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有哪些 电子设备有哪些
从原始的口口相传,到报刊(印刷)、广播、电视、互联网,再到如今以手机为视听终端的“第五媒体”的流行,人类信息传播方式和载体不断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电子产品(包括计算机产品、通讯产品、数码家电、网络产品)普及民用,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现有世界,甚至创造新世界。
Acorn Atom、iPhone4、GeForce 256……一代代颠覆性创新的电子产品的问世,超越了技术、物理、成本的极限,打破以往的理念范式,它们绝不仅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性能,改善体验,而是深刻改变了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推动伟大的企业奔赴信息革命的浪潮之巅,也成为无数工程师们追逐的梦想。
人的延伸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人们拥有了“顺风耳”;1974年,朱尔·让桑发明摄影机,又添了双“千里眼”,种种迹象表明,人对感知外物的渴求是电子产品革命的根本动能之一。通过技术进步,空间意义上的界限逐渐“消失”。
“媒介即人的延伸。”提出这一观点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阐述了社会心理视角下媒介传播形态变化的深远影响。比如,印刷术导致了部落时代人们的整体感知方式的彻底割裂与分解,时间与空间成为连续的、可以量化的线性序列。
而电子产品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具备整合的本质特征,例如智能手机集合了通讯、娱乐等功能,在他看来,进入电子媒介时代的人类提出了重组感知模式的任务,这也促使认识和感知层面一定程度上转变为需求层面的问题,并形成模块化的解答。
同为媒介环境学派的先驱芒福德其实想的更远,他认为电力可以帮助人类建立一个分权的自由世界,因为电子产品不单只是“人的延伸”,而越来越像人。这似乎成为了“先知”,因为当下大多数人意识到,未来人工智能将“感知+思考+执行”融为一体,扮演着管家的角色。
当梅罗维茨融合了媒介环境学派的观点和戈夫曼的场景理论,有关于电子产品的观念再次革新了。他说,“电子媒介将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带到相同的‘地方’,于是许多从前不同的社会角色特点变得模糊了。由此可见电子媒介最根本的不是通过内容来影响我们,而是通过改变社会生活的‘场景地理’来产生影响。”
在“场景五力”(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的牵引下,由二维线性序列到三维立体,场景整合了需求,电子产品“封装”的不再只是功能,而变成了各种服务。这说明,单个产品突出重围不足以构造护城河,还要形成闭环,这促使小米、苹果等以生态建设为优势的企业日益成为“舵手”。
当下,尽管互联网时代空间与情境、现实与虚拟、公域与私域等诸多场景的重叠耦合仍未得到有力解释,但观察和追溯媒介理论的流变起码引发了一系列思考:电子产品究竟如何塑造了人类社会?又是如何塑造特定社会场景或日常社会的行为方式?
生长与羁绊
“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于1965年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
作为电子产品的“心脏”,芯片性能的提高使其迭代速度超乎想象。1946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还是体重达30多吨,占地有两三间教室那么大,用18000个电子管,功耗25千瓦的“大块头”,但仅仅过了35年,IBM造出第一台个人电脑IBM5150,就浓缩成一个台式机的大小。
2021年,“芯”荒带给电子产品供应链压力。尽管当下半导体加工工艺逼近极限,还受成本制约,摩尔定律的脚步放缓,但中国仍处于追赶者的角色。集成电路交付周期长,资金、人才、技术要素密集的特质决定了仅靠商业模式创新是远远不够的,集成电路成就不了风口上的猪。
正如华为任正非所说,“发展芯片,光砸钱不行,还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科技发展又再次呼唤教育体制的完善、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这也正揭示了,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电子产品生长于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同时也受各种社会因素羁绊。
具体地,以计算机行业为例,2021年中国计算机行业整体向好,主要反映在产量和利润上,截至2021年11月份,中国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达到4.12亿台,预计2021年全年将超过4.5亿台。但大多是产品型号的优化升级,缺乏质性的飞跃。
从低端抢滩走向推新卖高,智能手机市场尤为典型。近年来,中国手机制造商瞄准高端细分市场,不但致力于在显示、摄影、游戏体验等方面实现跨越,华为、vivo等厂商还陆续推出折叠屏等拳头产品,对“新鲜感”的狂热像是押注自我实现的预言。
但反观消费者的选择与取舍,除了产品性能外,还讲究性价比、设计和用途,续航、内存往往成为换机的底线。很多时候,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各种功能间其实是“零和博弈”。
在“买什么”的问题上,家电市场更是一片喧嚣。大屏冰箱、加热净水器、蒸烤一体集成灶、免洗破壁机、洗地机、分区洗衣机、游戏电视、新风空调等2021年最潮“尖货”,引领Z世代生活新风尚。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没有市场,就自己创造。”看似技术迭代相对缓慢的领域也有着领先半步的野心。
有关未来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这句话被未来学者凯文·凯利奉为圭臬。潮流瞬息万变,下一个电子产品风口在哪?毫无疑问,将会有更多新成员加入消费级电子产品的行列,比如AR/VR设备、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等。
一部分企业家已经摩拳擦掌开始行动了。寻求更进一步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优秀是卓越的大敌。睿智的领导者明白,卓越并非环境的产物,“选择+创新”规划着增长的第二曲线。成功实现跨越的企业在慎重选择的过程中,需要一贯致之的底层逻辑,不仅关注哪些事应该做,也关注哪些事不该做,即坚守使命。
在不变中寻求改变。美国作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阐述了不同发展路径及其影响。第一,延续性技术创新和破坏性技术创新;第二,价值网和颠覆性创新。十字路口的抉择中,小公司另起炉灶实现逆袭,大公司思路创变基业长青。
不论是哪种创新路径,电子产品都是工程师们智慧的结晶,创造的伟大之处在于,激发了更多人再创造的能动性。Stay hungry,stay foolish,划时代的产品来自永无止境的好奇心。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在动态与静态、硬件与软件、智能与影像能力的强耦合作用下,科技升级带来想象空间,对于消费者而言,电子产品可能是通往新世界的诺亚方舟,也可能是潘多拉的盒子。认识外物的过程中也在反视自我,理性的人不会匍匐在技术的脚下,成为机器的附庸。
结语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文/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