,发之,复之,是教诲,不启,不发,不复,亦是教诲,故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孔夫子为师高明!不教亦是教。和尚一天教一个字,看似是不用心,实则是大用心,教一字在教字,其余不教则在教心,这才是为师的智慧。现在的教学,恰恰在于教的太多了,分数高了,报补习班,分数低了,还得报补习班,一个不够两个,两个不够三个,别人三个,我们必须得四个,结果就是厌学。既使孩子现在顶着压力不敢厌,将来后遗症也一定会厌。
所以,名师,教与不教皆是教也;而庸师,教与不教皆是不教也。该教的时候教,不该教的时候不教,就是教;该教的时候不教,不该教的时候教了,就是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