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 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官网

时间:2023-04-24 08:15/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3820 评论:0

文|鲍鲍

编辑|酆鲍史唐


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日本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私塾教育作为江户时代社会下层人士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发展轨迹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基本状况和民众的教育需求。

本文通过对江户时代私塾教育产生背景、发展概况、办学特色和发展困境等方面的研究,为探究当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提供一些借鉴。

日本乡村 江户时代(1603—1867年),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后期,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各种思潮蜂拥而起,各阶层人士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断进行斗争。

为了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私塾教育应运而生。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对日本社会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03—1605年),主要是江户时代前期,这一阶段私塾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

第二阶段(1605年—1643年),主要是江户时代中期至江户后期,这一时期私塾在城市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第三阶段(1643年—1867年),主要是江户时代后期至明治初期,这一时期私塾数量锐减、质量下降。

背景

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日本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封建制度的构建,封建武士阶级在日本社会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后期,随着武士阶级政治势力的逐渐衰微,社会下层人士尤其是贫苦农民阶层成为社会主要力量,他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劳动任务,还要承担起教育子女、赡养父母等家庭责任。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产生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室町时代末期。当时日本国内爆发了大量农民起义,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封建领主的统治。

随着农民起义规模逐渐扩大,对文化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农民起义

室町时代末期,日本爆发了大量农民起义,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发生在1616年,史称“关原之战”。

这场农民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场斗争中,各地农民为了推翻封建领主的统治,不仅发展了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活动,而且还进行了许多军事活动。

同时,为了消灭封建领主的武装,农民起义还发展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随着农民起义规模逐渐扩大,各地农民在进行政治斗争的同时也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

2、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江户时代初期,幕府在文化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禁多兴”的政策,禁止民间宗教、神道等信仰活动,对文化艺术进行一定的限制。

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禁止文化活动的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到了江户时代中期,随着西方文化和西方宗教的传入,幕府又开始实行“一禁多兴”的文化政策。

在这种形势下,以“一禁多兴”为基础,日本国内文化教育事业开始缓慢发展。

“一禁”指禁止民间信仰活动;“多兴”指鼓励民间开展文艺活动。这种文化政策的颁布对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日本政府为了鼓励民间开展文化活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包括政府制定的《文化宝物令》等。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起初的私塾、私塾学校到后来的学校,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江户时代前半期,由于战乱频发,加之日本各阶层人士不断流动,因此大部分民众无法接受正规教育,而私塾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则能够满足这些民众对知识的需求。

因此,在这一时期,私塾数量激增。据日本学者岩井一彦统计,江户时代前期共有1万多家私塾;

1605年—1643年间共有3万多家;1657年—1867年间共有3万多家。 在私塾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私塾在地域分布上也呈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

据《江户时代教育史料》统计,在1634年以前,只有东京有800余家私塾;而到1634年时已有6000余家;到1657年时达到9000余家。 由于这一时期私塾数量过多,所以其质量也参差不齐。

如“东京城内的私塾数量虽多但质量不高。因为在这一时期私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基本是模仿江户时代的学堂内容和教育方法的。”

此外,“江户时代中后期私塾教育开始分化,东京城内和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一些教学质量高、规模大、规模较大的私塾学校;

而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些教学质量差、规模较小的私塾学校。”

虽然江户时代前半期私塾数量较多,但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质量提高。

如在江户时代前期,农村地区的私塾主要集中于“大和国”地区,这些地区是江户时代初期政治势力最强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地也最为肥沃肥沃,农民生活较为安定。”

但由于在这一时期由于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大量青壮年男子选择从军或前往城市谋生。

如著名学者加藤繁所言:“江户时代后半期日本男子多由战场上归来后进入社会从事各种工作。这一时期也是农村人口大量减少的时期。”

因此,“在江户时代前半期时日本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农村地区人口大量外流。”

此外,由于这些地区土地较肥沃且交通便利,所以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有钱者与无钱者皆可送子弟入塾读书”的局面。

由于当时农民大量外出谋生等原因导致这一时期日本农村地区人口急剧减少,而城市地区则出现了大量人口外流。

除此之外,江户时代私塾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由于部分私塾教师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违背职业道德、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教学目的不符等原因导致私塾质量下降。

如由于部分教师以盈利为目的而降低教学质量;一些私塾教师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等原因导致学生的素质下降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的发展。

因此,要想更好地了解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当时社会环境、社会思潮以及各阶层人士的教育需求等因素。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

从教育对象来看,私塾主要针对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文化水平的社会下层人士,包括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文化水平的男性以及女性。

在教育内容方面,私塾教育以儒家经典和经典著作为主要内容,并将儒家经典作为学习的重点,这也符合日本封建王朝的统治需要。

参考文献:

  • [1] 论日本江户时期“怀德书院”的教育[J]. 朱玲莉.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 [2] 试论日本江户时期的洋学塾教育[J]. 朱玲莉.船山学刊,2016(06)
  • [3] 论德川幕府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J]. 张波.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 [4] 日本德川时期私塾概述——以咸宜园与松下村塾为例[J]. 张晓霏.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6)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