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处是他乡 陆游《本是青灯不归客》
中秋节,几乎是一年里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
2015年的中秋节,习近平总书记正在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在一天紧张的行程中,他还惦记着当地的华人华侨,和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特殊的中秋夜。这一晚,总书记和大家唠家常、诉乡情,他充满感情地说:“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还特意从北京为每一位参加会见的侨胞带来了家乡的月饼。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总书记的话,道出了每一位游子的心声。又是一年中秋节,这份思乡的味道始终如一。
“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舍弟,是兄长在外人面前对家弟的一种谦称。这首诗是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在战乱中写下的对弟弟的担忧与挂念。其中流传最广的,正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特别适用于今天的游子来表达思乡之情。
为什么虽然同是一轮明月,但属于家乡的月要更明亮皎洁?这要从中秋的月文化说起。我们都知道,中秋节和春节都是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但这团圆之意,又有不同。在春节,举家团圆,游子归乡,“回家”是这个节日里无一例外的主题。而在中秋节,却往往有人思家而不能回家、望乡而不能还乡、月圆而人不能圆。所以,对比春节,属于中秋节的主题,是思念。
秋天的天高云淡、风清气爽,使得中秋节的月亮,是一年中最明亮最美丽的月。然而就是这样一轮美丽的圆月,却勾起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其实,能够长年在家、时常回家的人,往往不望月——有亲人在身边,已经很温暖充实了,怎么会有那种寂静的心境去独自望月呢?望月,常常是一个人在心中无着无落的孤独时刻,才将心底那份思念寄望给明月。
在中国独特的月文化感召下,望月思乡,似乎变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习惯。每到中秋月圆之夜,总会有游子伫立月下、凝望月色。在那一剪看似安静的背影下,他的心中却在汹涌潮动,澎湃着来自故国故乡的声音。就像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纵使豪情万千吟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他,在圆月下也逃不过那泛起的一抹乡情;就像张九龄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身在何方,却是故乡的形象在月下倍加清晰;就像王建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举头望月,便是秋思落地之时,所以才有了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然泪下……直到当今的歌曲,《望月》里还在唱“望着月亮的时候常常想起你,望着你的时候就想起月亮。世界上最美最美的是月亮,比月亮更美更美的是你。”
这份月下思,是所有游子对于家、对于国,那一份割舍不断的文化认同、那一种血脉相连的家国情怀、那一番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牵肠挂肚。为什么月是故乡明?因为,那一轮圆月,是所有中华儿女心中永不磨灭的文化基因,呼唤着游子们,无论出走多远都要停下脚步,与家乡父老、祖国人民仰望同一个方向。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这正是最苦也最甜的思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