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火星探测器 美国火星探测器现状
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历经7个月,4.75亿公里长途跋涉抵达火星,又在火星轨道上精心准备了3个月后,终于成功着陆火星,登陆火星的难度之大,可见一斑,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也最让科学家们所担心的,就是探测器从开始着陆到抵达火星表面的这段“真空期”。
由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局限性,导致信号在火星与地球之间一个往来需要耗时几十分钟,而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的耗时仅需10分钟不到,因此这段过程是不可能存在实时的人工干预,全都要靠探测器自己努力,因此人们根据以往美国的经验,就将这段过程所需要的耗时称为“恐怖七分钟”。
然而当我们的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之后,不少人突然发现,之前一直说的七分钟,怎么变成九分钟了呀?难道多出来的两分钟,是因为技术不够而导致的吗?毕竟在此之前,美国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就在比天问一号晚了7天发射的情况,还比我们领先三个月就登陆火星了(领先三个月登陆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早已掌握了火星的详细地貌分布情况,而我们则是新手,自然需要一个考察期)
着陆耗时相差两分钟,到底是不是技术差距,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双方的降落过程,那么结论自然就有了。
先来看看毅力号的七分钟是怎么回事?
首先毅力号在抵达火星之后,由于美国早已有过多次火星探索,因此毅力号并不需要一个漫长的环绕考察火星表面的这么一个过程,于是就直接一头扎进了火星大气,准备开始着陆
而此时毅力号的速度是每秒5.4公里,利用大气减速,虽然火星大气很稀薄,密度不及地球的百分之一,但这个阶段仍旧是最主要的减速环节,并且这个环节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开伞判断过程,也就是利用距离触发技术,根据离预定降落点的距离来判断是否开伞,而整个环节的耗时为240秒。
最终速度降低到了每秒420米,之后找准时机开伞,进行一段为期110秒的再次降速阶段,将速度降到每秒89米左右,然后降落伞脱离。
下面开始动力减速,而动力来源就是一个被称为“空中吊车”的部分,实际上也是一个装有火箭推力的装置,但为何要将其称为吊车,待会就讲到了。
在动力减速的帮助下,毅力号的速度降低到每秒0.75米,此时距离火星表面的高度大约是20米,毅力号火星车就会从这个吊车上被放下来,但不是直接砸向地面,而是用绳子吊着,找到一个合适地方,放到地上。
从降落伞脱离,到落地,耗时60秒,也就是说,整个着陆过程加起来的总耗时为410秒
至于那个空中吊车,则是在火星车落地后,绳子自动断开,然后吊车飞走,等待坠毁。
那么我们的天问一号的9分钟是怎么来的呢?
由于天问一号在抵达火星之后,进行了三个月的火星轨道环绕,那么它进入火星大气的速度自然要比毅力号小一点,大约为4.8公里每秒,之后便利用火星大气减速,这个过程大约耗时290秒。
之后便打开降落伞再次进行减速,耗时90秒,速度降低到95米每秒,这时候就开始进入动力减速环节,降落伞之类的东西就要抛掉,只留下着陆平台和祝融号火星车,而动力来源就是着陆平台上安装的7500N大推力反冲发动机,耗时80秒,将速度降至3.6米每秒。
期间会在高度600到800米时候,利用仪器进行一个“粗”避障,避开地势地貌不好的地方,然后在高度一百米的时候,进行悬停,进行一个“精”避障,就是仔细考察,找出一块最合适的小区域,进行最后的降落。
而这整个的着陆过程耗时大约九分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与美国不同的,我们采用的降落方式并不是什么“空中吊车”,而是安全系数更加稳定的反冲悬停降落,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祝融号火星车质量不是很大,不像毅力号那样质量有一吨多,因此天问一号最合适的降落方式就是这种反冲着陆,而空中吊车那种方式,就比较适合大质量,高精密仪器的火星车。
毅力号
所以说,当我们的天问一号着陆平台的四条着陆腿平稳地停在火星表面后,祝融号火星车就会安然地开出来。
因此总的来讲,单纯的比较“七分钟”和“九分钟”意义不大,因为不同的火星车,都采用了各自最适合的降落方式,谈不上什么技术差距不差距的。但是放眼整个火星探索项目,美国自然是领先的,这一点咱不避讳,科学探索就是要勇于面对事实,那样才能更好地奋起直追,而我们所做的一切以及取得的成果,就是关于这一点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