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的特点
公共场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指引
预防控制措施
(一)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二)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三)公共场所进出口处和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洗手间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四)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
(五)加强宣传教育,设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防控知识宣传栏。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型冠状病毒和冬春季传染病防控。
(六)建议在入口处使用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对进入人员检测体温。
(七)在门口提供一次性口罩,供进入人员使用。
(八)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要实行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不要带病上班,应主动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如果有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游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应主动告诉医生,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九)取消非必需的室内外群众性活动。
(十)限制人流密集、流动性大且通风不良的室内公共场所 (如商场、影院、网吧、KTV等)开放。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进入人员要戴口罩,在门口提供一次性口罩。
2. 在入口处使用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发现发热症状病人, 如是14天内从疫区来粤人员,给他戴上口罩,通知120急救车 将病人转运到定点收治医院。如是其他地方的人员,劝导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3. 严格执行网吧管理规定,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必要时控制网吧人员密度。
4. 强制通风,开窗或使用排气扇换气。
5. 每天使用消毒剂对物体表面(地面、桌椅、电脑键盘、鼠标、麦克风等人体常接触的物体)进行消毒。
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 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如下:
(一) 物体表面:对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 - 500 mg/L )擦拭,作用30min,再用 清水擦净。
(二) 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 ? 500 mg/L )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
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一)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 ):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
2. 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 20克/包):1包消毒粉加 4.8升水;
3. 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 1升水。
(二) 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三) 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注意事项
(一) 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二) 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编辑:李苇婷
来源: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