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电子版
2021年7月24日,国务院“双减”政策发布,打掉K12校外培训机构,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
时隔不到1年,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紧接着又发布了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9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
中小学生减负和素质教育口号喊了那么多年,这回,国家终于认真了。
新课标有什么信号?很多家长非常关注。
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小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体现在新课标课时上了。
减妈为各位家长对比一下新老课标在课程上的调整:
新课标改革划重点:
01语文
课时量增多,大语文时代来临
新课标语文总课时占比增加到20%~22%,在总课时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小学初中9年第一大主科。古诗由原来的125首增加至160首,对古诗的考核不再是简单的默写出来,而是强调对古诗人物、背景、情境的理解。
【减妈解读】:新课标后正式进入大语文时代,语文将成为压倒性的大主科,家长要在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古诗词、文言文、散文等,火爆北京海淀妈妈圈的337朗读法可以给孩子安排上,上述3种体裁、每种每天读一篇共3篇、每周7天,大声朗读+重复记忆,让孩子无痛背诵,培养良好的语文语感。
中小学必背古诗160首在小学阶段就要提前学完,1-2天学1首古诗,一年时间基本就能背完,古诗词学习可以由浅入深,第一遍浅学,第二遍精学,第三遍做题巩固。
点击右边蓝色字,领取《小学必背古诗155首》打卡表(扫码有动画视频讲解)
02英语
降低在学科中的比重,淡出主科位置
新课标实施后英语将逐步淡出主科的位置。小学从三年级之后再开设英语课程,即便有学校想提前开设英语课,小学英语在学科中的比重也不得超过4%。
【减妈解读】:新课标后,英语学科课时比重仅有数学的大约1/2,语文的大约1/3,在高考比分下降,家长对于孩子的英语学习不应把它视为高考拉分利器,而应该将其视为一种语言能力,毕竟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如果希望孩子未来成为国际化人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是要重视英语能力培养,英语是一个可以超前学的学科,并且时间投入产出比相当高,家长在学前和小学阶段做好英语启蒙和学习,将大大减小孩子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投入时间,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语数和小四门学习中去。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单词最低量是800词,小学低年级可以早点背完,到3年级起可以爬坡到1500词,为初中英语打好基础,减轻背单词压力,将更多时间用在听说读写等应用层面能力提升上。
点击右边蓝色字,领取《小学英语必背800词(含音标)》分类打卡表
每天10个左右,让孩子无痛背单词,轻松掌握国际音标+自然拼读。
03外语
增设俄语、日语新语种,高考可替换英语
为了更好地降低英语在学科中的比重,新课标提出针对初中外语课程增设多个语种,学生们不再非英语不可了,在变革后的外语仅在学科中占比6%?8%左右。
【减妈解读】:高考外语共分六门,分别是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大部分学校和专业其实不限制外语科目考试必须是英语,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可以查询报考院校专业外语考试是否介绍日语俄语等作为英语的替代性外语考试,比如日语,其考试难度相比英语来说就要容易很多,因此对于英语能力弱的孩子,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提前规划日语学习路径。
04艺术
增设艺术类课程,美育势在必行
虽然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但是教育改革的初衷,就是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实行,所以增设艺术类课程势在必行,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小学一年级至初一,艺术类课程以音乐美术为主,到初二初三即增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要求学生至少选2项进行学习。2025年的初三毕业生才全面实施艺术类科目中考,在中考中,美育科目一般为音乐和美术各占10分,总共20分。音乐采用人机对话考试,美术为笔试,与道德与法治、历史合1张卷考试。
【减妈解读】:现在素质教育那么火,是有国家新课标支持的。音乐、美术、舞蹈、影视、戏剧,只要孩子感兴趣的,家长都可以提前启蒙,重点培养,特别是小学阶段,孩子的课业压力比较小,可以让孩子在艺术课程学习上提前打好坚实的基础,用兴趣驱动学习是最事半功倍的。不过,家长也不用因为美育进中考而盲目给孩子报各种艺术培训班,真的没必要,因为中考中美育占的比分真的非常低,而且大部分都是课内知识考察,但如果孩子自己本身感兴趣的,又另当别论了。
05劳动、信息技术
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根据新设的“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课程覆盖一年级至九年级全部年级。3?8 年级从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单独开设课程,折算九年总课时占比须达到 1% ?3%。
【减妈解读】:从课程名称“信息科技“可以看出,它不再仅仅是原来的“信息技术”。
信息科技课程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设计义务教育全学段内容模块与跨学科主题。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数字素养”,未来是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的时代,编程学习将成为孩子的一门必修课,有人说编程是继奥数之后的下一个‘赛道’,这话其实不假。家长要提前规划,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等高含金量的编程比赛并拿奖,通过科技特长生将来还能助力孩子降分报送985名校,目前39所985高校全部推出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中40%的专业都和编程强相关,信息科学已经成为重点大学所有专业必修科目,编程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刚需。
强基计划: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06幼小衔接
加强对健康、语言、艺术等发展水平的评估
幼小衔接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是每个小孩正式成为学生的象征,小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是在为了上小学而打基础,让小孩子逐渐适应学生的身份。
所以加强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才是当下教育形势的重中之重,为了让新生们更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将一、二年级视为过渡期,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减妈解读】:“双减”之前,“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很突出,所以这次课改,“幼小衔接”成了一个重点。关键调整,合理设计小学 1 至 2 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小学一年级跟幼儿园大班的上课模式和场景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小朋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不会感觉有非常大的落差和不适应感。
基于学前教育阶段,对孩子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换言之,现在孩子还在幼儿园的家长,不能只注重学科能力,还要更多关注孩子在以上几个方面的成长。
07考试命题变化
新课标实施后,考什么、怎么考也会跟着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主要是以下这段文字,减妈也给大家划重点:
1. 知识点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展现,减少知识点裸考现象。
这里,家长尤其要注意的是,试题会越来越多地与新闻时事或具体生活进行结合。倒逼孩子,多实践,不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2. 强化过程性评价。
即对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测量和评价,减少对知识死记硬背及理解的考察,也就是说,标准答案不再那么重要。
3. 考察孩子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能力。
这可以说是一种终极能力,也是教育所要达成的重要目的之一。具体而言,就是批判性思维素养与创新素养。
其实很多改变,已经在进行了,这次不过是以文件形式,让这些改变具备更明确的方向和操作细则。
而从这份课改和新课标中,我们能感受到,“减负”并不意味着躺平,而是要引导家长打破原先“辅导+唯分论”的路径依赖,去尝试更多其他的可能性。
未来人工智能将替代绝大部分职业,现在还用传统的学科教育来鞭策孩子成长,未来注定会失望。未来什么是人工智能替代不了?那就是审美力、共情力和创造力。最近很火的新商业导师张琦老师有一期分享,“双减政策下孩子该怎么教育”,她提出家长要培养孩子4方面的能力:共鸣、共情、创造和自信,让孩子有感知美的能力,有获得幸福的能力、有创造力,才是家长教育的正确路径,这一点,减妈还是非常认同的。
对大部分人来说,培养孩子这个事情,今后将变得更具挑战性,对家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幅限制,想领取完整版《中小学1-9年级学习规划表》的家长,↓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规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