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是什么意思 通缩对房价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3-04-26 08:49/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4 评论:0

什么是通货膨胀,为什么需要通货,怎么利用通货膨胀致富?央行放水,地上涨水,有些人找到了船,财富水涨船高,而你在原地待着,等着央行放水,淹没你的家。这个船就是财富滚滚而来的秘诀。

经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很多人学了很多理财的知识,还是跑不赢通货膨胀,因为他们的知识都是碎片化的知识,没法真正的使用。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自己系统的认知,这样才能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跑赢通货膨胀,表面上是经济问题,更深入的层面是认知,再深究下去就是每个人的学习能力,这个世界是适者生存,只有最快的适应社会变化的人,才能生存。

2022年9月9日,央行发布2022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从各种数据来看,积极的财政、积极的货币政策还在持续发力。特别是M2增速再度走高,同比增长12.2%,创2016年5月以来新高。

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央行货币闸门大开,货币之水正在滚滚而来。连续两个月同比超过12%以上的增长就是哗哗的水声响起。

水声响起,水涨船高,我们得想办法坐在船上。

不管是选择坐什么样的船,总得坐在船上才行。其中的道理就不需要在此解释了。

在和大家讨论坐什么样的船之前,按照惯例,我们还需要熟悉一下几组重要的数据。

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比上月增加了1.6739万亿元。而7月社融增量仅仅为7561亿元。一个月环比增加1.6739万元,这个增量速度应该比刘翔跑得还快吧。

央行闸门打开,货币之水哗哗来,此刻,该怎么办。

花钱呀,投资嘛。毕竟钱存银行才3个百分点左右的利息收入,与12.2%的M2增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嘛。

那么,钱花在何处,投资又投在何处呢?

这是一个大家都在日夜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要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

买房子作为大众投资的首选,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就走了下坡路,现在各方出办法正在全力保障。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有60多个城市出现同比下跌。广州、郑州、武汉、天津等等,都在下跌之中。前几天,武汉某个楼盘因直降6000多元每平米,在老业主的投诉之后,被主管部门叫停。

如果投资买了这里的房子,意味着70万打了水漂。

投资股票、基金,一度也是咱大众的爱好之一,但是,十年来,A股在3000点左右摇摇晃晃,目前2亿多股民,7亿多基民似乎赚钱并不乐观。以小编为例,学费倒是缴了不少。

所以,很多人回过头来,还是认为存钱最好。

现金为王又成了大众共识。

这一点,我们从央行公布的8月金融统计数据中也可以得到证实。

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2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286亿元。

所谓的住户存款,指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以及通过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户部门支配的存款。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居民储蓄存款。

也就是说,8月的居民储蓄存款又增加了8286亿元。

居民有钱了,继续存银行。

8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58.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钱存银行,居民不买股、不买房、不消费,这个急坏了管理部门和银行,前一段时间,还出了一个窗口指导,要求各大银行今年的贷款额度不得低于去年。

也就是说,银行必须要想办法把钱借出去。

所以,这一段时间,大家接到的贷款电话就多了起来。

这个时候,一部分人开始行动起来了。

他们记住了股神巴菲特的一句话: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爱买房的国人又开始买房了,8月,在新增人民币贷款中,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环比明显回升,增加2658亿元。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基本上都是房贷,这表明,一部分人率先加入了买房的队伍。

爱买股的人又开始向股市迈进,中国结算数据显示,8月新增投资者124.60万,环比增长10.06%。

说到买房,得再度提醒一下,要注意城市之间的差异,因人口增量、经济发展等会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像北京、上海、深圳该出手了,二线城市中的郑州、成都现在就是好机会。还 上环京的燕郊,限购放开之后,机会也就来了。

至于投资股市,前几天,上证报头版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资本市场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让普通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改变了过去“重融资,轻投资”的局面。这似乎表明,有了启动股市的信号。

央行打开闸门,水声响起,水涨船高,我们总得想办法坐在船上。

买房子、买股票、买基金、创业等等,总得选一条船坐上去吧。

做好上船的准备了么,让我们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很多人都知道,不管是自己手中的现金,还是银行的存款,一直都在贬值。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你的钱所发生的所有贬值的部分,其实都做了贡献,可这种贡献却没有人表彰你,也没有人奖励你。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来看看货币贬值的逻辑。

当全国货币发行的总量为10万亿时,你的手里有1万元,如果我们以此为起点,把你手中的钱的购买力界定为1万元。

那么当全国货币发行的总量达到100万亿时,你手中的1万元,也就因为货币增发了10倍,而贬值了10倍,也就是说你1万元存款,此时的购买力只有1千元。

那么,原来1万元中失去了那9千元购买力去了哪儿呢?

很简单,原本属于你的9千元,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发,被收了回去,然后在投资与流通中再做了二次分配,却被分给其他人。

也就是说,你用被稀释的9千元,为国家做了贡献,为其他人的财富做了贡献。

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锅里放了一把米,放了十勺水,熬粥,你的财富是其中的一碗粥;可是,厨师却在加了十勺水之后,为了熬出更多的粥,不断加水,结果最终加了100勺水,你还是一碗粥,这碗粥中原本属于你的米则变成了最初的十分之一。

你的米显然被稀释后,到了能喝到更多粥的人碗里。

现金财富也是如此。

如今的货币发行总量已接近300万亿,也就是说,在货币总量10万亿时你存下的1万元,如今的购买力只有当初的三十分之一。

而其中消失的三十分之二十九,原本属于你的财富,都被收回去,重新做了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挣钱的则越积越多,而曾经省吃俭用的你,却越过越穷。

可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要存钱,因为我们并没有针对民生的基本福利保障,最基本的民生方面,教育要钱、医疗要钱、养老要钱。

而被收回去的财富也不会回馈到你的身上,而是不断分配给了权贵与利益群体。

欧美发达国家的普通百姓,甚至中产阶层,为何都不喜欢存款,就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只要货币增发,你所存的钱就不断地被收回二次分配,不断地做着贡献。

也就是说,你辛苦存的钱,最终绝大部分都提供给别人做了享受,而你却为了省钱还在过着苦日子。

请每个人务必记住,你只有省下了现金,你的现金财富就在不断贬值,而你现金的贬值部分,都是为国家、为其他人做了贡献。

现阶段,早都过了信息匮乏的年代,各种理财信息铺天盖地,普通人很容易被海量的信息搞得焦虑,其实没有过人的信息分析能力,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前几天有朋友看了我整理的万字文档,给我留言评论说,通货膨胀不是CPI吗?GDP增速不是6%左右吗?为什么自己看到的数据跟我的数据不一致?

为了解答这个疑惑,我专门从wind上拉了数据,并解释一下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要用广义货币增速这个指标来表示通货膨胀。

实际上,我们在理财这个语境下说的通货膨胀不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物价水平持续上升带来的货币贬值,光看CPI和PPI数据,我们难免对广义上通胀的水平产生误判。

CPI和PPI这两个数据并不能包含所有的物价。CPI和PPI,不过是统计上再次跟大家玩的一个数字游戏,比如看CPI的统计范围: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为了反映一些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变化,它的统计范围并不包括所有的消费品,而是选了8大类,分别是: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其中在8大类下面又会分成262个子类商品,每个都有自己对应的比重。其中食品占了34%。注意,某一个大类占比的权重,是可以人为调整的。PPI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代表的也只是一部分工业品价格水平的变动。综上,无论是PPI还是CPI,对于实际的通胀水平参考意义都比较有限。

如果我们看GDP平减指数呢?号称包含所有消费品的GDP平减指数,对比一下,走势也基本上跟CPI以及PPI的走势拟合(感觉和CPI的拟合度更高,又像是CPI和PPI的均值)。这些编制规则都是可以调整的,更关键的是,房价并没有计入CPI中,因为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房子属于投资品,不属于消费品。好多年前,现任的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经写过一篇报告,对CPI的编制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后续好像没有下文了。

为什么大家这么多年觉得物价上涨的水平并不高呢?因为相对于货币发行的速度而言,消费品其实是通缩的。很简单的例子,20年前我们小时候吃一顿肯德基那可不便宜,肯德基麦当劳赠送的玩具在孩子眼里真是贵族玩具一般的存在,你看到有小孩拿出一组肯德基赠送的玩具你就知道,这小子不简单,家里绝对有钱。问题是,过了20年,对于大部分北上广上班族而言,现在吃顿肯德基贵吗?现在还有人请吃饭去肯德基吗?我们上学那会儿是有的,而且不是一般家庭能请得起的。

大家发现没有,过去的很多年,我们的吃喝拉撒水平对比小时候都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仍然觉得跑不赢通胀,很多人觉得越来越没钱。奇怪了,过去的很多年央行以每年12?15%的速度发行货币,按理说肯德基的价格要翻好多倍了,但是没有,据我主观感知,肯德基的价格相对于小时候大概也就贵了1倍,比如一个汉堡的价格从8块变成16块。

问题就出在房子上,整体的货币在发行,一类资产价格涨得少,必然有其他资产价格涨得多。所以过去20年,在国内房子和股票是唯二涨得比较多的大类资产。由于股票市场容量有效,实际上房子是最大的货币蓄水池。

那么央行为什么要发行货币?因为经济发展了,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了。适当的通货膨胀并不是什么坏事,通胀会刺激需求,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我们央行发行基础货币的渠道有很多,比如外汇占款增加带来的被动货币投放(可以通过发行央票对冲掉)、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央行发行货币,水并不会均等地流入的每一个人的头上,所以带来了信贷结构化流向的问题,最先拿到钱的人买到了便宜的资产,而后面拿到钱的人则买到了已经涨价的资产。房子就是最典型的问题,关于房子有个经营贷的笑话:说是有个小银行的人放贷的时候都要去核实一下申请贷款的人拿着钱到底去做什么,如果是拿去买房子,那就放心了(实际上消费贷是不允许这么干的),如果是真的去做实业了,就危险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对于银行而言,房子是最优秀的抵押品。在央行释放流动性的过程中,信贷一步步传导,最先拿到钱的那部分人,则享受了最大的便利,普通人能拿到最接近央行流动性的钱的机会就是房贷(只要是这个钱的价格很便宜,利率显著低于货币发行速度)。过去的十年乃至于更长的时候,你会发现买房的难度是越来越大的,因为食品价格等通缩对应的正是房地产价格的通胀,消费品涨价越少,就一定有资产涨价越多。

央行投放的广义货币,反映到实体中最直观的数据就是GDP名义增速,我们可以发现,M2增速是永远大于GDP名义增速的,也就是每年投放15%的货币,大概能带来10%左右的名义GDP增速,再减去一个所谓的通胀水平(GDP平减指数),你看到的实际GDP增速(我更愿意称之为不变价GDP增速)大概也就是7?8%左右。

这7?8%左右,是官方承认的经济增长,也是社会上大家努力工作能获得的报酬的平均增长。大部分人的薪资水平或者说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水平都在随着GDP在增长,但这个增长却并不是均衡的,社会发展带来的收入提升并不能跑赢货币发行带来的剪刀差,如此长期下来,便有了贫富分化。在过去的20年,持有较多房子的那部分人,变得越来越有钱,而正常工作正常消费不买房的人,实际上财富是被不断稀释的。

经济要增长,就要更多的货币投放,所以为什么一旦经济开始下行,各国央行都要放水去刺激经济,每一轮刺激所带来的货币投放不均衡,就会更加拉大财富的不均衡。

看你的财产贬值速度,不是看什么狭义的通胀,也不是看GDP增长,要看就看广义货币发行。没办法,M2的这个增速太恐怖了,大多数人是没有办法跑赢的。要么你投资一个能接近跑赢的资产(过去20年可能是房子,以后不知道),要么你创造收入的能力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工资基数大还要每年涨薪12?15%)。

我并不是说房子就是最好的投资品,过去20年买房子能接近战胜通胀,不代表未来也是。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值钱,都来自于三个字:稀缺性。我们只要想明白,在一个特定的时代里,什么是稀缺的,那就是值钱的、保值的。

首先,一旦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房子是不一定迅速贬值的,这一点要明确。相反的是,在和平年代发生严重通胀,大城市的中心地段的房子反而是升值的。

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疫情以来,过去被部分人士鼓吹的不买房的德国人,开始热衷买房子了。相应的,德国房价开始水涨船高了。根据德国统计局的数据,一季度德国房价同比涨了8.9%,二季度涨了10.9%。现在你还告诉我,德国人都不买房子的,而是租着住!

为什么德国房价开始猛涨?第一,世界的大环境就是各国央行开动印钞机,用印钱的方式保证经济不衰退,或者应该说是不严重衰退。第二,疫情导致世界产业供应链受到重大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人员的流动。这两点直接推动了建造房屋的物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因此,建房子的显性成本高了。

在显性成本被推高的时候,德国人发现房价开始明显上涨,房租也跟着上涨。如果自己再不买房,房价不仅会越来越高,房租也会越来越高。很多人会说,德国官方不是对房租有限价吗?德国人怎么能不遵守契约精神呢!

呵呵!德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哦!眼看着房价和房租市场都在涨价,你是房东,能够无动于衷吗!部分鼓吹德国不能随便涨房租的人,没有告诉我们的是,德国租金分两种,一种是不包含水电费的租金,还有一种是包含水电费以及较高配置的装修的房租价格。

官方指导价只能限制不含水电费的租金,而不能限制包含水电费和装修配置的“豪华房”的租金。前一个相当于基本民生保障,后一个相当于市场化的选择。所以,现在全世界都通货膨胀的形势下,德国房价开始显著上涨了。

说回我们这边。大家要明白一个基本道理:在和平年代,有钱人都会越来越有钱,而且有钱人的数量会相对而言越来越多。财富天然会向少数人那里集中,这种马太效应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是不可避免的。

再强势的官方也只能减缓这种趋势,而不能逆转这种趋势。否则富人一定会想尽办法带着钱走人的。因此,有钱人增多的背景下,优质资产一定会保值增值。只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阶段,“优质资产”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兵荒马乱的年代,粮食和黄金应该是保值增值的。今天世界上核武器那么多,打仗是比较困难的,除非大家都不想过了。那么,和平时期的优质资产,大家想一想稀缺性这三个字就能够明白了。

首先,大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子,肯定是优质资产。因为核心区域是稀缺的,绝大多数人都想住在生活便利的市中心。所以大家要明白,哪怕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子,市中心的中心还是扛跌的。但是除此以外,我们土地上的房子,总体上是过剩的。这恰好与稀缺性相反。

其次,炒股的人都听说过一个词,叫做“核心资产”。虽然这个词没有比较正式的定义,但是大家稍微想一想,某个国酒品牌,是不是一直在涨价。这就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稀缺性导致的。

什么叫特定时代背景?现在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就有了消费升级,大家要买质量更好的产品了。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产量一定的高品质消费品,必然价格水涨船高。

还有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特定时代的产业。今天最火的产业就是芯片,各行各业好像都有缺芯的问题。那么,芯片产业相关资产就是保值增值的资产。比如某种原材料、技术、品牌等等。

最后还要再唠叨一样东西:这个世界上,德才兼备的人,永远是稀缺的,无论是兵荒马乱的年代,还是和平发展的时期。德,更多地讲的是靠谱二字,能让人放心地把一件事儿或者一样东西托付给你。才,讲的就是知识与能力。

因此,如果买不起大城市核心区域的好房子,也不知道什么是未来几十年内的核心资产,那么大家不妨好好地投资自己,锻炼好身体、多学一门手艺,让自己成为时代的稀缺资源。

说起来那么多,真找到,有办成并且顺利转身,也没有多少人!財富本来就永远握在少数人手中,明白这个道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老祖宗都为命是天定,未来和意外,谁先到来,谁都不知道!财富密码谁都可以试一试,如果锁坏了,谁也没有办法。

值钱的就是人们普遍需要的资源,从能源到黄金,从有机食物到饮用水!现在产业经济发展,国际深度融合分工,大部分国家都处于国际经济贸易链条之中。一旦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大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作为普通百姓,经济危机之下,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工厂停工,贸易停顿,收入减少,入不敷出,在手的银行存款、证券等金融资产一夜可能成为废纸。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配置尤为重要,挺过危机,尚能东山再起。另外,家庭适当存储黄金等贵金属,关键时刻也可起到保值,度过难关救急之用。关注世界经济变化,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提前合理布局家有资产,积少成多,届时方可无忧。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