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是哪一年 恢复高考是谁的功劳
谨以此文纪念恢复高考四十五年
壹 决策背景
1966年“文革”爆发之后,在“文革”高潮期间曾经全盘否定建国后17年的教育路线,高考制度也被当作是“旧框框”、“旧制度”而被予以废除,所有的大学也都停止了招生(实际停止招生为6年半)。1968年,毛主席发出“7.21”指示,提出“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设想,当时,由于局势混乱,这一设想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1970年6月27日,中央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规定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1970和1971年用“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三结合的办法招收了两届工农兵大学生共计近9万人。
1970年和1971年高校招生“群众推荐”才试行两年,就暴露出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是招生舞弊“走后门”现象严重;二是推荐入学者整体文化素质太低,无法接受高等教育。
1973年4月3日,国务院批转《关于高等院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见》,提出进行文化课考察以保证高校新招学生至少应具备初中文化水平。6月2日,国务院教科组发布《北京外语学院1973年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提出选拔少量应届高中毕业生上外语学院深造,提出对推荐的学员要进行政审和补充文化课考核。这两个文件旨在纠正推荐上大学过程中各种弊端的措施,不久就在“批林批孔”中遭到批判,认为这是”复辟旧高考制度,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
清华大学红卫兵破坏学校大门图片
1973年6月30日,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知青张铁生在理化考试时,由于不会答题而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信中对学习好的“书呆子”发泄了他的不满。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刊登了张的信。8月20日,《人民日报》进行了转载,此后“白卷英雄”张铁生成了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白卷英雄张铁生图片
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整顿工作,准备按照周恩来总理1972年关于选拔高中毕业生直升大学的意见,遗憾的是还未来得及实施,他就再次被打倒。
从1970年至1976年,全国高校根据“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招生原则,共计招收7届工农兵学员,总人数大约94万人,工农兵学员来源复杂,学业能力差距较大,被推荐的人中也有不少初中生及小学生(甚至有小学及初中肄业生)。
工农兵学员图片
尽管工农兵学员中也出了一些优秀人才,但从整体上而言,工农兵学员整体素质较差。1972年7月14日,周恩来总理召集北大校长周培源、中科院负责人秦力生、国务院教科组负责人岳志坚等人谈话,周总理对周培源校长说:北大应招一些条件好的学员,给科学院培养。然后,周总理问杨德中同志:(招收)新学员水平问题怎样?秦力生同志回答:“科学院从山西招了一百多学员,交各大学培养,都是县委书记的子弟,水平不够”。周总理(很生气):“都给我退回去!”秦力生回答:“也不都是县委书记子弟,反正都是干部子弟。”周总理说:“我也知道不都是县委书记子弟。都退了,名单给我。”秦力生同志回答说:“我和岳志坚同志(国务院教科组负责人)商量过,觉得这事不好办。”面对这样的氛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挽救不了这样的局面。
周恩来总理图片
据曾在江苏省教育厅(70年代为教育局)工作的朱轸回忆,1972年整个江苏省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9018人,其中初中程度占55.4%,高中程度占35.7%,小学占8.9%,“这等于变相地把高校办成中专”。
贰 决策过程
1977年7月16日至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恢复了邓小平同志所担任的领导职务。邓小平同志甫一恢复工作,就自报奋勇主抓教育与科学工作。
邓小平同志图片
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同志就主持召开了教(育家)科(学家)座谈会,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8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刘达同志(1977-1982年任职)忧虑地说:现在清华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半年到一年的中学课程。邓小平同志不满地说,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还叫什么大学。
邓小平同志图片
8月8日,武汉大学副教授查全性在发言中中抨击了“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招生弊端,呼吁一定要当机立断,不能把今年能办的就不要拖到明年去办。查的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随后吴文俊、王大珩等科学家纷纷发言,支持查全性的观点,建议党中央、国务院下大决心,对现行招生制度来一个大的改革,宁可今年招生晚两个月。他们说,如果今年又要按推荐的办法招来20多万人,太浪费了。
查全性图片
邓小平听了与会者的发言后,当场拍板:“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把原来写的招生报告收回来,根据大家的意见重写。招生涉及下乡的几百万青年。要拿出一个办法来,既可以把优秀人才选拔上来,又不要引起波动。”“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3日,全国招生会议在邓小平同志的建议下召开,9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议期间召见教育部长刘西尧同志,对教育部提出了尖锐批评:“为什么要直接招生呢,道理很简单,就是不能中断学习的连续性。18岁到20岁正是学习的最好时期,过去我和外宾也讲过,中学毕业后劳动如何如何好。实践证明,劳动两年以后,原来学的东西丢掉了一半,浪费了时间。”然后,他亲自审定招生文件,亲笔修改招生对象条件。原拟招生文件初稿政审条件规定特别琐碎,邓小平同志批评“很难懂,太繁琐”,他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而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
邓小平同志图片
1977年10月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并于12日,批准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至此,推行7年的“群众推荐”上大学被废除,恢复了“文革”前沿袭17年的高考制度。
叁 录取盛况
1977年10月中旬,恢复高考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地传遍了祖国各地,在随后的两个月内,恢复高考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文革”10年累积达1000多万中学毕业生更是如沐春雨,奔走相告,积极报名参加高考,他们从积满灰尘的墙角、书柜找到中学课本开始学习起来,久违了的读书声在田间地头、学校到处响起。从11月底至12月11日,全国各地共计570余万人走进了考场,这是建国之后至1977年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高考,由于人数太多,印刷试卷的优质纸张不够,为此,中央特批动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
1977年高考
客观地评价,1977年的高考试题难度并不大,但是由于“文革”对教育的践踏,交白卷的学生很多。不少考生由于不会答卷,只能在试卷上声讨“四人帮”的罪行。因此,不少地方招不到合格的考生,广东某地区,全地区考生合格上录取分线者仅有3人。
但是,1977年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发现了不少优秀的拔尖人才,特别是老三届考生,当然特别优秀的少年天才也不乏其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破格录取了20名12-14岁的少年天才,说是破格录取是因为这些少年天才并没有参加高考,而是由各地推荐,经过面试合格而录取的。据《人民日报》报道,西安交通大学共招新生1400多名,党团员占81.4%,女士占据18.2%,1966、1967年两届高中毕业生普遍考出了好成绩,该校在北京招收了3名老三届高中生,数学成绩在97分以上。另据新华社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77级新生招收700余人,党团员占94%,数学与理化(物理化学)人均都在160分(满分200分)以上,但成绩仍不及老三届高中毕业生。
1977年高考考场
1978年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1977级新生共计272971人(录取比例为21:1,录取率为4.7%),这些人成为新时代的骄子,走进了大学校园。由于不少1977级学生是1966-1968届的六届高中(老三届)、初中毕业生(也有的称这三届初中毕业生为小三届),斯时,中国大学里出现了一个奇迹,年龄相差一倍的同学在一个班级里共同学习,大学校园里更加靓丽的风景线是出现了父子同校、师生同学,夫妻同学、叔侄同班,这在世界高等教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奇迹。
1977级毕业生
1977年恢复高考震惊全国,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震荡,其意义也远远超出了教育界,这对于推动打破“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推动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接下来的“真理标准”的讨论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社会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有林,郑新立,王瑞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年鉴[M].红旗出版社,1993。
2. 杨先材.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3. 顾明远,刘复兴.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 武力.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与经验[M].当代中国出版社,2020.
5. 北方网.1977年高考恢复细节揭密:一桩舞弊案触目惊心[EB/OL].(2007-06-12)[2022-06-12]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7/06/12/001714012.shtml.
6. 凤凰网.72年北大校长:100名工农兵学员全部是干部子弟[EB/OL].(2014-07-12)[2022-05-12] http://news.ifeng.com/origin/a/20140722/41257750_0.shtml
7.邓小平.1977年邓小平关于恢复高考的讲话、谈话和批示选载(1977年5月——11月)[J].党的文献,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