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架飞机 一架私人飞机多少钱人民币
近日,有读者向记者反映,南昌市东湖区胜利路上有块指引牌上写着“西万宜港”,应该是“西万宜巷”才对。究竟是“巷”还是“港”,一条路是如何命名的?5月1日起,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施行,地名、路名有了新的管理办法。南昌有很多美丽的地名、路名,浓缩了这座两千多年古城的历史和发展历程,记者走访相关部门,带你探寻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了解道路命名和管理的新举措。
位于南昌市胜利路人行道旁的乌龙指引牌
7月6日,胜利路上的错误指引牌已被拆除。
南昌胜利路一指引牌上赫然写着“西万宜港”
“前面明明有一条东万宜巷,怎么到了这里却变成了西万宜港?”近日,南昌居民涂女士在回家时发现,东湖区胜利路人行道上竖立了一块指引牌,上面标注有“西万宜港”“新建后墙”和“大士院”3处附近地名并附有箭头,以方便行人辨别方向。让涂女士感到困惑的是,作为南昌本地人,向来只知道有东万宜巷、西万宜巷,从未听说过附近有条路叫“西万宜港”。
那么,该路名最后一字是“巷”还是“港”?南昌中心城区有一条名叫“西万宜港”的新路吗?
7月5日,记者前往涂女士所说的地点走访,发现这块指引牌位于胜利路和豫章后街交叉路口。据附近居民说,该指引牌早在2019年9月就已经存在。这块指引牌信息是否正确呢?记者查询民政部国家地名信息库,发现南昌没有名为“西万宜港”的道路,而“西万宜巷”则显示为“历史地名”。
东湖区民政局:无“西万宜港”,“西万宜巷”也已注销
随后,记者向东湖区民政局了解相关情况。该局社区建设和地名管理股的工作人员回应称,“南昌市并没有‘西万宜港’,连西万宜巷也已经注销,现为历史地名。”据该工作人员介绍,1848年,万宜巷根据东西走向分为东万宜巷、西万宜巷,1995年旧城改造时,由于西万宜巷已不符合地名管理条例,故被注销。该工作人员还指出,指引牌上的错误不止一处,其中的“新建后墙”路同样是历史地名,早已被注销;大士院则为片区,不应单独使用,可写作“大士院街”。
不过该工作人员指出,此指引牌并非常规的路牌,更像是景区的指引牌,标准的路牌通常底色为蓝色或绿色。这块指引牌是由哪个部门竖立的?该工作人员称,此指引牌并非民政局设置,而是当地有关部门自行设立,并未经过他们的审批,后续将会针对居民反映的路名错误问题进行调查,向负责部门反映并令其整改。
7月6日,在本报全媒体记者的介入下,这块问题指引牌已经被拆除。
南昌2122条“有名”道路是怎么取名的?
地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截至本月初,南昌市共有命名道路2122条,这些地名是如何命名的?
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一般由通名和专名构成。南昌地名多以山川河流等自然实体以及道路交通、政府机构、人工建筑等作为通名的划分方式,主要体现当地的地形地貌、地位方位的地理文化。与通名相比,专名涉及历史遗迹、传统习俗、文化生活、商业形态、军事活动等诸多因素,承载着社会发展、城市变迁、人口迁徙的历史信息,对于人们了解南昌古城风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以路桥街巷为通名的地名有:爱国路、孟母桥、彭家桥、翘步街、右营街、豆芽巷等;以古代建筑物类型划分的地名有:绳金塔、小金台、钟鼓楼、滕王阁等;以神话传说命名的则有:萧公庙、龙王庙、白马庙、洗马池等;还有一些手工业、商业的聚集地因繁极一时而成为固定地名流传下来,比如嫁妆街、豆芽巷、棉花街……展示了南昌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老城区以“名人”命名的道路比较集中,而且大多如雷贯耳,从地图上看可以总结为“五横九纵”。“五横”由北向南依次为阳明路、叠山路、中山路、孺子路、永叔路;“九纵”由西向东依次为子安路、榕门路、船山路、子固路、象山路、渊明路、苏圃路、丁公路、天佑路。
道路的命名也体现时代特色。在2021年新增的25条道路中,记者梳理发现,青云谱区新命名的振飞路、洪飞路、腾飞路等3条道路均处于新溪桥南一路—广州路段。据了解,振飞路取自“振兴中华,放飞梦想”,洪飞路取“南昌洪都腾飞”之意,而腾飞路则是寄望“中华腾飞”……上述路名都带有一个“飞”字,取名渊源都与制造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原南昌洪都机械厂有关,既有历史内涵又方便大家记忆,可谓路名“三胞胎”。
当然,南昌道路命名除考虑地形地貌、地位方位、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绝大多数有着美好寓意。如2021年新增的下滩路,在2022年更名为云霞路。下滩路处于桃花镇大脊村下滩自然村,因“滩”音同“瘫”,后有学者建议雅化,遂将该路改名为云霞路。
地名文化是人类文明记忆,亟需保护
在地名命名、更名过程中,人们的社会价值、文化取向等思想观念自然会融入地名中,因此优秀传统地名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多在社会其他领域已经难觅踪迹的社会观念、地理特征、语言习惯沉淀在地名中,让今天的人们还能了解到历史上多彩的自然、文化现象,这使老地名成为人类文明的记忆。
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条例》,对如何做好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作出了多方面的安排。其中,第四条规定,“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第五条规定,“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文化保护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反映当地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尊重当地群众意愿,方便生产生活”。
6月23日,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向社会发出关于征求《江西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江西省地方标准意见的函。据悉,《江西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的发布将为江西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的认定提供直接依据,促进江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黎志萍认为,老地名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是城市宝贵的文化遗产,挖掘、宣传、保护老地名,就是保护城市的文脉遗存。相关部门应做好地名管理与宣传工作,协调和组织老地名的普查与研究,形成全社会重视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的共识。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涛认为,江西的地名记录了江西发展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包含着丰富的省情信息,对进一步拓展江西历史文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地名研究,需要更多有志之士的加入。
路名怎么“上户口”?
有路就有名,有了路名又该如何“上户口”呢?
据了解,按照新《条例》、《江西省地名管理办法》和《南昌市地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有关路名的申请,可以由个人、企事业单位通过其所在辖区政府基层组织向区(县)民政局地名办提交,如符合道路命名条件,将由区(县)民政部门向区(县)政府报请,经南昌市民政局审核并经市政府批准后对外公布。
文/图 赵琼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实习生宋昊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