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5帝国 真三国无双5帝国翻译

时间:2023-04-26 02:0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9564 评论:0

公元5世纪时的东罗马帝国虽经历了重重战争,但仍十分富裕,但阿提拉却没有进一步进攻东罗马帝国,而是将进攻的矛头转向西罗马帝国,显然是有着自己的谋划。

匈人部落是由多个蛮族组成,离心力较强,要依靠源源不断的财富和战利品才能够维持如此数目众多的部队。但东罗马帝国东部富庶的地区,如叙利亚、埃及和小亚细亚等行省都遥不可及,而近在咫尺的巴尔干行省已几遭蹂躏,短时间里也难以再有价值可压榨,因此阿提拉将目光转向西罗马帝国也是能够理解的。

此时的西罗马帝国国内党派分立,脆弱不堪,境内还有着诸多蛮族势力,而西罗马帝国能够遣用的兵力却寥寥无几,这使得匈人进攻西罗马帝国更容易一些。也有人推测,阿提拉进攻西罗马帝国是因为试图与埃提乌斯夺权,以代替其成为西罗马帝国的实际最高军事统帅。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匈人部落从未有过建立高度集权国家,将西罗马帝国与草原部落一起管理也不容易实现,史料中也没有阿提拉对这方面提前做过准备与安排的记载。

此时,西罗马帝国宫廷中发生的一件事情刚好为阿提拉攻打西罗马帝国提供了绝佳的借口。西罗马帝国皇帝的妹妹霍诺利亚与宫廷管家尤金尼乌斯通奸,事后尤金尼乌斯被处死,霍诺利亚也被软禁,被强迫与一名罗马帝国元老订婚。然而,以霍诺利亚的性格绝不会安分任人安排,她将自己的戒指(另一说法是带着肖像的胸针)托付给宦官海恩辛斯,暗中嘱咐他将此物交给阿提拉。

此事败露之后,海恩辛斯在严刑下招供,东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听闻后迅速向西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提里安,叮嘱他立刻把霍诺利亚交给阿提拉,以防止匈人有借口入侵西罗马帝国。但西罗马帝国并没有听从狄奥多西二世的建议,极其疼爱女儿的皇太后普拉西狄亚将霍诺利亚锁起来严加看管。狄奥多西二世的担心并非多虑,阿提拉迅速抓住了这一借口,声称自己是霍诺利亚的夫君,有权拥有罗马帝国的部分领土,并派出使者前往西罗马帝国,不仅要求霍诺利亚嫁给自己,还要求西罗马帝国赠送一半的疆域作为嫁妆。

面对这样无礼的要求,西罗马帝国的皇帝瓦伦提里安自然拒绝了,他回复到,霍诺利亚已经嫁人,不能再次重婚,并且罗马帝国疆域领土也并非霍诺利亚的私人财产,不能作为嫁妆。而法兰克王国的内部王位纷争也使匈人与西罗马帝国之间的矛盾加重。主张与西罗马帝国保持和平关系的法兰克国王克罗狄昂在位20年后去世,他的两个儿子爆发了王位争夺,长子向匈人求助,次子则受到罗马帝国的支持,还被埃提乌斯收为养子。

宫廷斗争的结局是次子墨洛维取得王位,这对匈人来说颇为不利,这不仅使匈人军队中法兰克战士的数量减少,而且进一步激化了匈人部落与西罗马帝国之间的矛盾。

公元451年,阿提拉再次遣派使者到达西罗马帝国宫廷,重复自己的条件,要求西罗马帝国交出霍诺利亚与一半的疆域,这一请求被西罗马帝国再次拒绝。阿提拉最后一次派使者前去,向瓦伦提里安转告到:“请将宫殿准备好,我即将前来居住。”

随后,以匈人为首的蛮族大军离开了潘诺尼亚地区,向西方进发,计划渡过莱茵河后降伏利普里安法兰克人,占领高卢行省,并直捣西哥特王国。

这支蛮族军队主要是由匈人和日耳曼人组成,此外,还有格皮德人、东哥特人、赫鲁利人、阿兰人、斯基利人、勃艮第人、鲁吉人、图林吉人和法兰克人等诸多部落联合。

面对来势汹汹的匈人蛮族联军,西罗马帝国才意识到匈人的目标不仅仅是西哥特人与法兰克人,于是匆忙与西哥特人联盟,在阿维图斯的斡旋下,西罗马帝国将军埃提乌斯和西哥特王狄奥多西克终于在匈人军队到达之前达成共识,双方将组成联军共同行动。

阿提拉率领着匈人军队一路势如破竹,相继攻陷了几大重要的城市,如美因茨和科隆。随后匈人渡过莱茵河并在下游平原地区大肆劫掠。罗马帝国是由辅助军队组成,战斗力大大降低,并且,由于饥荒席卷了意大利,罗马帝国军队的人数锐减。

面对匈人迅猛的骑兵部队,埃提乌斯所率领的军队有些应接不暇。面对实力的悬殊,埃提乌斯决定率领着军队先向北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进入高卢,然后再将军队留在南方等待西哥特军队动员完成,同时抓紧时间争取更多的蛮族盟友来抵挡匈人部队的入侵。

尽管罗马帝国的野战部队人数在内忧外患中逐渐减少,纵深防御战略在五世纪也已经逐渐崩溃,导致许多地区的边防防御形同虚设,但相对比被匈人反复蹂躏掠夺的巴尔干地区,罗马帝国在高卢地区与匈人部落展开对决仍有着不可忽略的优势。

首先,高卢地区居住着大量的蛮族,这些定居在此的蛮族为西罗马帝国军队提供了人力支持,也是罗马帝国军队的潜在兵源。其次,高卢地区还存在着西罗马帝国的盟友西哥特王国,为了保卫家园,他们也必将全力抗击。

再者,尽管高卢地区的守军人数微不足道,但城墙和城市尚保存完好,这对不擅长攻城战的匈人也造成了一定的麻烦,能够起到拖延敌军的作用,使罗马帝国军队还能够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迎战。

最后,埃提乌斯作为统帅,能够冷静分析时局,精明强干,在蛮族世界有着强大的号召力,这也使得对抗匈人的西罗马帝国军队有了指挥与核心。处于对自己政治与优势的考量,匈人部落也选择进攻罗马帝国的高卢地区。从当时的地形来看,高卢地区是广阔的平原地带,生活在广袤草原的匈人习惯在平坦之处过游牧生活。

克利斯托弗尔·贝克维兹认为“匈人部落需要饲养马匹,而广袤的高卢地区正适合放牧,便于为匈人提供战马。”高卢地区因其适宜的环境,历来都是游牧民族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产生冲撞的重要地带。

从政治角度分析,高卢地区有着诸多半独立的“蛮族”政权,长期处于部落分散林立的状态之下,五世纪时期,听从罗马帝国直接管辖的仅有一小部分地区。此时的罗马帝国将高卢地区“划分为十七个省,……而执政官只能管理其中六个省”,可以看出,此时的罗马帝国对于高卢地区已经丧失了号令全境的权利。

此时的高卢“不仅没有人民,也没有政府;帝国的行政机关已经凋敝了,元老院的贵族统治也在走向没落,自治城市的贵族政治也不再兴盛。所见之处只有解体和消亡;权利和自由都受到打击。”由此可见,高卢地区是西罗马帝国的政治相对虚空的地区。收服高卢地区杂多的诸多蛮族部落,正是匈人松散的政治结构所适应的,因此匈人也急切的想要占领这一地区。

同时,匈人倘若占领了高卢地区,对西罗马帝国而言也是十分致命的打击,这一举动能够减少西罗马帝国对地中海地区的政治影响和威信,使西罗马帝国孤立无助,被迫向匈人称臣。不仅如此,学者莫斯认为,争夺高卢这一重要战略地带的意义不仅仅是“政治、军事因素”,还对此次匈人向西罗马帝国发动战争的成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夺取此次胜利能够使高卢地区的蛮族归顺匈人部落,增加匈人军队的人数,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倘若匈人日后占领了高卢地区,对西罗马帝国在蛮族联军中的威信则大打折扣。因此,匈人联军与阿提拉将进军目光投向了高卢地区,而西罗马帝国则誓要保持住在高卢地区的统治权。

匈人在匈人联军中所占的人数只是少数,组成部队的大部分是匈人部落治下的日耳曼诸部族及阿兰人、斯拉夫人等。这样混合形成的匈人军队约有五十万人。匈人军队越过莱茵河,侵略抢劫了西罗马帝国的比利时行省。

随后,在公元451年4月7,匈人军队攻占了梅兹城,这座城被凯撒称为“高卢地区最古老与重要的城市。”阿提拉攻占了梅兹城后,对城市进行了劫掠和焚烧。匈人军队的暴行引起了高卢民众的恐慌,约丹尼斯这样评价阿提拉:“他的降生不仅会毁灭世界上所有的民族,还会把世界上所有的土地踏在脚下。”

在公元451年5月底,阿提拉凭借具有机动性的骑兵,在罗马帝国尚未做好准备之时便包围了奥尔良城。奥尔良城是高卢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倘若能占领这座城市,那么阿提拉就可以以此为中心控制整个高卢地区。

在这一关乎战争局势走向的紧张时刻,此时的罗马帝国统帅埃提乌斯却错误的预判了战争形势,他认为匈人部队会像以往一样,在劫掠高卢北部后退回潘诺尼亚,因此并没有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

在阿提拉不分昼夜的进攻之下,奥尔良城附近的阿兰人部落之王桑吉班认为奥尔良城已经岌岌可危,与其拼死抵抗,不如顺水推舟,于是他遣派使者与阿提拉秘密联络,计划里应外合,贡献奥尔良城向阿提拉投降。

面对这一危险局面,奥尔良城的基督教主教阿尼阿努斯带领着教徒祈祷保佑,安抚城内民众的情绪,鼓动当地居民配合守军坚守城池,终于抵挡住了阿提拉的猛烈攻势,等来了迟到的援军。

这一场战役体现出了基督教此时在民众生活里所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同时也为西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们敲响了警钟。由于阿提拉的挑拨,战争前期罗马帝国与西哥特人虽结成联盟,但相互之间仍心存嫌隙,“互相猜忌对方的意图,袖手旁观,等待着匈人的进攻。”直到高卢地区的局势危在旦夕,西罗马帝国才意识到,不仅要加快罗马帝国军队的前进,同时也要积极的联合各个“蛮族”政权,展开政治攻势,才能共同抵御匈人的入侵。

为了争取更多蛮族的支持,罗马人不得不向西哥特人示好,西罗马帝国宫廷向西哥特派去使者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希望世界上最勇敢的部族能够与我们互相信任,紧密合作,我们共同的敌人是想要贪婪的征服全世界的阿提拉;……他目中无法,自私自利,应是我们所有人仇视的敌人,诸位难道要作壁上观,容忍这种人存在却不受惩罚吗?……也许有一天你们也会面临来自他的威胁,因此,请与我们联手合作,共同挽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帝国吧,毕竟,你们也生活在这个帝国之中,是帝国的居民。

期盼你们能与我们携手合作,希望诸位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蒙蔽,谨慎的思考狡猾的敌人放下的诱饵,从长远来计划我们的未来。”此时的西哥特人也面临着来自匈人的巨大威胁,因此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一世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与罗马帝国形成合作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