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被里成双夜 鸳鸯被里成双夜洛尘渊

时间:2023-04-27 16:18/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6734 评论:0

在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小弟我亦是人称玉树临风胜潘安,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小淫虫周伯通。”

电影红遍了大江南北,台词也被很多人一再玩味。

其实,“一树梨花压海棠”并非原创台词,乃是借鉴前人之句。

这时有的诗友可能会说:这个我知道,不是出自苏轼的打油诗吗?

据说,苏轼有一好友张先,比他大了整整四十七岁,二人是忘年交。

在张先八十岁那年,突然焕发了生命中的第二春,纳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

苏轼知道后,便调侃张先老不正经,写下一首打油诗:

十八新娘八十郎,

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

梨花便是指白发苍苍的新郎,海棠是娇俏美貌的新娘,一个“压”字,叫人浮想联翩。

于是,张先的风流韵事与“一树梨花压海棠”,便一起被世人津津乐道了千百年。

人们用这句诗来比喻年龄差距过大的恋爱与婚姻,经典电影《洛丽塔》的中文译名,也是这句诗。

但我们今天的主角,却不是它。

因为这首诗根本就不是苏轼所作,只是后人附会,强行把它按在苏轼名下而已。

这首诗最早见于明代,常出现在笔记小说或民间段子中,故事主人公也各有不同,没有明确说是苏轼。

最有名的尾句,也是化用元稹《白衣裳二首》中的“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

再者,此诗调侃之意太重,未免让人觉得轻浮低俗。

试问,如此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苏轼,会写出这样的诗吗?

答案显而易见。

这口让苏轼背了一千年的黑锅,是时候卸下来了。

不过,诗虽为假,事却是真。

张先年老纳妾一事,的确是真实发生的,苏轼也的确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写下一首词:

《天仙子·走马看花花发未》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

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

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剪刀收玉蕊。

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

明日酒醒应满地。

这首词收录于《全宋词》中,经后人查证,约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十月。

读罢这首词,相信大家就会更加明白,为何诗词君如此笃定,前文提及的打油诗,是不折不扣的伪作。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

开篇苏轼并未直言张先纳妾一事,反而是采用隐喻手法,将小妾比作尚未开放的花苞,而张先就是采花之人。

“走马”二字凸显了采花人的迫切心情,日日打马去探查花儿的长势,却不知等待花开的过程并不容易。

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

他不仅自己去看,还打发家中的仆人侍婢来回探看,宛若一堆蜜蜂黄莺,虎视眈眈,只候花开。

谷雨清明空屈指。

谷雨恰逢暮春,时当阴历三月,谷雨清明前后,是牡丹的花期。

此处则是在暗指花儿即将成熟,采花人已经迫不及待,在掰着指头数日子。

词的上片其实总结起来,其实就表达了一个意思:

张先如何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物色美妾。

读到这里,可能有的读者会发出疑问:这不还是在调侃张先吗?

虽说赢了文采,但立意却还是不变,未免有些硬夸。

莫急,毕竟苏轼从来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且看下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剪刀收玉蕊。

唐朝有一位姓卢的校书郎,暮年娶妻,妻子崔氏比他小很多岁,心中一直郁郁有结,便作诗抒怀:

不怨卢郎年纪大,

不怨卢郎官职卑。

自恨妾身生较晚,

不及卢郎年少时。

说是不怨,却字字都是怨。

“白发卢郎”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此处以卢郎比张先,到了老年还如此多情,一夜之间就把花朵摧残。

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

虽说张先才华不低,但毕竟白发苍苍,行将就木,所以小妾极可能是被买来的,而非自愿。

喜宴之时,热闹非凡,红烛高照,但小妾的心中,却在经历断肠之痛。

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子,已经预见了自己悲惨的一生,却无力改变,怎能叫人不绝望呢?

明日酒醒应满地。

尾句收束全篇,将这种绝望之情渲染至极点。

不论小妾的内心怎样不情愿,却也只能默默接受,待到明日天光亮起,一切都已成定局。

按照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来推断,张先大约是八十五岁时纳的妾,仅仅过了四年,他就去世了。

而失去了依仗的小妾,又该何去何从?

在古代,妾的地位是极低的,而她被卖给张先做妾,说明娘家也不可依靠。

她今后的悲惨命运,已经可想而知。

读罢全词,除了对小妾的同情,也让诗词君再一次对苏轼的人格肃然起敬。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可以被当做物件买卖交易,是最稀松平常的事情。

能够被有钱有权的人看上,更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她们的情感诉求,自由意志,是不被听见的。

但在面对张先纳妾这件事上,苏轼却表现出了超越时代的悲悯之心。

他同情弱小无辜的女子,明白她们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

在苏轼的眼中,这并不是可以用来取笑好友的一桩趣事,而是一场令人叹息的悲剧。

这也是为什么,这首《天仙子》与上文提及的打油诗,明明都是在讲述同一件事情,但文学成就与格调,却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常常说: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着真正的感同身受。

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去与他人共情。

与受害者共情,我们便能不成为下一个施暴者;

与弱小者共情,我们便能减少很多伤害的发生。

这是早在千百年前,苏轼便身体力行,想要告诉世人的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胡子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