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有哪些国家 南极洲为什么没有国家
如果有机会,让你公费去南极旅行一次,看一看五颜六色的南极光和憨态可掬的企鹅们,你愿意吗?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表示“竟有这种好事”,有生之年能去南极旅行一次,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憨态可掬的南极企鹅
实际上,在20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发现南极的存在了,并且无数人都想要率先登上这片“新大陆”,成为名垂青史的人。如今的南极作为世界第五大洲,却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何当年“首次发现”它的美誉大家都想获得,在确定了它没有归属地且资源丰富后,反而不想着将其据为己有了呢?
南极景色
南极洲领土归属问题
人类的本性当中似乎就有“争强好斗”的劣根性存在,虽然现在的我们不像野蛮人那样,直接用双拳大打出手,但是却也还是使用武器互相伤害。过去世界笼罩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硝烟当中,久久未曾平息。
历史上的殖民入侵
从这一情况来看,南极无疑是一块肥肉,那么,为何现在的南极显得这么“和平”呢?接下来,就从南极的领土主权和资源权属两个方面为大家讲解这一问题,来看看南极为何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
首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南极。南极,或者说叫做南极洲,指的是南极大陆以及南大洋的范围。如果算上海域的话,南极面积约为5200万平方千米,仅算大陆面积的话其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
从这一数值可以看出,南极的总面积比我国还要大,而越大意味着“资源”可能越丰富。事实也正是如此,南极当中蕴藏的矿物有220多种,这些矿物资源正是各国之间可能发生纠纷的关键所在。
南极洲地图
资料显示:
南极大陆蕴藏有丰富的铁、煤、钢、铅、锌、锰、金、银、石油和天 然气等多种矿产资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山、煤田和南大洋富饶的海洋生物资源及全球洲的冰雪总量和淡水资源。
南极冰川就是非常宝贵的水资源
可见,南极不仅地域广阔,其资源储量也非常丰富,如果属于某个国家,那么经过开采之后,势必会提升该国的实力。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怎么会有人愿意错过呢?尤其是大家都知道,在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欧洲的某些国家对外的殖民扩张运动有多离谱,针对有主的地方他们都要侵略占有,何况是南极这种没有明确归属的国家。
大航海运动
所以,在人类发现南极以后,有关南极的争夺还是存在的。不过在这200多年间,世界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使得每一个国家对于“领土主权”都显得异常敏感,因此除非能将南极平等分成多少份给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不然是没有人同意南极领土有明确归属的。毕竟,如果蛋糕不能够等分,那么大家就都不要占到便宜,才算是最公平的。
发生在美洲大陆上的殖民掠夺
从相关的资料来看,自1908年到1947年这近40年当中,就有许多国家想占得先机,宣布南极属于自己,或者说分得一部分也好。其中有英国、新西兰、法国、智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也声明他们保留对南极领土主权要求的权力。
南极在那时仿佛成为了世界政治舞台上的棋盘,各国都想在上面操作一下。就这样,为了彻底解决南极的领土问题,《南极条约》就这样诞生了,它签订于1959年的12月1日,并且从1961年的6月23日开始生效。
几个国家当时企图分割南极
这一条约的内容显示,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不应该归属给任何一个国家,所以明确规定南极领土权被冻结了。仅供给各国进行科学研究使用。如果哪一个国家还想染指南极的领土,那么其他国家肯定不能答应。
可见,《南极条约》的提出是南极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的重要限制,并且这种限制是大家都同意且默认的,这么多年都在遵守着。值得一提的是,南极条约最初的签订国家有12个,且有效期为30年。在推行之后,大家发现效果还不错,所以就在1991年时作出决定,让这一条约的有效期无限地延长了下去。
南极不归任何国家所有
并且随着世界政治的多元化,更多的国家加入了《南极条约》的签订当中,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五个国家都位列其中。可见,遵循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过去一些国家虽然对南极有过非分之想,甚至因此与其他国家发生过摩擦,但是现在都已经可以做到和平共处了。
再者,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且暴风雪最频繁的地区,并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所以各国之前想争夺南极,主要还是看上了它丰富的资源。如今,领土的问题通过《南极条约》已经顺利解决了,那么有关“资源”的争端呢?是否依旧存在?
南极科考
《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的出现
确实,资源的存在才是争端出现的根源。纵观近代史上发生的大小战役,哪一个不是因为“领土”或者“资源”而起?如今南极领土权被冻结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那么矛头就转向了资源。
历史上为了领土发动战争
南极除了矿场资源以外,还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比如说鲸鱼、海豹和磷虾,都已经被人类开发利用。但是有关深海矿产资源的争议是一直存在的,且前文当中我们提到的《南极条约》是在有意回避这个问题的,因此这也让率先签订条约登陆南极的那些国家,在“中间时差”当中占到了不少的便宜。
南极生物很丰富
所以,随着《南极条约》的缔约国越来越多,针对矿产资源肯定要有明确的规定。从1970年开始,各国就为这一问题开始争论,经过了将近18年,大家才在各自的妥协和让步之下,签订了《矿院活动公约》,填补了有关南极矿产资源分配的空白。
不过,针对南极矿产资源的争夺问题仍旧存在。毕竟在1991年时各国签订的《协议书》当中宣布,针对南极矿源的开采活动被禁止,且有效时长为50年。这时曾经的公约就形同虚设了,至于到了50年以后,各国还愿不愿意承认并奉行公约,尚且是未知数,很难说那时世界的政治格局会出现什么变化,因此很有可能到那时还是会发生“争端”。
南极洲的一种重要资源——可燃冰
南极“圈地运动”
《南极条约》的存在限制了对南极领土虎视眈眈的国家,但是他们却不会因此善罢甘休,所以在这之后还是屡次想钻条约的“空子”,对南极进行蚕食。我们也称这种行为是“圈地运动”,从1991年条约签订以来,圈地运动时有出现,不过大家没有特意关注的话可能不太清楚,因此下面就从相关新闻来看看,是有哪些“不安分”的国家想对南极下手。
南极辽阔的土地对很多国家是极大的诱惑
比如在2007年的10月17日,英国的《卫报》就刊登了相关的文章,表示英国计划提出申请,获得对南极附近100万平方千米海床的主权,从而获得更大的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等矿藏的开采权力。可见,申请矿床是假,想要资源是真,有些国家对南极这块“肥肉”从来都没有放下想要得到的心思。
开采石油
2007年10月22日,智利外长福克斯莱在首都圣地亚哥表示,智利将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对南极的领土要求。阿根廷随即也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
南美洲的几个国家距离南极最近
从以上的“圈地运动”来看,只要有某个国家跳出来说想要拥有南极某部分领土主权,那么就肯定会有其他国家跳出来掺和。毕竟南极就算有1390万平方千米,也抵不过全世界的国家数量多,因此在“僧多肉少”的情况下,大部分国家一旦发现有苗头,立马就会选择先下手为强。
企鹅:我才是南极的原住民
截至2009年5月13日,已有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阿根廷、挪威五国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南极外大陆架划界申请。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南极条约不够完善造成的。虽然在明面上它对南极的领土权有着冻结的要求,但是对大陆架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就让以上这些国家,觉得有“空子”可钻,在主权冻结的背景下,对南极周边开始了资源争夺。
对南极的觊觎只会有增无减
南极上各具特色的科考站
有关于南极的争夺一直存在,不过大家都受限于条约,不敢提出太过分的要求。不过,虽然领土不能被某个国家占有,但是南极还是可以为全世界提供“科学研究”的,就这样各国纷纷前往南极洲建立自己的科考站。可以说,从人类发现南极,到建立科考站,这200多年之间,南极大陆上确实有了不少变化,起码过去它是不毛之地,而现在上面出现了各色国旗。
南极科考站
从相关数据来看,南极现在拥有的常年科学考察站有50多个,我国的常年科学考察站分别叫中山站和长城站。除此之外,还有夏季考察站和无人自动观测站,夏季考察站的数量有100多个,其中我国属于这类的名叫昆仑站。
目前,共有2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自己的科考站。一开始各国还是抱着“占有土地”的深意来建立科考站的,但是随着条约的签订,大家都按照规定履行职责,渐渐地,科考站就偏向“科研”更多一些了。
我国的昆仑站
比如曾在美国麦克默多考察站工作过的前苏联科学家罗潘亭就曾说过:“友好合作的精神在我们的考察计划中表现得十分明显……除科学考察,南极科考方面的合作对于确立科学家个人之见的密切关系。”
各国在南极进行合作
就这样,在南极的大地上出现了各具特色的科考站,它们形态各异,跟每一个国家的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像昆仑站,就是我国建立的首座南极内陆考察站,矗立于海拔4087米的南极冰盖之上,看上去四四方方的。
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则是南极内陆最大的科考站。看起来就像是长长的列车,底下有36根高跷支撑着,像是美国在南极洲上建设的“小二楼”。
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
此外,因为在南极科研的日子还是非常无聊的。所以各国的科考队员还会串门,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时。当他们听说中国人又使用“祖传种菜技能”在南极开始种菜以后,纷纷前来凑热闹。当然,可能也是想分得一些新鲜的蔬菜,毕竟在南极这片极寒之地上,想吃些新鲜的瓜果实在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