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在哪里 科威特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时间:2023-04-28 09:12/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444 评论:0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出动10万大军和飞机坦克,以突袭的方式迅速占领了科威特全境,并驱逐了科威特王室,还宣布“科威特回归其祖国大伊拉克。”8月28日,伊拉克宣布科威特北部包括油田、岛屿在内的7000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为伊拉克的巴士拉省,其余部分划分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没过多久,又宣布伊拉克货币取代科威特货币第纳尔。

短短两个月,伊拉克完成了对科威特的吞并。

然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为遭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谴责。1990年8月7日,美国正式签署出兵海湾的行动计划,并立即向海湾地区调兵遣将。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并不认可萨达姆及伊拉克的行为。

1990年11月12日,时任中国外长的钱其琛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与萨达姆进行了会谈。在谈到科威特问题时,萨达姆称:科威特属于伊拉克,如同香港属于中国一样。

萨达姆为何说出这种话?钱其琛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1990年11月11日中午,钱其琛飞抵巴格达,机场空荡荡的,几乎看不到一架飞机,与昔日的川流不息的繁忙完全不同。因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遭到了许多国家的制裁。

海湾危机期间,钱其琛是唯一一个访问过巴格达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外长。此次访问前,他与科威特领导人和美国国务卿贝克都有过会晤,他去巴格达的主要目的是劝诫萨达姆从科威特撤军。

作为萨达姆的心腹,伊拉克副总理兼外长阿齐兹十分重视钱其琛的这次访问,想从钱其琛那里探探口风,看看美国和联其他国家的态度。

钱其琛明确表态,伊拉克占领科威特是不可接受的一件事。如今局势严峻,战争一触即发,国际社会都希望和平解决海湾危机,伊拉克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选择,应该在撤军问题上表现出灵活态度。

阿齐兹列举了伊拉克攻打科威特的理由:一、科威特伙同阿联酋超产石油,导致油价下跌,没有遵守欧佩克规定,使伊拉克蒙受140亿美元的损失;二、科威特在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南部偷采属于伊拉克的石油,价值24亿美元;三、伊拉克觉得是为了保卫阿拉伯民族才和伊朗打了八九年的仗,所以应该免除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科威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的债务。

当然,伊拉克给出的理由,科威特显然不能接受。科威特认为:一、两伊战争时,科威特确实超产石油,但那些钱很大部分都是用来援助伊拉克、巴解组织和阿拉伯事业的。两伊停火后,科威特就乖乖遵守欧佩克规定,限产保价了;二、鲁迈拉油田有一部分是在科威特境内,他们在自己的地盘开采石油,没什么不对;三、科威特援助伊拉克打伊朗的债务,你伊拉克怎么能单方面说不还就不还呢?

钱其琛虽不说破,但心里很清楚伊拉克攻打科威特的根本原因。

阿齐兹避重就轻,转移话题,说中东地区最危险的不是伊拉克攻打科威特的事,而是巴勒斯坦问题。这不是在为伊拉克犯下的罪行找开脱的理由吗?

其实呢,阿齐兹最关心的问题是:美国是不是真的会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以及中国对安理会可能授权动武的态度。

钱其琛再次强调希望和平解决海湾危机,而且中国支持由联合国召开主动问题和会,不过要把海湾危机与中东其他问题联系起来就困难了。

至于美国会不会动武?

其实钱其琛在与美国国务卿贝克会晤时,对方已经暗示过:美国动武,并非一定要经过安理会授权。

知道这个答案后,阿齐兹沉默了,这才是他最害怕的事情。

这天中午和晚上,钱其琛和阿齐兹进行了两轮会谈,萨达姆虽然不在现场,不过也在时刻了解着动态。因为伊拉克有两个速记员,轮换着记录,然后又交替着出去,将钱其琛与阿齐兹的谈话打印好,上报给萨达姆。

11月12日上午,伊拉克派了两辆车,带钱其琛去见萨达姆。

车子在路上飞驰,一路畅通无阻,开到了一个看着像兵营的地方,停了下来。伊方人员请钱其琛下车,稍作休息,然后又换到另外两辆车里,连开车的人都换了。车子再次飞奔,直到在会面的地方才停下。

从这些电影式的场景,就可以看出萨达姆行事十分小心

大约11点,钱其琛见到了萨达姆。两人在那年的3月见过,不过此时的萨达姆却一身戎装,腰上别了一把手枪,像是要随时开战的样子。

钱其琛对萨达姆表明了中国希望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态度。

萨达姆说话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又有些蛮横。他说:“科威特自古以来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就如同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

为了印证自己的话,萨达姆详细地讲了伊拉克与科威特的历史关系,还称伊拉克从未在法律上正式承认伊、科边界。他还说科威特与美国、以色列勾结起来,一起对伊拉克施展阴谋。萨达姆还强调,科威特虽然人口少,国力弱,但拥有经济优势,可以用经济搞垮伊拉克,所以“8.2事件”是伊拉克的自卫行动。

那么,科威特真的自古以来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吗?伊拉克在8月2号入侵科威特是一场自卫行动吗?

伊拉克有悠久的历史,远的不说,就从16世纪说起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里曼大帝夺取了巴格达,统治了伊拉克。在奥斯曼帝国时期,伊拉克既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也不是一个行政区域,只是被泛指为两河流域的地理名称。

很长的一段时间,科威特以一个小酋长国的身份依附着其它大国。统治科威特的萨巴赫家族自1756年成为王族后,便成了奥斯曼帝国的附庸。然而,在1871年时,科威特酋长阿卜杜拉二世因协助奥斯曼帝国巴格达省长占领沙特部落,被封为科威特县长并赏以今天伊拉克法奥地区大片椰枣园。此后,科威特便正式归奥斯曼帝国统治,隶属于巴士拉省管辖。

然而,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败,及对科威特的严控,1896年科威特爆发了一场亲英反奥的宫廷政变,亲英的穆巴拉克亲王杀兄篡位后,与英国签署了《科威特英国协定》,自此,英国成了科威特的宗主国。

英国为了巩固在科威特和海湾地区的地位,便与奥斯曼帝国开始谈判,于1913年签订了《英国、奥斯曼关于波斯湾地区的条约》,其中科威特的地位和边界被正式确定,奥斯曼帝国政府以后就得不得干涉科威特的事务,也不能在科威特所属的领土上进行行政管理、占领或军事行动。

一战后,奥斯曼帝国完全解体,原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格达省、摩苏尔省和巴士拉省于1920年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区”。1921年宣布成立以费萨尔为国王的伊拉克王国,不过1932年英国才撤销对伊拉克的委任统治。而科威特则一直被英国“保护”,1939年还以宪法形式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在科威特独立前,伊拉克官方并未提出对科威特的边界领土要求。反而在1923年和1932年,两次确认了伊科之间的边界,尊崇的还是1913年《英国奥斯曼关于波斯湾地区的条约》里的边界划分规定。

1958年,伊拉克共和国宣布成立。

1961年6月19日,科威特宣布独立。然而,伊拉克总统卡塞姆宣布,不承认科威特独立。

因为科威特在奥斯曼帝国时曾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因此现在伊拉克要把边界延伸到科威特南方,并任命科威特酋长为伊拉克的科威特县长。与此同时,伊拉克向科威特边界还调集军队,准备“解放阿拉伯半岛”。科威特集结7000名军人,和5000名英军、2000名沙特阿拉伯军一起部署在边界地带。

第一次伊科边界危机爆发。

因为当时苏联支持伊拉克,便阻止科威特进入联合国。随后,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了阿拉伯解决方案,接纳科威特成为阿盟成员。阿盟军队组建的3300人的阿拉伯联军取代驻扎在科威特边界的英国军队。

阿拉伯解决方案使科威特迅速在国际上打开了局面。1963年4月,科威特成为了联合国成员国。

1963年2月,伊拉克发生军事政变,卡塞姆总统被杀。新政权总统阿里夫于同年10月在与科威特首相萨巴赫会谈时,发表了正式声明:“伊拉克共和国承认科威特国的独立和全部主权,及其在伊拉克首相1932年7月21日信件中阐明的边界。”

然而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伊拉克多次要求科威特割让或租界沃尔巴岛和布比延岛并重新规定边界遭到拒绝,1973年伊拉克便把军队开到了科威特领土,双方发生了冲突。伊拉克外长穆尔塔达还称“整个科威特都是一个有争议的地区”、“没有任何文件可以证明科威特不是伊拉克领土。”

这出尔反尔、睁眼说瞎话的能力也是一流啊。

后来,在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和阿盟的斡旋下,伊拉克不得不撤军,不过拖拖拉拉的到1977年才从科威特边境全部撤军。

伊拉克和科威特发生的最严重的领土和边界争端便是“海湾危机”,究竟是不是伊拉克的自卫行动,大家心中也有数。

无独有偶,萨达姆依然宣称:“科威特自古以来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还当着钱其琛的面把科威特说成如同香港属于中国一样的话。

面对萨达姆这句“棘手”的话,钱其琛非常严肃地说:“香港问题完全不同于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关系。香港一直是中国的领土,只是被英国通过鸦片战争霸占了一百多年。即便如此,中国仍是采取和平方式与英国谈判,最终达成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协议。而伊拉克与科威特有外交关系,互设使馆,都是联合国成员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成员。无论如何,伊拉克军事占领科威特是不能接受的。”

从会谈开始,萨达姆便气焰嚣张,而钱其琛不卑不亢又十分有原则,虽没有带枪,但却威严十足,令人佩服得很。

钱其琛一再强调,因为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形成的紧张局势,正在使战争的危险日益增大。

有些话萨达姆可能听不进去,不过,他和阿齐兹一样,最关心的事只有一件:美国是否真的要打仗?

此时的萨达姆存着侥幸心,如果美国不参合进来,不开战的话,那他就霸占着科威特不走了。可是,霸占了科威特,却触犯到美国在波斯湾地区的利益,那么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的美国必定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向伊拉克开战了。

说白了,萨达姆也怕美国。

为了让萨达姆认清现实,钱其琛直截了当地说:“一个大国,集结了几十万大军,没有达到目的,是不会不战而退的。为了避免战争,应当由伊拉克自己提出解决方案。

整个会谈差不多两个小时,期间,萨达姆将他腰间的枪取了下来,放在桌旁,那个举动,似乎预示着和平。然而,整个谈话中,萨达姆并没有向钱其琛表示任何出要撤军的意思。

不过,陪同会见的阿齐兹却偷偷告诉钱其琛:此次萨达姆的表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灵活了。

萨达姆倒是说希望与沙特等三四个阿拉伯国家,以及美国进行平等对话。可能在他看来,只要做出一些缓和姿态,美国就不会真的动武。

每每打开地图,萨达姆就会犯愁。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经的两河流域,是阿拉伯地区少有的优质地盘,而它的拥有者是伊拉克。伊拉克虽然在海湾地区有80多公里的海岸线,然而沼泽阻隔、沙滩水浅,没法建立一个优良的出海口,大部分石油出口和进口物资不得不经过邻国过境转运,而且还不能建立海军来扩大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力。这真是一个卡脖子的问题。

再看看毗邻的科威特,拥有优良的港口不说,还有那丰富的石油,那可是源源不断的财富啊。所以,伊拉克一直想把科威特“收入囊中”。所以,萨达姆一直声称“科威特自古以来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所以,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

萨达姆说武力侵占科威特是自卫行为,那不过是为了粉饰他的狼子野心罢了。他已侵占了科威特,眼看着就抱着金山银山,又怎会轻易撤军呢?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了巴格达。萨达姆一直担心的海湾战争爆发了,他也尝到了美国先进武器的滋味,十分难受,最后以落败收场,不得不从科威特撤军。

萨达姆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也许与萨达姆有过几次会谈经历的钱其琛能给到答案。在钱其琛的印象里,萨达姆是一个打着维护阿拉伯利益和支持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旗号的有野心的冒险家。

入侵科威特这事,萨达姆公然背信弃义,以强凌弱。然而,结局好不凄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