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打一字 巧夺天工打一生肖
新华社贵阳2月12日电 题:山乡巨变——来自贵州扶贫一线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李银、黄全权、杨洪涛、向定杰
有一种艰难,困羁于山。
高寒荒凉、沟谷陡峭、峰际连天……绵延不绝的乌蒙山脉和武陵山脉,千百年来,封印了多少世事悲歌和高原儿女的贫苦宿命。
很长一段时间,贵州一直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
有一种力量,勃发于山!
当2万余座桥梁从山谷中神奇般拔地而起;当涛涛林海美景点点消弭石漠化的担忧;当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易地搬迁彻底斩断上百万群众的“穷根”……
群山见证的,是时光对亘古景象的全新书写,以使命为笔,以奋斗作毫!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幅新贵州山乡画卷正徐徐展开,令人振奋的更大改变正在路上。
这是关兴公路北盘江大桥(2018年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山之变
一条路,有时意味的不仅是便捷和远方,更连接着一种命运和全部梦想。
麻怀村,黔南州罗甸县一个喀斯特地貌的小村子。
“就是啃,也要啃出一条路来。”刚刚嫁到村子的第二年,邓迎香就暗自发下了狠誓!
多年来,麻怀村150多户600多人被“锁在”山沟里:辛辛苦苦种的蔬菜,汗流浃背翻山背到集市时,蔬菜早已蔫了;孩子上学要翻山走4个多小时山路,到了学校已经开始打瞌睡;几乎家家都摔死过家畜……
一定要把半山腰的溶洞凿通,修出一条穿山的路来!
全村人咬牙“豁出去”了,在村委会的号召下投入到“啃路”中:男人打炮眼、放炮,妇女、老人抬石块……
一天一点,十几天进一米……
7年!终于凿通了山洞。
但是,矮、窄、坑洼不平,人走只能弯腰,更通不了车。
贫困依旧。
拓宽山洞变隧道,要让大车开到家门口!女党员邓迎香接过担子,寻支持、找资金,组织村民咬着牙继续挖洞……
13年。216米。隧道终于通车了。
浸着汗与血的这条路,燃掉了蜡烛2300余支、煤油100多公斤,打了2000多个炮眼……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麻怀村,邓迎香进入她率领村民“刨出来”的人工隧道(2015年1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贫瘠与绝望,希冀与梦想……不踏上贵州的土地,不置身茫茫大山,你很难理解一条“路”与这块土地千百年来的万千纠缠。
古籍,是最真实的刻录者。
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73%的面积为喀斯特地貌、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驿站之险远最苦者莫过于黔省。”康熙年间,贵州巡抚佟凤彩如此叹息;“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被贬至龙场驿时,王阳明这样形容当时的贵州;从秦朝开五尺道始,历经千余年,贵州的交通依然处于“孤岛”状态……
又何止是“孤岛”。当大山隔绝了一切,贫瘠、落后……也就成了这片土地相生相伴、挥之不去的印象和痛苦记忆。1978年,贵州全省的经济总量只约占全国的1.27%。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
70年,40年……有时只是普通的时间刻度。但是,当70年满载了一个政党亲民为民的幸福承诺;当40年释放出山川大地蕴藏的活力;当新时代的号角集聚起奋斗的力量……满蘸激情与梦想的时光之笔,又会在中国西南的这块土地和群山中书写出怎样的奇迹?
大地苏醒,群山回响。
2016年6月22日,列车在沪昆高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的花桥村大桥上运行。新华社发(吴吉斌 摄)
这不再是你理解中的“一方孤岛”——
2.1万——这是在贵州大山中拔地而起的桥梁数量。这个令人惊异的数字,不仅蕴藏了数十个惊艳业界的“世界第一”,更如同巧夺天工的细密工笔,将这个古黔之地县县通高速、高铁零突破等一系列雄心勾连为现实,让关于“路”的梦想尽情铺展。
世界高桥前100名中,46座在贵州。
4小时——这是从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乘高铁分别到达广州、重庆的时间。“广州吃早茶——中午听贵州侗族大歌——晚上吃重庆火锅”已成为鲜活的场景。这背后,是一个打开“山门”的真实贵州: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6400公里,综合密度全国第3,高速出省通道达到17个;高铁营运里程1214公里,铁路出省通道达到14个;国际航线达到20多条……
2018年5月26日,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这不再是你印象中苦甲天下的“落后穷困”——
9.1%——这是2018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了经济增速从“落后”到“跟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转变。2012年至2018年,贵州经济年均增长11.6%。
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的贵州,2018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6元,是1978年的88倍多。
9500家——这是贵州当前大数据相关企业的数量。苹果、高通、微软、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互联网领军企业扎根,大批本土企业也快速成长……高科技与创新的基因从此深深植入这片大山。
2018年10月24日,一名摄影爱好者在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里拍照。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这已是一个喀斯特高原上你难以想象的“生态画廊”——
132万亩——这仅仅是赤水这一个县级市的竹林面积。置身其中,满目青翠,枝叶作响,绿色长廊之中,呼吸之湿润让人沉醉。
57%——这是目前贵州的森林覆盖率。这个数字比20年前增长了几乎一倍。武陵山主峰梵净山,7000多种野生植物和动物并存、繁衍,是地球同纬度生态保持最完好的地区。赤水之滨,乌江之畔;乌蒙腹地,武陵山脉……10多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1%,水土流失面积每年减少1%。
……
从千年孤岛到四通八达,从苦甲天下到经济增速领跑,从石漠化肆虐到生态画廊……鲜明的图景、剧烈的反差之间,一块土地奔跑奋进的足音清晰有力,一个巨变频仍的时代也无声跃出!
村民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收割“香禾糯”稻谷(2018年10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山中人
有时,读懂一村、一人的命运,才能真正认识一片巨变中的土地。
——海雀村
这是乌蒙山区深处毕节市赫章县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
30多年前,这里黄沙遍地、一贫如洗。
“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里粮荒荒。”海雀村村支书文正友说,上世纪80年代的海雀村森林覆盖率不足5%,人口增长率高达13‰。全村168户、730人皆为贫困人口,住的是杈杈房、茅草房。以地为席,与畜同居,过着“家家断炊、衣不蔽体”的日子。
千百年的贫困,沉重如山!
民腹饥而囊空,村贫瘠而屋漏。以海雀村为代表的毕节极贫现象成为中南海的牵挂。1988年,致力于解决贫困难题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由此诞生。
“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时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的彝族汉子文朝荣认准了这个理。在中央及各级部门支持下,他带领海雀村的男女老少,以种树的方式,与命运抗争,向荒凉宣战!
这是2018年11月28日拍摄的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新貌(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那是一段完全靠勇气、毅力、执着支撑的岁月……
100多公里的运苗山路,踩着稀泥,赶着马车,一个来回就得几个昼夜。饿了,就啃两口随身携带的苦荞粑。渴了,就喝山里的溪水;
千辛万苦栽下的苗死了,一群汉子哇哇大哭,哭完,接着种;
饿,实在干不动了,文朝荣悄悄拿走老伴为给女儿坐月子攒下的几个鸡蛋,给大伙儿提供能量……
3年时间,荒秃秃的石山上硬生生栽下了1.16万亩松树!
寻访之旅,依然陡峭险远。站在海雀村顶,眼前依然是无边群山,却已是林海涛涛。清风过处,如有一股撼山的英雄气久久回荡。
今日的海雀村,养猪、养牛、种中药材……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万元。万亩林场,不仅保护了海雀的生态,也成了海雀人的绿色银行。一个苦甲天下的穷村,一跃而成林茂粮丰的路标。
群山漫漫,可以阻挡人们的视野;
漫漫群山,也可以升腾起无尽的希望!
拼版照片:上图为贵定县关口村破瓦组腰箩滩寨村民岑明富搬出大山前的居住地;下图为岑明富在易地扶贫搬迁的新家中(2016年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平 摄
——1万个“消失”的村寨
“当老房子最后一根房梁倒塌到地上时,就觉得心被猛地撞了一下。”
回想起3年前拆除旧房情景,贵定县关口村破瓦组腰箩滩寨村民岑明富仍控制不住眼泪。“实在过不下去了,就觉得没了希望。”当年全寨8户40人,32人是贫困人口。
如今,岑明富和全寨人搬到县城,住上了新楼房,找到了新工作,彻底变成“新市民”。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贵州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根据规划,贵州在“十三五”期间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从2017年开始全面实施城镇化集中安置。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搬迁,上百万群众将因此告别“穷根”,1万余个30户以下的自然村寨将从地图上“消失”……
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乡。
《晴隆县志》记载,三宝乡的苗族、彝族群众是在明清时期为躲避战乱而迁徙至深山。
山高、谷深,保全了性命,却从此也让代代人陷入贫困深渊。2014年底,全乡贫困发生率高达57.9%,列全省第二。
“只有整乡搬迁,才会有出路。”晴隆县副县长、三宝乡党委书记贺伯果吐出这句话时一字一顿。三宝乡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贫困山区,全乡村寨都“挂在”半山腰,有1233户5853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7%,缺水严重。2016年,政府决定将三宝乡整乡搬迁至县城,目前已有超过80%群众签约搬迁,一个全新的“三宝乡”已然可见。
山一样的艰难,终难敌山一样的意志!
“贵州易地搬迁规模世界罕见。”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党组书记王应政说,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贵州全部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是自己挑战自己,选择了一条更艰难但效果更好的路子。
这是一组令人动容的数字:2013年至2018年,全省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18.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3%,已有15个县(市)脱贫出列。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易地扶贫搬迁县级集中安置点——冠山街道奋进社区(2018年2月12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能人”陈相友
亘古之变,扭转的又岂止温饱。
时代风潮,改变最深刻的是人。
一片大山之中,有人在为摆脱千百年的贫困奋勇倾力,有人已经搭上新时代的快车,开拓祖辈前所未有的生活。
“农民?那是几年前的称呼了。一切都变了样儿!”说出这话的是赤水市复兴镇凯旋村村主任陈相友。“你看,现在还有几个老百姓是守着土里刨食?基本都从事旅游开发了。”
陈相友,38岁。简洁的话语,清晰的思维,一举一动都透露出“能人”的干练。
陈相友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儿,但从小开始,穷怕了的母亲就一门心思让他离开大山。2003年从部队退伍后,他就外出打工。
2016年,他在乡亲们反复动员下返乡,正值换届选举,顺利当选村主任。
村里有一片100多亩的“不毛之地”。看着村民们为了生计纷纷外出务工,土地撂荒,陈相友想了好几天,跑去联系农业专家,对土质进行勘测分析,然后拿出了“农耕文化体验园”计划。计划实施的第一步是土地流转,他与村干部们一家家去做村民工作。第二步就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现在,这片荒地上每年都会长出油菜花、草莓、蓝莓,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紧接着,又是组建合作社,又是发动群众入股搞旅游公司……乡亲们看不懂,但信任他。短短两年时间,依靠几里地外的大瀑布和越来越多的翠竹、越来越美的环境,全村开办120多家农家乐、民宿,一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不光是腰包鼓了,更重要的是对人脑筋的改变。”陈相友说,“这个变化太剧烈了,也是最可贵的。”
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实现“全村公司化、全民股东化”,每个村民都与公司利益联结上……
一个村庄,一个群体,一个时代。
34年前,在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心里,他不信眼前的大山成不了村里的“粮仓”;
今天,在凯旋村新主任陈相友眼里,他觉得眼前的大山就是藏着金山银山的“宝藏”……
历史长卷,村庄如画,晕染出的正是一个生动传神的当下中国。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敦操乡,几名“背篼干部”在去他们包点的村寨途中(2012年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骏勇 摄
山之情
千年之变,令人动容。
因何而变,更显厚重。
探寻贵州山乡巨变的密码,或许答案千条万条。又或许,就是简单的两个字:“情怀”!
这份情怀,关乎一个政党的宗旨和底色——
1935年1月,遵义市元厚镇,一支红军队伍在茫茫夜色中西渡赤水河,拉开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序幕。
幸福的承诺从那时就已立下;
巨变的种子从那刻就已生根!
70年风雨,40年征程,新时代跨越……贵州的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支持。
中国脱贫看贵州,贵州脱贫看毕节。毕节作为我国唯一开发扶贫试验区,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2018年,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强调,现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3年时间,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情牵于斯,虽万里不改!
在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团结村七里冲组脱贫攻坚讲习点,村支书胡钧溥在向当地群众讲解十九大精神及相关的扶贫政策(2017年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人们不会忘记:当地党委政府牢记中央嘱托,坚守使命,接续奋发,描绘同一张蓝图。
统一战线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帮扶机制,倾力为毕节发展想实招、鼓实劲、办实事。培训各类人才33万人次;新改扩建各类学校近200所;援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140多个。
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让正在冲出“经济洼地”的贵州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三大国家级试验区相继落户,为山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后劲支撑……
这份情怀,牵系一种携手前行、同心共力的友爱——
群山见证:数十年时间,发达城市对贵州贫困地区用心用情地帮扶。2018年,青岛、大连、宁波、上海、苏州、杭州、广州7个城市就投入财政资金逾21亿元,选派援黔干部223人,接收贵州派出挂职干部815名。
深情化为力,力可出深山!
贫困户在毕节市金海湖新区一家服装厂的生产线上作业(2017年6月22日摄)。这家企业是由广州扶贫协作工作组从广州引进的,员工中贫困群众超过一半。新华社记者 田建川 摄
这份情怀,浸染一个群体的多少血汗与悲壮——
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曾担任党支部书记的黄大发,上世纪60年代起,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
麻山腹地长顺县敦操乡,有一群干部,10多年来,他们下乡入户开展工作时都要背上背篼,免费为出行困难群众捎带生活物资,送去国家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最终,他们背走了贫困,背出了鱼水深情,被百姓亲切称为“背篼干部”……
这是一份无比沉重的统计——迄今,贵州已有40多名党员干部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
这是一个让人踏实的数字——目前,贵州约有4.3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扎根一线,为攻克最后堡垒提供支撑……
为群山之变欢呼。更向使命、情怀和伟力致敬!
黄大发(中)和播州区平正乡的果农研究水果种植技术(2018年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山之梦
越山之高者,可眺海之阔,天之远!
回首来路,山川巨变令人感叹。
望向前方,奔跑脚步永不停歇!
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希望贵州的同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这是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拍摄的惠兴高速公路景观(2018年8月3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这将是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图景
当前,贵州还有51个贫困县、155万贫困人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贫困县退出只是脱贫攻坚阶段性的成果,如何巩固脱贫、抑制返贫,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任重道远。”贵州省扶贫办主任李建表示。
按照战略规划: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到2022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2035年,全省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云雾中的梵净山(2011年9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这将是一个“多彩的公园”
天蓝、山绿、水清……从亘古蛮荒走来的这片土地,将化作一卷动人的水墨。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已描绘出清晰的方向:以建设“多彩贵州公园省”为总体目标,开展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脱贫攻坚示范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区等建设……昔日生态脆弱之省,将为其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这是2018年1月16日拍摄的担任渝贵铁路首发列车值乘工作的乘务员。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这将是一片“面朝大海”的群山
封闭,是十万大山;开放,就是道路万千。
“过去是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悲观,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临江、临边、临海的开放理念。”贵州省社科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芶以勇说,如今贵州提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这必将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加速剂。
千变万变,唯观念在先,勇气在前!
朗玛信息工作人员在给访客介绍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实时运行情况(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这将是一方创新的“热土”
“山门”打开,山乡的脉搏已与时代共振。
当前,贵州正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和产业创新、寻找“蓝海”的战略选择。
在外界看来,贵州的发展路线并没有按照常规的标准步骤:发展农业,吸引轻工业,再试图引进重工业,而是直接到了互联网、数字经济。
未来并不遥远,身边已是星光点点……
在安顺市平坝区夏云工业园区内,一家公司用竹子、木板、秸秆等生产的马桶盖在德国、瑞士成为“网红”,月销售过万套。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黎平县的铜关村,在有关部门帮助下通了4G信号,村民用上了智能手机。如今,农副产品销售、村财务公开等都通过网络平台,成为名副其实的“移动互联网村”。
“我们离大城市很远,但离世界很近!”村民说。
一元伊始,万象更新。又是一个春天在前。
乌蒙山上,已见一片绿色葱茏,那是大山的色彩,更是生机与希望;
赤水侧畔,听河流奔涌向前訇然作响,那是大海的方向,也是远方的梦想!
贵州山乡巨变只是一个缩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扶贫正为中国带来巨大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未来就在眼前。
这是六威高速公路上寨特大桥(1月2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