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是什么意思 喀秋莎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3-04-25 23:48/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424 评论:0

——记当代诗人、翻译家蓝曼

在当代文坛,曾活跃着一批战火中走来的军旅作家。他们不仅曾为共和国的建立冲锋陷阵,还为人民奉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其中有一位是我军最早的坦克兵,写有4000行长篇诗作《坦克奔驰》,用诗歌的形式讴歌了我军坦克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长壮大的辉煌历史;他翻译了大量苏联诗歌,是把苏联歌曲《喀秋莎》译成中文的翻译家。他就是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蓝曼。

1984年春,我到北京组稿。那些天连续拜访了很多老作家、老革命。时隔38年,已经想不起来是谁介绍我去见的蓝曼。那时,他住在北京南礼士路搜索1号第二炮兵后勤招待所。听说我是《长春日报》副刊的编辑,蓝曼很兴奋地对我说:“啊,长春那片土地留下了我战斗的足迹。多年没有回去,很是想念啊!”

交谈之后,我得知蓝曼的原名叫蓝文瑞,后改名蓝曼,曾用笔名叶柏,1922年4月2日出生于河北武强县城。少时,他勉强读完小学后,因家中生活贫困而辍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流亡大后方。1939年他参加共产党南方局工作。1940年经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介绍,他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转入延安外国语学校专修俄语。学习期间,他参加了边区大生产运动与整风运动,于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青年蓝曼英俊潇洒

1945年毕业后,适逢抗战胜利,蓝曼随部队进军东北。1946年起,他担任第四野战军坦克连队第一任指导员。1946年长春失守后,形势日见吃紧,坦克队边训练,边参加战斗。文质彬彬的蓝曼,成为在战场上猛打猛冲的指挥员和战斗员。他第一次参战是攻打德惠县城。战斗打响后,蓝曼乘上第一辆坦克,冲在最前边。当坦克走上一座石桥时,轰的一声,履带被炸断了。蓝曼带领乘员躲开敌人雨点般的子弹,爬出坦克,隐蔽在桥下。当第二辆坦克靠近石桥时,蓝曼机灵地跳上去,继续向地堡群前进。他们绕路接近了敌人的地堡群,一炮一个地将固定火力点摧毁了。坦克每开一炮,端着望远镜的朱瑞司令员就兴奋地叫一声“好”。

庆功会之后,蓝曼便将这次战斗情况写成了一篇战地通讯《枪毙敌堡》,刊登在《牡丹江日报》上,坦克部队参战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全战区的军民。这篇反映我军坦克初战的作品,是这位作家的处女作。后来,他随部参加了三下江南战斗,以及解放靠山屯、德惠与天津的战斗。天津解放后,蓝曼带领着自己的坦克营,参加了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式。

新中国成立后,蓝曼调任师政治部宣传科长;1951年春,任装甲兵司令部研究室翻译科长;1953年任坦克修理处长,同年改任《人民装甲兵》杂志社总编辑;1955年调解放军文艺社任《解放军战士》编辑部散文组组长;1965年调任公安部队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66年调任二炮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后任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化部长(副军级)。

由于爱好文学,蓝曼在50年代初开始翻译苏俄诗人的作品。1951年他翻译的第一本诗集、苏联诗人马尔夏克的《五彩的书》由知识书店出版。随即他又译出了伊萨柯夫斯基的诗集《和平颂》,于1954年出版,深受读者喜爱,短期内一连印了9次,印数达8.6万册。其后,他还翻译出版了《叶赛宁诗选》、《伊萨柯夫斯基诗选》、《谢甫琴柯诗选》、《蓝曼译诗集》、《鸽子》、《军官随笔》等诗集、故事集、散文集。

蓝曼又是一名军旅诗人,他的诗以文笔简洁清新、感情真挚而著称,先后出版了《老梢公》、《绿野短笛》、《海阔山高》、《青龙湾》、《红岩灯火》、《悄悄思念》、《坦克奔驰》、《繁花集》(合作)、《森林抒情》(合作)、《蓝曼诗选》等诗集。另著有散文诗《蔷薇集》、诗论《学诗浅谈》。

蓝曼在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1950年加入天津作协分会,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4年任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曾任湖畔诗社副社长,并以诗人的身份出访苏联与匈牙利,多次获奖。

我对蓝曼在长春的经历很感兴趣,便约他为我们副刊写一篇散文,回忆当年的战斗往事。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回到报社不久,我就接到他寄来的稿子。阅读之后,与我的设想相去甚远。他写的不是叙事散文,而是一篇抒情散文诗,几乎没有任何具体情节。提交给领导审核,部主任的意见是请作者修改。我把领导的意见写信反馈给蓝曼,之后他在5月16日的复信:“我已经感觉到,这篇文章使你为难了。我认为,在本文中加点具体的事儿并不难,但那会限制了文章的视野,弄窄了文章的内含。我写这篇文章,原想以情为主,表现含蓄,让读者读后有一点文章外的体味。这是我的想法。文章没有写好。现将文章做了点补充,恐尚不能使你们满意。如不适用,不必勉强。”

大约是不好意思再请作家修改吧,拖了几个月,部主任亲自操刀做了删改,然后发表了。我预感到作家肯定不满意,硬着头皮把样报寄给蓝曼。几天后收到他在9月7日写的复信:“前寄你的《眼睛》一稿,原是作为散文诗写的,经你们改过已失去原有的形式。这样的文章发表无益,请将原稿退还给我吧!”果然不出所料!在外行眼里报刊编辑很风光,甚至可以主宰一篇稿件的生死,哪里知道编辑常常要受“夹板气”呢?

由于这个不愉快的插曲,以后我再也没敢向蓝曼约稿,估计他也不会给我写了吧!

2002年12月17日,蓝曼因病逝世,享年80岁。

蓝曼的纪实长诗《坦克奔驰》,以战士的语言、战士的情感,反映战斗的生活,刻画战士的形象。语言通俗幽默,节奏短促明快,表现出我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部长诗,亦诗亦史,既有文学价值也有历史价值,这是我军文学史上最早以长诗形式歌颂我军机械化部队的开篇佳作。诗人虽然已去,但是他的作品必将长留人间,当代文学史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据蓝曼的战友写的回忆录透露,蓝曼在黑龙江密山的东北坦克大队任职期间,文艺队一个女生爱上了他,她就是黑龙江省宁安籍的张薇华,俩人相爱后结成了一辈子的革命伴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