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翻译
漫谈学习
■ 战京贤
时光如流,不知不觉,从部队转业地方工作已近十七个年头。一路走来,在党组织和各级领导亲切关怀下,在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下,自己的理论提升、素养提高和工作方法掌握等方面都有了一些进步,但感受最深的还是在岗位的历练、组织的培养、具体的工作中,关于学习以及学习力的提升。
21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不断学习是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的重要法宝。知识跟着时代走,谁不学习谁落伍,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共识,个体、集体都是如此。不提高素质,不增强核心竞争力,就会随时面临着被时代抛弃的危险,这一点对于进入社会和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们来说,都感同身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开放的意识更是应该不断增强。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突飞猛进,“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团队”“学习型人才”等的提出,终身教育的观念、终生学习的需求,应该牢牢进入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学习业已不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一次性努力或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地去学习充实丰富自己,掌握新的知识,提升新的境界,丰富新的思想内涵。
对于学习,古人有很多叙述。讲得最多的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讲的是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一路走来,为伍者从不乏精英。当前的中国学习型社会已经蔚然成风,我们处于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革命的时代、新人辈出的时代……知识的更新、人才的更新,无不推动着我们要随时随地掌握新的知识,不断增加知识的储备,学习更多的先进理念和知识文化,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和随时随地出现各种挑战的社会。
现代人应时时加强学习,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我们都会遇到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行业的人,每个人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都会有着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认知,大家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学习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如果能从每个人的身上去细心的捕捉对方的闪亮,学到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板与不足,就能达到学习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到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境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人生的不同时段,我们总能发现世间的美好,从各个方面汲取一切能够为我们人生助力的滋养。知识的储备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除了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外,还应该经常对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在用以实践应用外,经常的回头梳理思考,经常的回头温习,寻求新的更好的理解,甚至是思维方式与空间的突破。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虽然有些知识和理论方法,我们一直在实践着或遵循着,但在温习旧的知识的过程中,还是会有新的认知,如同在知识的沐浴中脱胎换骨。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领导干部的学习,在每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都会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善于学习,从而去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使我们的党不断地在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一个政党如此,作为一名普通人也应该树立这种学习的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如果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补充新的内容,就什么都学不到。”
课堂上的专家教授讲课,课堂下的自我读书学习,都可以让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找到理论根据,理清做事的条理,找到属于自己的努力方向;具体的实践和社会活动,又会让我们掌握大量的实践认知,从而丰富我们的理论指导,为更好的工作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记得以前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军训期间,教官们严明的纪律,威武的军人形象,标准的军事动作,认真的训练态度,顽强的军人意志和扎实的军人作风,让学员们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由于身份、年龄、知识、阅历的关系,我们对社会的认识、观察,视野可能会更开阔,但对确定目标、如何执行、保证效率、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意志和竞争、面对挫折与失败等等问题的认识,未必见得就胜过这些军人。相反,我们还可能会从现实的合理性中获得坚持的理由而趋向另一种保守。当初,就有种感慨,仿佛对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论内涵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我们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是否在经常更新自己的思想认知;是否在辩证思考中坚定着自己的方向,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是否在学习思考中,掌握了学习的真谛,不断提升着思想境界。
陈云同志讲,学习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条件,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读书,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工作的意义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断改进。“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掌握了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思想方法,就会自然地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把具体经验提高到一般理论,再拿这种一般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人到中年,知识开始出现断层,亟须补充新的知识进行充电,从而也使以往的工作实践进行理论层面的梳理提升,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实践,使今后的路走的更稳更扎实更从容。经常地学习,深入地思考与实践,从一般理论中去超越经验主义,从而不断沉淀自己的所得,就必然会使自己变得丰富而有内涵,宁静而又致远,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与处事和应对各项考验的经验和方法,提升更好更精炼更高的理论,以应对这个社会的滚滚潮流、无时无刻不在的压力与挑战。
有段时间,坊间一直流传一段话,且被年轻人追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伴随成功者的脚步,伴随成功者的脚步不如自己领悟。”对于这段话有的人恐怕会进行曲解,以褊狭的眼光和思想,从狭隘的“高人”中去联系,甚至从“走后门”“拉关系”的不正之风去理解。我倒是觉得读万卷书,恰恰是在学习前人的经验智慧,以提升个人的理论素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行万里路,讲的就是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后,运用到实践的过程;阅人无数,则说的是再实践的过程;高人指路,是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产生新的更高理论的再学习再思考再掌握;伴随成功者的脚步,是指进一步地向强者学习,并试图超越;自己领悟,讲的则是理论与实践,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而被掌握的最高境界。而里面的“不如”则是一种过程秩序的递进与转化。理论实践的辩证统一与现实问题的思考实践,往往能使我们达到思想行为的提升,从而做到知行合一。
当前,改革的任务和发展的担子逐渐加重,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出现的本领的恐慌。“本领恐慌”无时无刻不在考量我们党的干部的执政能力,每个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本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迫切的问题。
总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好学上进,时不我待,全面系统的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修养,加快知识的更新,尽快优化我们的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不断提高执政本领和执政水平,加强学习的紧迫感,去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这样,对一个现代人来讲,尤其领导干部来讲,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承担起时代的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