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是什么意思 深耕笃行是什么意思
“笃行”,是孔子赞赏的立身处世的信念和原则,也包含着孔子所期许的君子品格。
西汉戴圣所著《礼记·儒行》有这样的记述:鲁哀公问孔子,儒者的行为准则是什么呢?孔子从各方面描述了一个真正的儒者形象,其中之一就是“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就是说,一个人要不停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身体力行永不懈怠,才能实现目标。
笃,字形简单,内涵深刻。
《说文》解释:“笃,马行顿迟也。”《释诂》称:“笃,固也。”表示意志坚强。而东吴陆玑《疏》统而论之:“物厚者牢固,纯也。”
一个“笃”字所蕴含的诚信、厚道、实干之意,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修养道德的基本准则,也成为择友、从政的重要条件。
当我们把“笃”上升到文化层面,就让“固”和“纯”在经典中找到最好的归宿,并在现实中演变出艰苦奋斗、团结博爱、奋发图强的精神实质。
笃行,意味着兢兢业业的实干。《诗经·公刘》记载了周祖先公刘带领周氏族由邰迁豳的经过。
“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公刘作为部落首领,不辞劳苦,勘察地形,规划建设,事无巨细,莫不躬亲。
历史也给了他一个最简洁的评价,就是“笃”——“笃公刘,忠厚我祖好公刘,匪居匪康”。
他用踏踏实实的干劲、一心一意的追求,让一个部落复兴、一个民族昌盛。
笃行,是信念坚定而执着,朝着一个方向矢志不移。《论语·卫灵公篇》记载,子张问怎样能使主张到处行得通。
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志向明确,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
正是在这样的理想信念下,他一生坚持不懈。一方面积极入仕,先后为鲁国“中都宰”“司空”“大司寇”;另一方面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以求实现心中之道。面对长沮、桀溺等人的质疑与不解,孔子坚持“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为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而笃定前行。
笃行,连着豁达心胸、坚毅忍耐,也连着一颗赤诚之心。“欲当大任,须是笃实”,忠诚老实是立身之本,也是成事之要。
北宋晏殊在14岁时,被作为神童推荐参加殿试。结果,他见到试题就说:“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
此后,宋真宋又提名让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晏殊据实告之:“臣非不乐宴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要把笃行坚持到底,必须用诚实之心去落实。
古人说“不诚无物”,没有对事对人的诚实敬畏,笃行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晏殊以拙诚之心,赢得世人尊崇。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求学与做事的最后阶段,笃行就是努力践行所学,做到知行合一。
只有勤学不辍、意志坚定之人,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点。“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的话道出了知行合一的辩证关系。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通过学习丰富头脑、开阔眼界、提升境界,经过审视、发问、思考、判断,最后落到行动中。
倘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抑或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贸然行动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笃行致远,亦如探险,只有不畏艰难,孜孜以求,方能达到常人罕至的境界。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