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空调怎么样 扬子空调怎么不制热

时间:2023-04-27 07:2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9276 评论:0

一边,老制造基地里生产线持续不停地运转着;另一边,新的智能产业园正在紧张地施工着——9月下旬,当艾肯一行来到滁州扬子空调工业园时,见到的就是这样一片忙碌却有序的景象。

突发的疫情和外部环境变化打乱了很多企业的时间线,但扬子空调仍然不疾不徐地走在自己的节奏上:“不管在什么时候,企业都必须做好自己的产品。虽然今年行业形势普遍不理想,但是我们没有停止研发的投入,今年的新产品已经在三月份如期上市了!”扬子空调副总裁方钊如是说。

园区建设、产品上新的同时,扬子空调在渠道建设和终端营销上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面对空调行业的新周期、新形势,扬子空调竟显得如此沉稳淡定!

基因:绿色发展,科技创新

存量周期,量额下滑,叠加疫情、凉夏,2020冷年,空调行业价格战起,大浪淘沙,渡劫归来,亟待修整……

虽然和同行业其他企业一样受到影响,但扬子空调所有的年度计划都在稳步推进---新产品开发、新园区建设、营销变革、管理创新…,每一项工作都在扎实推进之中,丝毫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

“扬子空调的战略很清晰——以‘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成为‘绿色、节能、舒适空调的普及者’为使命”。在方钊看来,这是扬子空调的价值信条,也是扬子空调稳健发展的生存哲学。

何谓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在扬子空调的日常工作中已得到全面贯彻:在产品设计理念上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痛点,紧密围绕节能环保的政策导向,切实解决用户需求;研发过程采用通用化的平台、增材设计模式等方式;在制造环节采用行业领先的零部件,遵循远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质量标准,以智能制造为基础,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2018年扬子空调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多款产品获得工信部的“绿色设计产品”称号。今年7月1日国家新能效标准正式实施,但在3月份,扬子空调已经实现新、旧能效产品的全面切换。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那么大规模的投入,坚持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我认为企业的宗旨在于不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宗旨是长效的、可持续的,这么多年的坚持,证明方向是正确的!”方钊认为,对扬子空调来说,这是一条行稳致远、越走越宽的道路!

产品:绿色、节能、舒适新品迭代

产品,是扬子空调面对新冷年和新周期的最强武器!

围绕着绿色、节能、舒适这三个方向,今年扬子空调推出了“零风感”系列的迭代新品“靓爽空调”、“酷爽空调”,以及“特一”空调、广域风空调等。

“靓爽空调”、“酷爽空调”,是扬子零风感空调系列的第3、第4代新品,采用创新的轴流风道结构、微孔风幕技术和精准定位技术,实现了空调“冷从天降、热从脚起”的舒适送风模式,打造“人体黄金舒适区”。

扬子空调“零风感”系列先后获得二十多项发明专利、中国家电博览会“艾普兰奖”、中国标准化研究院“5星级舒适认证”、国家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等诸多荣誉,并且还主导制定了国内舒适型房间空调器的团体标准。

针对舒适性痛点,扬子空调还推出了广域风空调柜机,可解决传统空调在开启制冷、制热模式后,因风量不均匀而导致的室内温差问题,该产品获得了今年的艾普兰优秀产品奖。

扬子“特一”空调,则践行了扬子空调的绿色、节能理念,它突破了传统空调单一工况的运行模式,采用独有的颠覆性创新技术,实现压缩机三档转速自由切换,可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切换运行频率,真正解决了空调使用过程中的不合理耗电问题。该产品的推出,不仅顺应了当前倡导“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也折射了扬子空调技术创新的深厚功力!

营销:终端体验,让消费者获得真实感受

伴随新品的上市,扬子空调营销模式也在悄然改变。

“今年我们在营销变革上采取了一项重大举措,计划在全国建立一万个体验式营销终端。”

扬子空调副总裁方钊介绍,为了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扬子空调“零风感”和“特一”产品的实际功效,扬子空调今年将改变原先行业通行的用空壳样机做展示的方式,在全国范围的终端网点采取了“体验式营销”创新方案——以“零风感”和“特一”的实体机+电表进行开机运行展示,消费者能在现场真切感受到“零风感”空调带来的舒适感受和“特一”空调实实在在的省电数据。

“消费者要的是什么?要的就是直观的使用感受。”在方钊看来,空调本来就应该与快消品的销售方式不同,空调是耐用消费品,切身体验产品品质是购买与否的重要因素,枯燥的参数和干巴的文字,都不如亲身体会更有效果。

截至上月,扬子空调已经在全国建立了二千多家体验式营销终端,整个项目预计将历时2-3年、总投入达数千万元。

面对空调行业的新周期,拼的不是短期机会,而是长期深耕。以扬子空调为代表的利基品牌,回归用户本质,推动产品进化,技术迭代,营销变革,品牌进阶,制造升级,以内生性驱动,构筑企业的动态护城河。这或许正是扬子空调扎根行业的朴素逻辑。

了解更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