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顺序顺口溜 金庸小说历史先后顺序

时间:2023-05-12 21:55/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9424 评论:0

金庸先生去世了,作为铁粉,小编应该写一篇文章纪念他。

金庸先生出身世家,他的第一本书《书剑恩仇录》,就是写世家子弟的。虽稚嫩腼腆,未能放得开,然而处女之作,瑕不掩瑜(相对后期成熟作品而言)。他在后记中说,我是浙江海宁人。乾隆皇帝的传说,从小就在故乡听到了的。因此第一部小说写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但陈家洛这人物是我的杜撰。近代的著名人物有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等,他们的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陈家洛身上,或许也有一点这几个人的影子。但海宁不出武人,即使是军事学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大会动武。

《书剑恩仇录》这本书,既不是金庸一直想写的历史小说,也不是金庸最爱的感情很浓郁的武侠小说,或许这本书他是牛刀初试,还没有想出以后的书该怎么写,遂信手为之。正是这种下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出手,才更可见作者真性情。他最想写的其实就是家乡海宁,以及海宁的那些风流才子们。

光绪三年,王国维出生于浙江海宁。王氏祖籍开封,祖上于北宋时战功显赫,南渡后定居海宁,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王国维父亲王乃誉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孙。王氏家族因抗金名将王禀及袭封前爵、赐第盐官的王沆,在海宁受到当地人民的长期敬仰。王国维对此深感自豪,撰有《补家谱忠壮公传》。

王从小聪颖好学,后赴日留学,在文学哲学美学史学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尤其《人间词话》一书,已经成为诗词评论的标杆之作。一向苛以誉人的鲁迅先生认为“(若论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热风·不懂的音译》)。陈寅恪先生认为王国维的学术成就“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他从三方面总结了王国维的学术内容和治学方法,即“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并认为据此在考古、上古史、边疆史地、文艺评论等许多方面取得的成就“皆足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1927年,王国维在颐和园鱼藻轩昆明湖自沉,终年五十岁。关于这一巨变,后人众说纷纭,有殉清廷说,有殉文化信念说,有性格悲剧说。或许金庸说的“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可以备一重解。殉清廷说是“不合时宜的执拗”,性格悲剧说是“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殉文化信念说是陈寅恪先生的一家之言,许多人都表示不明觉厉。或许可以理解为“高处不胜寒”吧。

王国维和金庸没有交集,但是“王国维的弟弟王哲安先生做过我的老师”,金庸对记者如是说。

蒋百里,名方震,浙江海宁硖石人,祖父蒋光煦是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建“别下斋”藏书楼一座,贮书10万册,刻印《别下斋丛书》、《涉闻梓旧》等多种书籍流传于世。父亲蒋学烺,悬壶济世,娶浙江名医杨笛舟之女杨镇和为妻。蒋百里13岁父亲亡故,生活孤苦,然酷爱读书。过目不忘,被誉为“神童”。长大后去日本德国留学,回国跟徐志摩等组建新月社,任保定军校校长,其成名军事著作《国防论》,轰动一时。

蒋百里任保定军校校长期间“愤于军校学风浮躁,以及向陆军部请求拨款未果”,召集全校两千余名师生紧急训话,一脸沉痛:“初到本校,我曾宣誓,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我未能尽责……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 随后,蒋百里掏出手枪,瞄准自己胸部偏左的地方猛开一枪。当然没有被打死,去医院抢救得活,还娶了个日本小媳妇为妻,也算因祸得福。

蒋百里逝世后,许多名人作诗哀悼,尤以章士钊《挽百里》诗最为著名:文节先生宜水东,千年又致蒋山佣。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名近士元身得老,论同景略遇终穷。知君最是梁夫子,苦忆端州笑语融。

其中“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一句,就是金庸所说“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和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以及“只会讲武,不大会动武”的最好注解吧。

蒋百里算起来是金庸的姑父,其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查品珍是个传统闺秀,比蒋百里大一岁。蒋出国留学后,其母很委婉地劝查家解除婚约,遭到坚拒,査品珍很痴心地表示,决不另嫁他人。1910年蒋百里归国,勉强与29岁的查品珍成亲。完婚后随即北上出任清廷的禁卫军标统,查品珍则侍奉婆婆在硖石过日子,直至蒋百里1938年病逝后的下一个冬天,悄然离世。

明正德年间,徐松亭在浙江海宁硖石镇经商,为硖石徐氏分支之始祖。徐志摩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又开设人和绸布号,成为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1897年,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字槱森,小字幼申。曾有一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遂更此名行世。

徐从小就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先后在上海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著名学府读书,回国后创新月社,专写新诗,成为至今为止新诗邻域无人可及的鼻祖人物,1931年空难逝世。金庸的母亲徐禄只比徐志摩大一岁,却是徐志摩的姑妈,所以金庸说“海宁地方小,大家都是亲戚,我叫徐志摩表哥”。徐志摩去世后,金庸才十岁左右,代表其家前去吊唁。因为“我爸爸辈分比他大,他家有钱有势,如果去吊丧,不免有谄谀之嫌,于是派我去”。

徐家当他贵客接待,他在灵位前跪拜,徐父徐申如一揖答谢,徐子磕头答谢。然后给他单开一席。“我一生之中,只有这一次经验,是一个人独自坐一张大桌子吃饭,两个穿白袍的男仆斟酒盛饭”“我和徐志摩的关系到此为止,平时因年纪相差太远,我只和他的儿子做朋友”。有人说金庸处处提徐志摩,是给自己贴金,这纯属子虚乌有之谈。姑且不论以金庸的成就用不用拉徐志摩贴金,但见金庸如是回忆其跟徐志摩的始末,可见贴金之说可以休矣。

其实金庸最想写的,是海宁查家。

“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家族文气之盛,除了浙江绍兴周家,就该算海宁査家了”。余世存在《家世》中如是说。“以排名论座次,周氏兄弟的文化成就,大约在前三或者前五名之内,而査家的诗人穆旦(查良铮),武侠小说家金庸(查良镛),加上査家的亲戚徐志摩等人,较之周氏兄弟不逞多让”。

不逞多让,意思还差点。差那么一丁点,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几稀”。当然了金庸先生本人对鲁迅先生也极为推重,他在《鹿鼎记》后记中说“鲁迅写阿q,并不是鼓吹精神胜利”,能入他法眼,可见鲁迅的分量。其实在《鹿鼎记》之后能入金庸法眼的作家,已经不多了。看看《鹿鼎记》后面列举的几个人就能一目了然。

清朝査继佐考证,查性是鲁国伯禽的苗裔,跟周姓也算一家,都是文王子孙,不过是“三千年前是一家了”。査原姓楂,系春秋时代封到楂地的一位周王室子爵的后代,以楂为姓,到了宋朝,改楂为査。所以这个字读zha,不读cha。现在还有好多念cha良镛的,应该改口了。宋代以后,也有人觉得査姓不好读,就改査为香,当时有人就给编顺口溜“査家人真奇怪,鞋子头上歪着戴”,就是说把査字下面的一横移到头上了。

査家于元末移居海宁,在清康雍乾三世,有“一门十进士”和“兄弟三翰林”之说,家门光荣几乎直追当时的海宁陈家(也即书剑恩仇录主人公陈家洛家),康熙曾亲笔为之题词: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査家的家族文化具有临危不惧,坚韧不拔,深沉内敛的特点。“诗礼传家,与时俱进”。其家训有“培本家”一则:家本者何,存心是也。心何以存,广积功德。百物受用有尽,善根受用无穷。种旱地的怕水灾,种水地的怕天旱,只有种心田的,日日丰年,无忧无虑。所以金庸的陈家洛,他说想写王国维,想写蒋百里,想写徐志摩,其实最终想写的,还是他自己。

“陈家洛身上也有金庸的一些性格,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某些理想。又要做读书人,又要做政治家,既是富家子弟,又是草莽英雄,又重事业,又重爱情”。金庸本人也承认“陈家洛不是个成功的人物,但是他反映了许多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幻想,反映了他们的天真心态,可取之处与弱点”。幸运的是,金庸从“百无一用是书生”脱将出来,以文人办报,文人论政,文人经商“这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读书人,在经历动荡乱世之后,独自在异乡展开他对人性无限丰富的独特理解,他的出现几乎改变了武侠小说难登大雅之堂的宿命”(傅国涌《金庸传》)。

世家一词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仲子,齐之世家也”。颜师古注曰:“世家,谓世世有禄秩家也。”“世家”乃世世永祭之庙的意思,后指世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司马迁作《史记》,有《世家》三十篇,后成作史通例。“世家擅长传承书香习气和文化传统,是文化观的中流砥柱,对一时一刻的兴败看的比较淡,家族总要传承,何在乎于一时。中国的世家多重视家族、东方文化、家族传统和自身教育,心中有荣耀感。世家子弟认为家族、教育和财富最重要”。(天涯论坛《世家公子谈民国琐事》)。

余世存在《家世》中说,一般贫寒之家,由于缺乏一种世代传承的家风教养,所以一般都是“失教的,放养的”,家庭环境太散漫放任,不容易养成一个更容易上进成才的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到长大了,明白了,也晚了,所以成才者稀。但是世家子弟却有一个总体水平很高的成才比例,这个比例得益于家风的传承,也即所谓家教。毋庸置疑的是,有个良好的家教比没有家教或者有家教但是较差的人成功几率要高很多。这种传承“无终食之间违之,造次必如是,颠沛必如是”。但是“真正的人才自古出于磨砺”。陈家洛自小锦衣玉食,缺少磨砺,故没有成功。金庸被反复磨砺,所以成功了。

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里要求的士,就是世家子弟。金庸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世家子。

参考资料:余世存《家世》、傅国涌《金庸传》以及诸多英才论坛博客文章,恕不一一列举。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