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程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取自什么成语故事

时间:2023-04-24 08:08/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884 评论:0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留恋,那既是定居的理由,也是无法选择离去的理由,这个城市,叫长安;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软体符号,那是无法替代的名片,这个名片,叫晚报(中间“晚报”“日报”或有替代)。本文梳理了与长安这座城市共同成长70多年、从创刊到2000年前《西安晚报》的既往,告诉你25个你不一定知道的晚报秘密:

1【创刊】1953年,为适应新形势发展,中共西安市委遵照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指示,决定当年7月1日出版《西安日报》。当时,西安市还是中央直辖市,《西安日报》属省级报纸。

2【迁址】1953年《西安日报》在西安工商界主办的《经济快报》的基础上创立,地址在西大街81号华达商行(正学街东边,即《经济快报》社址)。“华达商行”是个两进四合院,里面有座木板楼,楼下是行政办公室、编辑部、排字房,地方狭小,几十人挤在一个大办公室里;楼上是集体宿舍,床板摆得满满的,职工们挤在一起住。

社址后来又从华达商行迁搬到马坊门大成兆四合院,仍然十分拥挤。

1953年6月30日,《经济快报》出完最后一张报纸后停刊。次日,即7月1日,报头改换,《西安日报》问世。报纸发行约5000份。

3【定址】1954年,《西安日报》发行量已过万。报社又从西北新闻局、《工商晚报》等单位调来一批人员;所在地划拨给西安日报社使用。是年秋天,报社搬迁到南四府街公字二号(即今南四府街9号)。

4【竖横】1956年7月1日,《西安日报》扩为对开四版,逢周一出两版,此况一直延续到1957年底。根据全国报纸的排文趋向,1956年1月11日,一版有了横排文章;1月14日起,一版全改横排;1月17日开始,二版亦改横排。

5【合刊】令人惊讶的是,《西安日报》在1955年春节,1960年春节、1960年国庆节曾3次与《陕西日报》出过联合版。

6【一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在西安建设总投资折合黄金达1000多万两,西安成为我国纺织基地、技术最先进的高压输电装备生产基地以及机器制造工业基地。《西安日报》以各种新闻体裁报道了东郊形成纺织城,西郊则是电工城,南郊高校林立聚成文教区。《西安日报》对此予以大量报道,《纺织城在成长中》、《文教区在建设中》、《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城市迈进》、《发展中的本市地方国营工业》等新闻,记载了历史的痕迹。

7【红雨】1958年1月将《文化生活》、《科学与卫生》合并,正式创办综合性副刊,每逢周二、四、六出刊。1959年1月1日起,副刊又借用毛泽东“红雨随心翻作浪”词,更名《红雨》。

8【古巴】 1959年初古巴刚果的民族革命斗争如火如荼,1月26日《西安日报》一版在报道消息的同时,《红雨》副刊发表的诗歌、文章、漫画,全以支持古巴、刚果人民斗争为题材。

9【荟萃】《西安日报》副刊具有地方特色,所刊登的诗歌、剪纸、木刻、壁画,乡土气息都浓郁。1956年《文化生活》副刊开辟小栏目“西安胜迹”,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安的名胜古迹。副刊上还刊登了在全国很有影响的画家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康师尧、李梓盛、方济众等人的国画作品。郭沫若、柯仲平、张恨水、杜鹏程、郑伯奇、王汶石、魏钢焰等都在副刊上发表过文章、游记或诗。1957年、1958年梅兰芳、周信芳、常香玉等人先后来西安演出,副刊陆续撰文介绍他们的表演艺术。

10【名家】《西安日报》开设《陕西古今》、《关中方言词语漫谈》等专栏。《陕西古今》是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史念海的个人专栏,从1961年5月17日发表《郑国渠的故事》起,到1962年12月22日发表《雍州的变迁》止,共计30多篇。此专栏以诠释、解读陕西地理历史的特征与变迁为内容,如《谈八水绕长安》、《渭川千亩竹》、《秦岭山下的运河》等,为秦地读者所喜爱。与此同时,西北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杨春霖开设《关中词语漫谈》,共刊发6篇,后出版《关中方言词语漫谈》的单行本。其它专栏还有《新春述怀》、《我和西安》、《推陈出新笔谈》等,为群体性的专栏;个人专栏还有《长安诗话》(霍松林)、《雍都巡礼》(王樱桃)、《碑林漫步》(静波)、《古文今释》(傅正乾)、《成语故事》等。

11【钟楼下】 1962年1月6日,在一版创办了“钟楼下”专栏。这个专栏一直延续到90年代,成为《晚报》的名牌栏目。这个专栏主要刊登市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应该批评或值得表扬的事,短小活泼,形式多样,标题对称工整,被批评的单位一般还要在报上给予答复,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12【军管】1969年9月,陕西省支左委员会军管组发出关于加强西安日报社军管组领导力量的通知,决定将参与筹备办报的6名军队干部充实到军管组,由刘敬安任军管组组长,王玉春任副组长。1970年4月,陕西省支左委员会决定撤消西安日报社军管组,

13【贾平凹】1971年11月29日,《西安日报》推出了文艺副刊《延风》。贾平凹则是初次涉足,他于1974年11月24日在《延风》副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深深的脚印》,随后接连发表了散文《野枣刺》、小说《城市晨话》、散文《城河一片棒棰声》等,作品清新质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14【32万份】70年代的,《西安日报》仍然交邮局发行。1969年6月西安日报复刊时,日均发行量大约3万多份,以后逐步增加,1970年7万多份,1971年12万多份,1973年18万多份,1974年的个别月份曾达到32万多份,是《西安日报》历史上的最高发行量。1983年12月 《西安晚报》发行量超过27万份。

15【扩版】1984年7月1日起,《西安晚报》由4开小报扩大为对开4版大报。扩版的前一天,市委书记何承华、市长张铁民等领导同志专程到报社表示祝贺。何承华书记在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就如何办好《西安晚报》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一版是我们的,要承担市委指导工作的任务;其它版是你们的,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16【省委书记】1989年 1月1日 报纸自办发行开始启动。7月份,省委书记张勃兴、省长侯宗宾、市委书记安启元、市长袁正中等来我社看望新闻工作者,对《西安晚报》的舆论导向给予肯定。

17【广告】1986年至1990年,晚报广告收入继续稳步增长。1986年181万元,1987年211万元,1988年323.9万元,1989年379.2万元,1990年达到464.6万元,在1985年的基础上翻了近两番。除1988年因新闻纸大幅度涨价而报纸订价未变致使报纸成本加大,全年亏损114.7万元,其余年份均为盈利,1989年盈利360万元,1990年盈利380多万元,彻底扭转了亏损局面。

18【利税】从1986年报社经济刚有好转以后,市财政就停止了给报社的纸张补贴,并开始收取各种税费。从1986年到1990年,报社共计上缴税费120多万元,

19【中国新闻奖】1991年6月7日 今日《西安晚报》一版刊登的消息《“女麦客王”出征陕甘宁》,获得当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是《西安晚报》首次获得的中国新闻奖。

20【新闻奖励基金】1993年8月5日 《西安晚报》8月8日二、三联版广告版竞拍以36万元成交,并将此款捐赠设立西安新闻奖励基金。

21【广告破亿】90年代初,《西安晚报》广告收入一直在700万元左右,到1997年突破亿元,居西北地区报业广告收入之首。

22【大改革】1998年3月-4月 两报编辑部首次进行大规模改革,日报设8个部(室),晚报设10部(室),增设抓深度报道的机动记者部,扩充了社会新闻部的新闻热线,所聘人员实行一社两制;同时在编采人员中实行量化管理。

23【乔迁】1998年5月19日 两报编辑部迁到朱雀门里新闻大厦

24【建撤站】1998年6月8日经陕西新闻出版局批复,西安晚报在全省9个地市设立了记者站,分别为榆林站、延安站、铜川站、渭南站、咸阳站、宝鸡站、安康站、汉中站、商洛站(2015年1月,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指示精神,西安晚报撤销了驻全省的记者站)。

25【最牛机器】1999年 1月5日 《西安晚报》日发行量突破30万份,5月11日 世界最先进的我国国内第一台罗曼.罗兰UNISET70无轴印刷机在西安日报2001年印务中心正式投运,每小时出报14万张。这是报社的第二台罗兰印刷机。

【特别说明】

第一 本文纯属我个人的眼光看这份报纸。

第二 文中照片,系报社尊敬的前辈照片。使用也有怀念他们的意思。

第三 2000年至今的内容,容后再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