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和农历的区别 农历阳历怎么分别
关于历法,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阴历,阳历,公历都是什么意思,当孩子问我她生日为什么有两个日期(一个阳历,一个阴历),我也是有点发懵。最近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跟朋友闲聊时,就觉得为什么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都是在阳历的固定那几天呢?阳历不是外国流传来的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找了很多资料,用自己觉得大人孩子都能理解的方式解答一下,如有错误望指正。
世界上的主要历法有几种?
(一)阳历 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纪年方法是国际上通用的历法,即公历。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为基础制定的,是一种太阳历,又称阳历。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相变化,如朔、望、两弦。公历的基本周期是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公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我国从1912年1月1日民国时期开始使用公历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
公历是西方人发明的,公历跟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都是从地球绕日公转的规律得出的东西,虽然两家的总结手法不一样,但都是描述一个东西。
例如:我写稿的公历日期是 2023年3月28日。
(二)阴历 阴历全称“太阴历”或“纯阴历”。阴历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据说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普及。因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 阴历的基本周期是朔望月。阴历根据月相变化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阴历每月初一称&34;朔&34;,十五称&34;望&34;,十六叫&34;既望&34;,月末一天称&34;晦&34;。历月平均值约29.5306天。年的长短则只是历月的整数倍,而与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无关。缺点就是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无法反应四季,农业生产无法有效按时进行。
例如:我写稿的公历日期是 2023年3月28日。阴历初七 月相为上弦月。
(三)阴阳合历,即结合太阳和月亮运动规律的历法,阴阳合历把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即朔望月)作为一个月,它又把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即回归年)作为一年。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是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而成的一种历法。这种历法的独到之处在于,阴历的日期代表着一定的月相变化,另一方面它又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协调。农历就是一种阴阳合历。但农历不是阴历。
农历以阴历定月份,而阴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只有354天,和阳历365天相差了11天多,如果每年都是12个月,累积下去就会发生错乱现象,我们的祖先想出了闰月的办法,每隔2-3年闰月一次。春秋战国时代就发现了“十九年七闰法”,即在19个年中设置7个闰年(闰年每年13个月),其余12个年头为平年(每年12个月)。采用了这个巧妙的办法之后,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就相差无几了。比如2023年就是闰2月。但是这里的闰年、平年要与阳历的平年闰年不要混淆。
农历中确定了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春分、清明等等。这些节气体现了寒来暑往的更替,季节中的气温高低和降水量的变化以及家事活动,有助于广大人民据此来安排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农历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它指引着广大劳动人民春种秋收,是华夏子孙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
例如:公历(阳历)2023年3月21日 农历 癸卯年 二月三十 春分
二月三十就是阴历,代表这个月是大月30天,同时也是月末最后一天,根据月相称为晦日,基本看不到月亮。
癸卯年是根据干支纪年法得出。
这一天正好是春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春分的阳历日期基本固定,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但是春分的阴历日期不固定。所以春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一周的运转规律得出。
由此可见,阳历在我国古代虽然不是这个叫法,但是祖辈们早已经发现这个运转规律,并确定了二十四节气。
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为什么?
中国的传统历法,之所以叫农历,是因为农历具有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皇帝重视历法,是希望能颁行准确的日历指导农民播种与收获。如果日期不准,贻误农时,则天下有饥懂之虞。在古代的帝王看来,国家是按天地自然法则产生的,上天赋予了帝王统治的绝对权威。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视历法。从一定意义上讲,历法是国家秩序和皇权的象征。
中国历法发展史简介:
1:据说在上古黄帝时期,就出现了历法,帝尧时期有了粗疏的历法,但已经无法考证。
2:夏朝已经有天干计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周而复始地记日。
3:殷商时期,在夏代的基础上,发展为干支计日,根据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代已有大小月之分,有闰月,闰月至于年终,称为十三月。
4:西周时期,天文历法已经有了朔望的概念,在金文中留下大量关于月相的记录,历法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5: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节气。《左转》里记载了两次冬至日,可见这个时期的历法以比前代历法更准确。
6:秦朝时期,采用《颛顼历》(zhuān xū),是我国古六历法之一。以十月为岁首。采用十九年七闰,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遍行,到西汉太初历始弃。
7:西汉时期,汉武帝下令造新历是在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故把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并规定以十二月底为太初元年终,以后每年都从孟春正月开始,到季冬十二月年终。这部历法即叫做《太初历》。是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以正月为岁首,将我国独创的二十四节气分配于十二个月中,并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从而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
8:东汉末年刘洪制订的《乾象历》,首次将回归年的尾数降至1/4以下,成为365.2462日。
9:魏晋南北朝时期,祖冲之所制定的《大明历》将一年定为365.2428148日,与现代测定值相差仅46秒。
10:隋朝时期,刘焯制订《皇极历》,测定岁差为75年差1度。与现代测定的76年差1度的准确值非常接近。
11:唐朝时期的历法主要有《大衍历》和《宣明历》。《大衍历》用定气编制太阳运动表,条理清楚而成为后代历法的典范。徐昂制订的《宣明历》它给出的近点月以及交点月日数分别为27.55455日(今测值27.5545503日)和27.2122日(今测值27.2122206日)
12:宋朝时期,南宋杨忠辅制定的《统天历》取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欧洲著名的《格里高历》,即当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其回归年长亦取365.2425日(公元1582年颁发),但比《统天历》晚了383年。
13:元朝时期,郭守敬、王恂等人制订的《授时历》达到了高峰。郭守敬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点,南起北纬15°,北至北纬65°;东边起东经138°,西至东经102°。这些地点的观测成果为制订优良的《授时历》奠定了基础。沿用363年。
14:明朝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并传授欧洲天文学计算法,徐光启等在传教士的帮助下历经五年的努力,撰成4《崇祯历书》。是中国古代制历的一次大改革。但因明已走向灭亡,未能实行。
15:清朝时期,传教士汤若望将《崇祯历书》删改,连同他编撰的新历本一起上呈清政府,得到颁发实行。新历本定名为《时宪书》。删改后的《崇祯历书》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