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梦依稀咒逝川 梦别依稀咒逝川原诗
毛主席在故居前和乡亲们交谈
1959年6月25日傍晚,毛主席时隔32年终于回到了故乡韶山冲。生于斯,长于斯,热爱于斯。毛主席对故乡充满深厚的感情,晚饭是最地道的土菜,口味还是跟当年一样,加上故乡风景依旧,毛主席心情大好。当晚,毛主席写下了著名诗篇—《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韶山冲,毛主席生命的起点,是养育他的地方,正是这里的山山水水滋润了他,也成就了他。无论走到哪里,甚至后来担任新中国国家主席,成为影响世界的巨人,毛主席身上依旧保留着家乡的生活习俗,直至逝世都没有改变。
回到韶山冲第二天,毛主席在给父母扫墓结束后,径直来到上屋场的故居。故居早已成为了一处风景区,游客不断。毛主席走进父母的卧室,看到挂着墙上的父母的照片时,久久凝视。那一刻,毛主席一定回忆起跟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而父母已经病逝40年了。
相比父亲毛贻昌的严厉,母亲文七妹则把更多的爱给了三个儿子,以及养女毛泽建。然而,令人落泪的是,四个孩子中三人都为革命牺牲了。如今再次看到父母的照片,毛主席悲从心来。
毛主席父母卧室
毛主席对随行人员说:“我父亲得了伤寒病,母亲颈上生了一个包,穿了一个眼,只因为那个时候(医疗水平较低)……如果是现在,他们都不会死的。”长久以来,世人只知道文七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但她生平事迹却鲜为人知。
本文将给大家详细介绍文七妹的故事,相信大家看完后就明白她是如何影响毛主席一生的。故事要从韶山冲说起,晚清时期这里是一个近乎封闭的小山村,跟中国偏远地区其他农村相比没有特别之处。
韶山冲田地很少,一旦遭遇饥荒年代,很多人只能出逃乞讨。但是,这样的地理环境也有一个优势,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却相对安宁。距离毛主席故居约5公里远是滴水洞,这里是韶山冲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滴水洞群山环绕,西北麓就是文七妹的家乡唐家岮(又名棠佳阁)。如果大家看过地图,看起来两个地方相差不远,可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年代,人们几乎没有任何交流,两地民众的口音就有很大的差别。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地女孩根本不愿意嫁到韶山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太贫穷了。反观文七妹家族的创立,始于一个叫文作霖的人,他是毛主席的曾外祖父。嘉庆十三年(1808年),11岁的文作霖跟同村的贺鲁詹之女贺氏结为夫妻。
文七妹
但是,两人婚后16年文作霖病逝,这时贺氏才30岁。丈夫去世后,贺氏没有改嫁,她一心培养子女,振兴家业。虽然贺氏没有读过多少书,可她非常努力,践行“孝友传家,耕读裕后,堂同五世,身历六朝。”
经过四五十年的努力,文家已经从贺氏刚下嫁时一年仅入谷数石,到后来竟增至数百石,一跃成为唐家岮的大户。1882年,贺氏以88岁高龄去世。这时的文家人丁兴旺,族人对这位老祖宗很尊敬,大家一致决定要给她葬在一处风水宝地。
文家人很早就得知大山那边的韶山冲有不少风水宝地,可韶山冲乡亲们从不轻易答应外乡人葬进来。这可如何是好?事实上,文家人早在贺氏在世时就多次开会研究,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将家族中一个女孩嫁到韶山冲,这样就水到渠成。
1880年,文芝仪将小女儿文七妹以包办婚姻的方式,嫁给了韶山冲毛恩普的儿子毛贻昌。这一年,文七妹13岁,毛贻昌10岁。不过,两人直到5年后才正式结为夫妇。毛贻昌是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农民,又是一个意志坚强、精明能干的父亲。
毛贻昌出生时家境贫困,父亲毛恩普分家后不善于经营,结果欠了很多外债。在这背景下,毛贻昌只读了两年私塾便辍学了,跟随父亲种地。眼看家中债台高垒,毛贻昌迫不得已去了长沙参军。
毛主席故居
命运有时难以揣摩,毛贻昌参军几年不仅开阔了眼界,还有了一笔积蓄。毛贻昌回到家乡后,还清了债务,购买了一些田地,毛主席家就这样一点点兴旺起来,逐渐成为韶山冲相对富裕的农户。
对于自己的家境,毛主席后来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专门介绍过。1936年6月,斯诺来到陕北保安县,期间多次跟毛主席在窑洞里彻夜长谈。如今大家对毛主席在韶山冲的生活有所了解,绝大多数都源自斯诺的采访。
对于自己年少时的家境以及父亲毛贻昌早年经历,毛主席是这样对斯诺介绍的:
“我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年轻的时候,因为负债过多而只好去当兵。他当了好多年的兵。后来,他回到我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克勤克俭,攒积下一点钱,买回了他的地。这时我家有十五亩田地,成了中农,靠此每年可以收六十担谷。一家五口一年共吃三十五担—即每人七担左右—这样每年还有二十五担剩余。我的父亲利用这些剩余,又积蓄了一点资本,后来又买了七亩地,这样我家就有‘富’农的地位了。那时候我家每年可以收八十四担谷。当我十岁家中只有十五亩地的时候,一家五口人是:我父亲、母亲、祖父、弟弟和我。我们又买了七亩地以后,祖父去世了,但又添了一个弟弟。可是我们每年仍然有四十九担谷的剩余,我的父亲就靠此渐渐富裕起来。”
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在韶山冲出生。在毛主席出生前,文七妹已经生下两个孩子,但都夭折了。当时迷信盛行,文七妹跟丈夫商议,决定将毛主席送到外婆家生活一段时间。
少年毛主席
在回娘家之前,文七妹抱着儿子来到一座观音庙为儿子作祈祷,还把一块巨石认作是儿子的干娘。从此,毛主席就有了一个广为人知的乳名,“石三伢子”。文七妹希望儿子在多方“保佑”之下,能够健康成长。
毛主席在外婆家一直生活到8岁,文正莹是文七妹的二哥,他在族中排行第八,故毛主席称呼他八舅父。文正莹在家中创办了一个私塾,教授族中子弟读书。毛主席刚会走路时,经常在私塾课堂里玩耍,年龄稍大时便在文正莹的影响下开始读书。
1901年,毛贻昌将儿子接回韶山冲,随即安排进入南岸私塾读书。毛主席很快发现私塾里的课程太简单了,很多他在八舅父的私塾里都学习过,尤其是启蒙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他早已熟读了好几遍。
邹春培是毛主席正式进入私塾的第一位老师,教学风格严厉古板,对学生管理严格,经常体罚学生,这引起毛主席的不满。不过,邹春培深知自己的知识已经教不了这个学生,更满足不了他强烈的求知欲。
邹春培对毛贻昌说:“令郎有朝一日定会名登高科,光宗耀祖,前途不可限量。”毛贻昌则从不奢望儿子飞黄腾达,他最大的期待就是儿子将来能继承自己这份家业就可以了。然而,毛贻昌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有着远大理想,父子俩的矛盾一触即发。
毛贻昌
毛主席刚识字时,每天晚上都被父亲要求记账,没账可记时,又被要求去干农活。这是毛主席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他对斯诺也提到这件事,他说:
“我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他要我学珠算。既然我父亲坚持,我就在晚上记起帐来。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帐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他一文钱也不给我们,给我们吃的又是最差的。他每月十五对雇工们特别开恩,给他们鸡蛋下饭吃,可是从来没有肉。对于我,他不给蛋也不给肉。”
相比父亲的严厉,母亲则给了儿子更多的包容。信佛的文七妹心地善良,她乐于助人,每当有人来家中乞讨时从不空手而走。母亲的处事风格深刻影响毛主席,他也承认这一点。毛主席对斯诺说:
“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她可怜穷人,他们在荒年前来讨饭的时候,她常常给他们饭吃。但是,如果我父亲在场,她就不能这样做了。我父亲是不赞成施舍的。我家为了这事多次发生过争吵。”
建国初期,每当有外地人来韶山冲,当地人一提到文七妹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们说:“别看文氏平时话语不多,为人低调,可心地善良着呢!人家上孝父母,下疼孩子,左邻右舍,关系和睦。在咱们村里媳妇中也是打着灯笼难寻的好媳妇!”
青年毛主席
有这样的母亲,毛主席是幸福的,可父子之间的矛盾终究还是难以调和。1910年,看着儿子整日痴迷读书,毛贻昌越来越不满,他决定将儿子送到湘潭一家米店当学徒。毛贻昌的用意很简单,让儿子学会经营才能,自己就可以后继有人。
可毛主席坚决反对,当时他已经受到表兄文运昌的影响,渴望去湘乡东山小学堂读书。在文家的众多表兄中,毛主席与文运昌关系最好,但文运昌知道姑父固执,不会轻易答应表弟去读书。
于是,文运昌动员自己的父亲、伯父以及姨表兄弟王季范等人前去劝说,这时文七妹也努力劝说,最终毛贻昌勉强同意了。当年秋天,毛主席离开了闭塞的韶山冲,来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这是一所新式学堂。
出发前一晚,文七妹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给儿子准备行李,毛主席则坐在桌子前写下一首诗,写完后夹在父亲每日必看的账本中。这首诗后来广为流传,名为《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我们不知道毛贻昌看到儿子这首诗时的心情,但文七妹却有更多的不舍。毛主席离开韶山冲的那一天早上,文七妹坚持将儿子送到村口,一番叮嘱后,两人挥手告别,看着儿子远去的身影,她眼泪流了下来……
东山学校
然而,东山小学堂还是太小了,读了半年之后,毛主席得到了一个机会,去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当毛主席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时,文七妹还是举双手赞成,毛贻昌虽不情愿,可他也知道儿子长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
1911年春,18岁的毛主席再次带上行李,这一次他将去一个彻底改变他命运的地方,省城长沙。从这一刻开始,毛主席回韶山冲的次数屈指可数。1913年春,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的毛主席,听说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招收免费师范生。
毛主席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前去报名,结果以作文满分的成绩被录取。次年,第四师范学校并入省立第一师范,毛主席被编入第一师范本科第八班。在长沙求学期间,远在家乡的母亲身体不太好,毛主席一有空就会回家探望,有时学业繁忙便家书频传。
比如1916年6月24日,毛主席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话别之后,滞于雨,又以萑苻不靖,烽火四起,益不敢冒险行也?……然病母在庐,倚望为劳,游子何心?能不伤感?……平居一日憎长,今如瞬息,寂历之景,对之惨然。”
1918年6月,毛主席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紧接着接到已经在北大任教的恩师杨昌济来信。杨昌济告知毛主席等人,说是蔡元培等人正在组织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毛主席跟蔡和森商议,决定组织新民学会成员前往北京。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就在此时,毛主席接到母亲病重消息,他立即赶到家乡。得知母亲已经被七、八舅父接回家照顾,于是又匆匆赶到外婆家。看到母亲一脸憔悴,毛主席泪流满面,文七妹发现儿子已经是一表人才,非常欣慰。
回到长沙后,毛主席给两位舅父写了一封感谢信:
“七、八二位舅父大人座下:前在府上拜别,到省忽又数日。定于初七日开船赴京,同行有十二三人。此行专以游历为目的,非有他意也。家母在府上久住,并承照料疾病,感激不尽。乡中良医少,恐久病难治,故前有接同下省之议。今特请人开来一方,如法诊治,谅可收功。如尚不愈之时,到秋收之后,拟由润连护送之来省,望二位大人助其成行也。”
儿行千里母担忧,病床上的文七妹无比思念远在北京的儿子。毛主席抵达北京后,他在杨昌济的帮助下来到北大图书馆工作,职务是图书馆助理员,每月工资是8块钱。对于这段经历,毛主席回忆时说:
“我的职位如此之低,以致人们都不屑与我来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记来馆读报的人名,不过这般人来大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在这许多人名之中,我认得有几个是新文化运动著名的领袖,是我十分景仰的人。我很想和他们讨论关于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过他们是极忙的人,没有时间来倾听一个南边口音的图书馆佐理员所讲的话。”
1919年3月,毛主席再次接到母亲病重消息,他辞职回到长沙。考虑到家乡缺医少药,毛主席通知毛泽民、毛泽覃护送母亲来长沙治病。这是文七妹第一次来省城,经过医生诊断她患上了淋巴腺炎,可惜看了很多医生治疗效果不太明显。
文七妹和三个儿子唯一合影
在长沙住了一段时间后,文七妹坚持要回到家乡。也许知道母亲时日不多,毛主席带着母亲以及两个弟弟来到照相馆,拍下了一张合影。这是文七妹跟三个儿子唯一一张合影,她坐在椅子上,三个儿子分站身后两侧。
照片中的文七妹端庄大方、慈眉善目,是一位贤惠的妇人。然而,文七妹回到韶山冲不久便病逝了,享年52岁。当毛主席赶回家中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毛泽民告知他母亲临终时不停呼唤“石三伢子”。
那一刻,毛主席冲到母亲棺木前扶棺痛哭。当晚,毛主席彻夜为母亲守灵,并写下了生平最长的一首诗歌—《四言诗·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至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毛主席认为世界上主要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利人的人,我母亲属于最后一种。”文七妹病逝后,毛贻昌身体情况也不容乐观。毛主席深知亲情的可贵,他请堂伯父毛福生陪同父亲来到长沙小住。
左起:毛泽覃、毛贻昌、毛福生和毛主席
也是这次长沙之行,毛主席跟父亲有了一次合影。照片中,毛主席手臂上还戴着黑纱,显然他还在悼念母亲。1920年1月,毛贻昌在家乡病逝,享年50岁。父母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接连病逝,毛主席极度悲痛,可当时他远在北京,无法回家主持葬礼。
毛泽民深知大哥对父亲的感情,便请塾师毛麓钟代他写了一副挽联:
“决不料一百有一旬,哭慈母又哭严君,血泪虽枯恩莫报;最难堪七朝连七夕,念长男更念季子,儿曹未集去何匆。”
资料显示,建国前毛主席最后一次回家乡是1927年。再后来毛主席回家乡就是32年后,于是就看到了本文开始那一幕,当他再次离开时执意要带走跟母亲的那张合影。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3岁。
毛主席给父母扫墓
毛主席病危时渴望回到韶山冲,他想叶落归根,可惜因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实现。从1910年秋离开韶山冲,到1976年逝世,毛主席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