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简史论文
2000届(28人)
本科毕业生(25名)
张 毅 | 伊卡织物初探
扈秀丽 | 蒂凡尼的艺术经历和作品风格分析
刘 音 | 论汉代铜灯具的设计因素
郭美辰 | 明代绵缎纹样特色初探
周 越 | 日本桃山时代茶道碗的造型与装饰
周中工 | 艺术设计类图书的大众需求
王凯笛 | 青瓷堆塑罐述略
尹小龙 | 至纯至美的艺术情怀——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形式美追求
陈 真 | 无饰之饰——现代主义设计的装饰结构化初论
董庆波 | 论中国古代工艺思想中的“人”
吕岩峰 | 试论首都机场壁画对中国当代壁画的影响
杜 瑛 | 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庞薰琹工艺美术教育思想初探
印洋子 | 比亚兹莱的装饰艺术
王树良 | 包豪斯:为大众生活而设计
张玉花 | 时代与张光宇的装饰艺术
牛茜茜 | 唐代的首饰
滕明堂 | 山东高密民间年画
葛 芳 | 沈从文工艺思想初探
徐 爽 | 辽代的三彩
邵银嬘 | 八十年代后中国农民画装饰性初探
王波涛 | 蒙元质孙服饰研究
刘慧艳 | 绚丽多彩的明代珐华器
徐永涛 | 胸怀大美 心甘寂寞——祝大年艺术研究
黄建军 | 月份牌研究
刘 飏 | 东京室外POP广告设计现状初探
硕士毕业生(3名)
周卫星 | 辽代金银容器
梁 冰 | 晋式家具与居住环境初探
芦 影 | 形美以悦目,意美以感心——平面设计的美学研究
2001届(31人)
本科毕业生(25名)
王 永 | 图画的革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漫画述略
丛 龙 | 广告设计心理初探
陈宜思 | 朱启钤与中国工艺美术
袁剑侠 | 《装饰》杂志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王海锋 | 九十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历届毕业论文选题评析
张爱玲 | 斯堪的那维亚现代家具设计理念初探
张新沂 | 时尚:大众文化的先锋——1949年以来的中国服装文化初探
干一青 | 传统的力量——日本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民族传统
刘田田 | 京剧服饰初探
钟兆荣 | 装饰与公众——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设计史中的民主化趋向
谭 波 | 中国早期现代艺术社团研究——艺术运动社与艺术运动(1924-1937)
邢雪飞 | 关于2000年上海双年展
宫建燕 | 辽代皮囊壶
姚之洁 | 艰难地生存——从1929年、2000年两次西湖博览会的比较看现代工艺美术的变异
刘 曼 | 对称之美——关于现代物理学与美学中的对称现象的研究
田 君 | 文革服饰初探
贾 甄 | 无表情:用冷漠面对现实——九十年代中国架上绘画中的人物形象
孙玉洁 | 中国古代艺术产业中的标准化——试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王晓青 | 流线型设计中技术美的形式与价值分析
陈彦姝 | 北朝金银器
杨 磊 | 数字化的意境——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对传统审美意识的继承与发展
张 昭 | 网络中的艺术设计
朱 况 | 简单生活与生态化的家居设计观
单春晓 | 水在园林——以明清园林为例谈园林中水的设计思想
海 军 | 非物质社会的设计
博士毕业生(6名)
权纯燮 | 楚国漆艺研究——兼论中国古代漆艺若干问题
胡玉康 | 战国、秦汉漆器艺术研究——兼论现代漆艺
高 丰 | 天工意匠—中国艺术设计史研究
黄 维 | 艺术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胥建国 | 中西雕塑的文化内涵
许正龙 | 雕塑造型论
2002届(31人)
本科毕业生(25名)
宗 恒| 南丰傩面具艺术初探
欧阳俊华 | 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及影响
王 伟 | 文革时期政治宣传画述略
刘 铭 | 当代唐山陶瓷的兴衰及其原因简论—以陶瓷研究为例
汪 芸 | 为有源头活水来——走向现代的东阳木雕
王宜梁 | 河南淮阳“泥泥狗”文化内涵初探
郑 宏 | 中国当代实验水墨
金 真 | 在路上——中国混合媒体艺术初探
郭欣欣 | 浅谈画廊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身份
康 宁 | 中式特色服装的发展现状——北京地区考察分析报告
刘园园 | 民国旗袍演变
王向令 | 青海热贡唐卡艺术新探
毛炳军 | 三大展馆中的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及中国现代文学馆中的考察
赵 金 | 长安街公共艺术调查
李 玲 | 环保时代的传统工艺危机
张 健 | 《金瓶梅词话》及其早期插图中的家具与器用
周坤明 | 试析辽代的玉器
王漱菡 | 浅谈中国广告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董 娜 | 欧洲插图艺术大观
郭秋惠 |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刘 虹 | 袁运甫与他的公共艺术
廖大智 | 挪用艺术探析
滕晓铂 | 西班牙的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初探
罗 慧 | 浅析系列性广告
陈 仪 | 图画背后的秘密
硕士毕业生(4名)
丛玲玲 | 从传统到现代——沈福文漆器艺术研究
周 志 | 欧洲中世纪装饰艺术风格的产生
夏 岚 | 蒙元时期中国与西亚的工艺美术交流
李美爱 | 中国与高丽的工艺美术交流
博士毕业生(2名)
易 晓 | 趋同性与多元化——斯堪的纳维亚现代设计风格演变探究
王贵胜 | 中国古代山水画景物构成研究
2003届(24人)
本科毕业生(16名)
张 昭 | 古埃及艺术中的女性形象
陈 平 | 田中一光设计风格解析
何 姝 | 东晋至宋朝山水画论中的审美精神初探
赵春艳 | 差异的身份与视角:女性主义艺术在中国
贾 涛 | 宋金玉石器
杨海霞 | 宋辽金铜镜比较研究
赵 倩 | 民间文化挖掘——从临沂泥玩具开始
赖静芳 | 北京近20年房地产样板间风格简析
唐 玮 | 中国包装设计的历史述评
尹培德 | 陈师曾及其文人画理论研究
张 杰 | 1979年以来的中国军事美术——商品经济下多元文化中的“主旋律”文化
刘 征 | 现代汽车外形风格初探
王馨欣 | 中国雕塑公园现象研究
孙 震 | 现代电子游戏设计概论
曹晓亮 | 北京社区公共艺术分析
连 冕 | 元人剧作中所见之工艺美术
硕士毕业生(7名)
尹小龙 | 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油画艺术的民族化追求
王树良 | 晚明江南文人意趣与设计研究
田 恺 | 三国、西晋的工艺美术
王建华 | 《长物志》设计思想研究
王嫪彩 | 近代上海艺术设计发展历程研究
周 越 | 意大利现代产品设计探议
李晓霞 | 芬兰现代玻璃设计风格发展探析
博士毕业生(1名)
尼跃红 | 室内设计形式语言研究
2004届(27人)
本科毕业生(16名)
张一璐 | 一个知识分子的艺术实践:论鲁迅与木刻
余晓庆 | 辽金丝绸
萧 歌 | 支持西方现代抽象造型艺术的四个基本观念型
王志强 | “大地艺术”的景观设计因素及其影响
章丹露 | 詹姆斯·惠斯勒与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
潘可佳 | 辽金诗文所见的工艺美术
韩 倩 | 宋代素髹漆器
王 潇 | 精神的胜利——“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设计所体现的中世纪风格
黄德荃 | 文献中所见的魏晋南北朝纺织业
张涵语 | 宫崎骏和他的动画片研究
侯晓盼 | 传统与变迁——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的北京工艺美术
瞿孜文 |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农民形象
侯亚娜 | 曹氏风筝
安宝江 | 《大闹天宫》与《西游记》的视觉形式分析
段 君 | 中国当代装置艺术中的解构意识与方法
真仁田千香 | 本生图像的传播与变化——从印度到中国
硕士毕业生(10名)
海 军 | 平面设计的符号学研究
田 君 |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
张 艾 | 美术与广场
朱谷莺 | 政府推广下的英国现代设计
王翔宇 | 雷圭元图案学理论与中国图案学体系的建立
谭 波 | 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
陈彦姝 | 十六国北朝的工艺美术
赵新图 | 郑和下西洋对明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刘 艳 | 东晋南朝的工艺美术
黄琴霞 | 平面之美中国明清书籍版画艺术形式初探
博士毕业生(1名)
袁承志 | 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
2005届(25人)
本科毕业生(15名)
戴婷婷 | 传统蓝印花布的今天
王小茉 | 16、17世纪欧洲科技发明对玻璃工艺的影响
张 雪 | 近五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景观雕塑应用比较研究
王珺英 | 二战纪念性雕塑比较研究
赵子龙 | 当代视觉艺术中的“血”符号阐释
闫雪峰 | 现代性艺术价值的建构——85新潮美术与美术批评的意义
朱美臻 | “端午”与端午节设计
文 瑶 | 服装设计中的善
马 敏 | 21世纪中国“美术馆”西方管理体系的引进和消化
李天垠 | 蔡京书法试论
岳君瑶 | 看中法文化遗产保护
毛旭林 | 20世纪美国工业设计思潮初探
耿 婉 | 试论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矛盾性
刘晶晶 | 两宋陶瓷仿古刍议
惠子芳 | 河南舞阳圏床席
硕士毕业生(9名)
贾 甄 | 西方艺术中花园 | 乐园图像及意义分析
李 江 | 玛雅工艺美术研究
王逸君 | 刺绣艺术家沈寿研究
赵 金 | 明清美术创新点研究
刘向娟 | 观念性——中国当代雕塑现象研究
郭秋惠 | 20世纪中国装饰艺术思潮研究
王贺利 | 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绘画的哲学基础
汪 芸 | 西方的“期待”与中国的“异议”中国录像艺术的渊源和现实
滕晓铂 | 伊斯兰装饰图形研究
博士毕业生(1名)
刘瑞芬 | 以人为本——设计程序与管理研究
2006届(33人)
本科毕业生(6名)
林 芳 | 由《中国民间美术全集》透视民间美术研究的若干问题
李 云 | 黑格尔的“绘画史”评析
董丽慧 | 摄影中的身体意象与话语
田 旭 | 秦汉的铜钫与铜樽
邵 明 | 安岳与大足石窟《圆觉经》造像考察
张海荣 | 沈周文人画中的“非文人性”因素
硕士毕业生(22名)
王波涛 | 艺术设计传播研究
吴少昆 | 高迪建筑设计艺术的心理学研究
盛 葳 | 后殖民批评方法及其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安宝江 | 社会变革与艺术变迁——中国当代文学类书籍插图艺术研究
段 君 |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方法论
赵成清 | 潘天寿艺术和理论研究
杨 雯 | 绘画艺术传播研究
张蕙真 | 13-14世纪多元文化交流下的工艺美术
贾 涛 | 宋辽金玉石器
连 冕 | 王冕研究——易代之际的社会与画家选择
侯晓盼 | 商标的符号与艺术——中国近代商标设计研究
胡 莹 | 《历代名画记》史学理论研究
牟微姣 | 敦煌插图艺术初探
王 毅 | 二十世纪初国学保存会之美术活动研究
毛炳军 | 两宋青白瓷研究
冉 悦 | 从器用到观念——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研究
王馨欣 | 雕塑艺术传播研究
李 娜 | 论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中的个案调查
许 俊 | 傅雷美术理论研究
肇文兵 | 欧洲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成因分析
韩 倩 | 宋代漆器
张涵语 | 发展与聚集——创意产业的“集群”问题与上海泰康路现象
博士毕业生(5名)
王树良 | 文心匠意——晚明江南文人居室陈设思想研究
陈晓华 | 传承与融合——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历程研究
刘 佳 | “联系”:工业产品设计的人类学视野
柳 沙 | 使用与情感——可用性设计和情感设计的心理学研究
郑立君 | 20世纪月份牌、宣传画、商业招贴艺术研究
2007届(75人)
本科毕业生(10名)
赵毅平 | 弗朗西斯·培根20世纪40至50年代的绘画
展梦夏 | 汉代玉器
蒲 鸿 | 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与贫乏的经验
邓美珠 | 20世纪粤式裙褂形制演变研究
王栋桥 | 八大山人题画诗中的遗民意识
周林路 | 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陈则思 | 两宋时期佛教图像及其反映的思想内涵
臧翠翠 | 汉锦
侯俊华 | 大足安岳宋代石刻孔雀明王图像考察
颜晓烨 | 克里斯托弗·德莱塞的设计思想
硕士毕业生(14名)
玛 瑙 | 身体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主题和意义
何 姝 | 丰子恺的艺术思想研究
赵盼超 | 元汤垕《画鉴》研究
闫雪峰 | 边缘与沉默——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及批评研究
廖苾雅 | 中原北方唐代石刻佛像发展序列考察
周 佳 | 惠山泥塑女艺人研究
刘晶晶 | 宋代仿古瓷器
张丽娉 | 后现代设计伦理思想述评
毛旭林 | 波普设计的后现代主义先锋性及其影响
王 潇 | 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工艺美术
潘可佳 | 辽金陶瓷
张 雪 | “人文奥运”中的公共艺术
解孝峰 |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尹 丹 | 中国先锋艺术及其媚俗化倾向
博士毕业生(5名)
陈谷香 | 宋代绘画史籍中的画学思想研究
江 牧 | 产品设计中有关人类安全的原则研究
李伶美 | 论朝鲜早期青花瓷器——兼论与中国元明瓷器的关系
陈彦姝 | 宋辽夏金的丝绸
赵平垣 | 广告文化学研究——以《南方周末》和《北京青年报》为例
高校教师班(46名)
马 刚 | 宋代山水画空间形式分析
路永泽 | 中国意象化油画的生成及发展状态
李玉婷 | 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服饰元素的应用
郭晓冰 | 中国现代书法形态研究
刘 进 | 吉祥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陈蕾蕾 | 作为文化载体的“街头”
欧阳晋焱 | 秦汉车辆设计研究
王泽猛 | 室内设计中的心理因素研究
杜 军 | 风景区规划比较研究——以峨眉山和黄山为例
杨文剑 | 宋汝窑、官窑与龙泉窑器型比较
莫殿霞 | 从明清时期晋中大院看建筑的伦理功能
洪春英 | 《良友》画报与服饰变迁——从传媒看民国女性服饰传播
郭小强 | 吉祥文字形态构成的因素和意义
辛晨旭 | 汉字与标志设计
陈红帅 | 四川重庆唐代石刻佛像造型考察
李 静 | 中原北方与敦煌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考察
金 星 | 适形造型研究
高明伟 | 从山水画的角度看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陈妍言 | 唐代金银器角隅纹样研究
莫 怏 | 中国传统寓意纹样在现代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付卫东 | 主体与镜像——自画像的画语与解读研究
朱 平 | 论实验水墨的现代转型
谷东方 | 高平开化寺北宋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壁画内容考释
蒋晓红 | 两汉灯具
贾丽敏 | 傅抱石美术史及理论研究
刘慧艳 | 唐宋元家具研究
林敏喜 | 数码产品的时尚与设计研究
张佳宁 | 秦汉饰物研究
孙亚云 | 中国休闲消费中的设计艺术
宋 涛 | 简约之美——平面设计语言风格研究
李金春 | 庆阳民间美术“热”现象分析
李 菲 | 乡土意味与王宏剑的油画创作
陈艳球 | 近代上海广告的经营和运作
李 瑛 | 绘本设计研究
梁 兰 | 雕塑推动旅游发展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
彭烈洪 | 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油画研究
曹 淮 | 后工业社会产品设计批评
丁松丽 | 郑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为例
蔡 然 | 色彩在标志中的应用研究
孙凯宇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研究
于历战 | 影响椅子形态演变的因素
张 云 | 敷颜赋色——产品色彩设计分析
闫 鑫 | 山西美术经典的当代传播研究
柴兴祝 | 数字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
黄颖宜 | 虚拟网络中的真实设计——网络视觉设计研究
左太元 | 动画中的孙悟空
2008届(17人)
本科毕业生(8名)
王 熠 | 汉代铅釉陶器
周媛媛 | 20世纪西班牙招贴设计
贾明玉 |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中的儿童形象初探
刘 佳 | 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历史画
李欢欢 | 风格与体验——让·迪比费的艺术
李楷文 | 怀素大草的章法类型——以《自叙贴》为中心
杨珊珊 | 王羲之草书中的笔法问题
张井炜 | 山东人生礼仪剪纸
硕士毕业生(6名)
田 旭 | 秦汉青铜容器研究
林 芳 | 金华俞源民居建筑木雕装饰研究
董丽慧 | 中国先锋摄影的历史、形态和文化表征
袁梦妮 | 明式家具设计中的文人审美情趣研究
王珺英 | 李金发的艺术及其思想研究
王春雨 | 民族性与现代性——1949年以来北京大型室内设计研究
博士毕业生(3名)
耿明松 | 明代绘画史学研究
滕晓铂 | 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研究
张朵朵 | 绣的书写——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研究
2009届(32人)
本科毕业生(10名)
周小舟 | 中国新媒体艺术现状研究
俞晗之 | 香港伙炭艺术村研究
王 玥 | 从“当代性”与“中国性”看中国当代艺术
裴 欣 | 齐白石、黄宾虹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兼谈20世纪中国画的演变
冯 福 | 徐渭花鸟画中的墨法问题
王 楠 | 中国建筑装饰中的玻璃艺术
李春姣 | 18世纪法国塞弗尔瓷窑
李 尚 | 从赛金花到邓丽君——20世纪中国招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919-1979)
刘晓伟 | 麈尾再考
吴婷婷 | 林风眠香港时期(1978-1991)艺术风格研究
硕士毕业生(13名)
吕 锐 | 中国(大陆地区)策展人现状分析
于 添 | 斯坦利·斯潘塞的圣经题材绘画研究
武晓燕 | 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转型期艺术设计教育研究
邓美珠 | 广东醒狮造型艺术研究
范丽娜 | 蓬溪宝樊寺明代壁画考察
徐后平 | 字体设计教学体系与内容研究
王 伟 | 汉代画像石中的玩具研究
臧翠翠 | 秦汉玉石器
林志镐 | 南北朝隋代佛像背光图样分析
李 云 | 纽约波普艺术的兴起
滕明堂 | 高技术派的设计哲学解析
颜晓烨 | 寻找居心地——战后日本居住空间设计之路
赵毅平 | 约翰·拉斯金与拉斐尔前派兄弟会
博士毕业生(9名)
周卫星 | 辽宋金金银器
王丽丹 | 当代中国工艺美术体制问题研究
傅慧敏 | 清代绘画史学研究
陈红玉 | 20世纪70-80年代英国的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周 志 | 哥特式教堂彩绘玻璃研究(12-14世纪)
李 江 | 阿兹特克工艺美术研究
郭秋惠 | “点石”:点石斋画报与1884—1898年间的设计问题
鞠文俐 | 论朝鲜时代后期传统家具——兼论与明式家具的关系
朱怡芳 | 中国玉石文化传统研究
*以上信息如有错漏,敬请师友在下方留言指正
艺术史论系简介
Introduction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成立于1983年,最初名为工艺美术史系,其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的共同课教研室史论教研组。1977年,学院恢复招生,在院党组安排下,史论教研组赴各地考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状况,编撰《中国工艺美术简史》。1981年,学院在国内率先获得“工艺美术历史与研究”硕士学位授予权。次年2月,招收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尚刚。1983年,工艺美术史系成立,首招17名本科生,为全国最早成建制的工艺美术史论专业。
1986年,工艺美术史系获批设立全国首个工艺美术史论博士学位授予点,截至1999年培养出祝重寿、李砚祖、尚刚、杭间等13名博士研究生。1999年,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后,系名称由工艺美术学系变更为艺术设计学系,并最终于2001年定名为艺术史论系。艺术史论系在保持工艺美术、设计史论研究特色的同时,引进师资,加强美术史论、艺术批评和美学研究,于2000年获美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设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1年,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艺术史论系获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博士学位授予权,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框架下,继承传统,发扬特色,整合资源,形成了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与艺术管理全面发展、各有侧重的学科格局。
2001年,艺术史论系师生在光华路校园合影
2003年,艺术史论系成立20周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