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不惊的意思 表面波澜不惊的女人很可怕
一提到武汉人,外地人的印象往往是:市民气重、说话凶狠、脾气坏、喜欢骂人、好勇斗狠等等。其实,这些形容也不算错,但却只谈到了武汉人性格的一方面。
真正武汉人的性格是什么样的?用一句歌词来形容就是:办事脑子灵,说话喉咙喳。人好脾气犟,天热火气大。一句著名的俗语叫做“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话看似贬义,但在武汉人眼中,却是在暗示自己头脑灵活。
武汉人的直爽和豁达,来源于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既有两肋插刀的江湖义气,又有乐观知命的淡然,就算是在特大洪水面前,也能一笑置之。好吃的武汉人满足于各种口腹之欲,而且不顾吃相。在他们看来, “吃”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
“不服周”的“岔巴子” 骂起人来还真敢“老娘跟你拼了”
武汉有一句最老的方言: “不服周”。意思是不服气,不服输。相传这句方言是“楚王不服周天子”流传下来的,从中反映出武汉人“惟我独尊”的豪迈直爽之气和“永不服输”的那股子逞能劲。
武汉人无疑将这股“不服周”的气势,发挥到了极致。武汉人常常满足于对别人吹嘘自己,经常带着江湖习气夸耀自己怎么厉害。譬如两个武汉人争斗,一方将另一方摁倒在地上,胜利者不免洋洋自得:“你到底服不服周?”另一方纵然脸红脖粗、青筋直冒,也梗着脖子死硬到底: “不服周,老子就是不服周!”这已经超越了好勇斗狠的层面,凸现出一种韧性和蛮劲,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这一点在武汉公交车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武汉公交车司机技术好,脾气急,开车快,速度超过出租车,让坐公交的人沾沾自喜,觉得物超所值。
前些年,有一个热帖《公交牛B之最——武汉521》在天涯论坛上火爆一时,帖子中说: “521超出租车那算不了什么壮观,壮观的是521超521!如果4辆521在洪山广场做环形运动的话,足以在上空打开一个时空门了。再多一辆肯定会造成重力失常,磁场混乱,火车出轨,轮船触礁,飞机失事,地震,山崩,海啸,酸雨,泥石流,龙卷风,太阳黑子爆发,小行星撞击地球……甚至把外星人招来。”此帖引起了热议,网友最后结论是:F1方程式赛车手都不一定能在武汉公交司机中混出名堂,但是武汉公交司机进F1的话一定能创造奇迹。
武汉本地有一位小品演员田克兢,因为在各种小品、戏剧里扮演“岔巴子”而出名。 “岔巴子”代表的正是武汉人性格直爽、热心快肠、快言快语又好心办坏事的特点。 “办事脑子灵,说话喉咙喳。人好脾气犟,天热火气大。”用这句歌词来形容武汉人,是最地道不过的。
武汉人的直爽个性,还表现在不虚伪、不做作上,爱也好,恨也罢,全挂在脸上。凡是虚情假意、装模做样的做派,都被称之为“鬼做”。有时也叫“嗜”(ze)。对那些装模做样、忸怩作态者的“恶心”状,武汉人就会十分鄙夷地说: “你嗜个么事?”
所以,武汉人很烦那种婆婆妈妈、叽叽歪歪的人,他们不喜欢“弯弯绕”,而是喜欢当面锣对面鼓来个痛快,最痛恨的是“阴倒搞”(背地里搞小动作)。他们骂起人来,也是各种尖酸刻薄,粗鲁下流。这个反映在造词上,也可见一斑。武汉人说话经常会“带渣滓”,也就是说话会“带把子”。说出来的词汇也总是与“性”有关,有那么点“见谁操谁”的意思。比如“他妈的”就省去了不和谐的字眼, “个板妈”同样也是这样。
但奇怪的是,武汉人里吵架最厉害的,往往是女人。能够在武汉被称为“靓女”的,那绝对都是吵架功夫顶尖儿的人物。这些武汉女人敢爱敢恨,爱你时像清澈的汉水,恨你时像浑浊的江水;讲客气时称“您家”,烦了骂“板妈”;恨起来“怪到鬼克了”,惹毛了还真敢“老娘跟你拼了”……
乐观快活的“欢喜坨”
“天塌下来当被盖”的豪迈与豁达
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经常混杂着南来北往的各色人群,时间久了难免就有一股江湖豪迈之气。武汉人崇尚做人“讲味口”,将之称做“玩味”,武汉男人从骨子里不拘小节,为人大方,敢为朋友两肋插刀,千金散尽。
武汉的夏天,白天是火炉,晚上是蒸笼,武汉人又坐拥一江一河,夏天喜欢到江河湖里游泳:武汉人俗称“玩水”。天气的炎热让武汉人生性急躁,在长江汉水中“弄潮”又让武汉人性情直爽,心胸开阔。
而且武汉人这种开阔的心胸,在外人看来简直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在全国范围来看,一般地方的人,提到自己的家乡总会赞叹如何美好,但武汉人提到自己的家乡,却总是说武汉如何如何不好,并且武汉人经常热衷于夸耀这种不好,就好像说自己的家乡不好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反而是脸上有光。
这种极度矛盾的原因,可能和武汉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说起来,武汉不算一个“养人”的地方,北边是汉水,南边是幕阜山脉,夏天的时候南风吹不进来,冬天的时候北风顺着汉水往里面灌。武汉两个季节最考验人,一个是酷暑,一个是寒冬。而武汉气候宜人的春天和秋天就像兔子的尾巴那么短。但是,在这种天气的考验下,武汉人却形成了乐观知命的性格。
改革开放前的武汉,一到酷暑盛夏,家家就往街上泼水消暑气,满街都是“竹床阵”,女人摇着蒲扇哄孩子,男人“打赤巴”站在街头看戏。而冬天时,武汉人在街上支起帐篷,里面用酒精炉子烧着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锅仔,哪怕是下雪天,生意也很不错。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武汉人用这种其乐融融的情景告诉世人,自己非常善于把恶劣条件和不好环境变成有滋有味的生活。
武汉因水而兴,却也时常遭受着水的威胁。1998年长江大洪水,水位已高出城市好几米,市民们仍然在堤内波澜不惊地上班、上学、娱乐、休闲、玩耍,眼皮子也不会抬一抬,偶尔论及,也不过开一开玩笑,一笑置之: “堤要破口了怎么办?找个脚盆划出去!”一副“天塌下来当被盖”的豪迈与豁达。
至于平时,一般的小汛情,市民们更不在话下,还会与水相亲,在水中遛狗,情侣们一同嬉水,老人坐在水中的石凳上悠闲地看报,体验波澜不惊的汛期生活。因为,武汉人信奉: “活着就要活快活!”
享受生活的“好吃佬”
长江里的鱼,都被武汉人吃了
武汉人享受生活,重点就在吃上。重庆的火锅、南方的海鲜,香辣的川菜,本地的小吃,都是武汉人的最爱,武汉人吃东西,就如这个九省通衢的城市一样,海纳百川。
池莉的《生活秀》让武汉的鸭脖子大放异彩,成了全国最著名的武汉小吃。其实,武汉人自己对鸭脖子并非最感冒,因为武汉好吃的小吃太多了,武汉人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吃佬”,在各种小吃间大块朵颐。
老武汉人一谈到武汉小吃,者哙如数家珍:蔡林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小桃园的鸡汤……此外,还有面窝、米粑、豆丝、发糕、糯米鸡、欢喜坨、牛肉粉等等,让武汉人“过早”的选择丰富多彩。
武汉人除了吃正餐,还很重视“过早”(吃早点)和“宵夜”,但它没有广东人吃早茶那样繁琐、正式,也没有北方人以米粥馒头当早点那样单调。离开了武汉的人们,一般最思念的,就是“过早”的美味。
武汉人“过早”喜欢端着一碗热干面,在路上边走边吃,或坐在车上吃,或者蹲在地上吃,你可以在几乎任何场合看到武汉人在吃热干面,而且他们吃起来多半吃相难看,往往“直呵直呵”地,惹得旁人皱眉,自己却乐在其中。有人觉得这样不卫生,但一位从外地来汉的老总看后却大为赞叹,认为是武汉人勤劳、能吃苦的表现。
到了晚上“宵夜”,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每天太阳一下山,摊贩们纷纷出动,武汉的“大排档”就这样很繁荣很热闹地铺开了,大排档中,又以烧烤最火爆。而在烧烤上,武汉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除了肉串、干子、脆骨这些传统的“烤品”外,基围虾、茄子、韭菜,最近又时兴起烤海鲜,蛭子、扇贝、生蚝,无所不烤,真是“没有烤不了,只有没想到”。烟火袅袅、人声喧哗中,就着冰镇啤酒或绿豆汤,三五朋友胡吹神侃,好不自在。用武汉话说:“要的就是那个味!”
除了小吃,武汉最著名的菜,莫过于“武昌鱼”了,武昌鱼有清蒸、红烧、葱烤等多种做法,其中又以清蒸最为经典,仅用葱、姜、蒜等佐料,一气蒸成,便香嫩可口,滋味绵长。早在唐代,诗人岑参就写下“秋来倍忆武昌鱼,梦魂只在巴陵道”;而毛主席的诗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也是其最好的广告。其实,长江里好吃的鱼除了武昌以外,还有“鱼回鱼”等。春晚导演娄乃鸣从北京来到武汉,“嫉妒”地说: “长江是全国人民的长江,但是长江里的鱼,都被武汉人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