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的主人公 牛角挂书的主人公是谁

时间:2023-05-14 11:4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2798 评论:0

搜索创作挑战赛

从小我们读书都知道凿壁借光、囊萤映雪以及悬梁刺股的典故,这些故事激励人们学习要刻苦,不畏艰险去奋勇拼搏,体现了我国古代人类求学上进的良好价值取向,作为努力奋斗获取成功的榜样至今都有借鉴意义。

但是上面故事的主人翁除了学习的经历外,个人的人生结局却出乎意料,就比如凿壁借光的主角匡衡。

匡衡出生于西汉的一个普通的农户家中,祖上世代务农,自幼家境贫寒。这种出身在讲究身份的古代可以说几乎没有机会向上流动,但是匡衡从小比较聪明,喜欢学习,他从自家亲戚的那里学会了认字,渐渐地读书学习成为了他的爱好。

但是家境贫寒的匡衡是交不起学费的,所以对进入学堂也是望而却步,但是匡衡最后想了个办法,在农忙时节就去给自己的亲戚或者是其他的种植大户去打工,一方面赚点学费,另一方面去借他们家的书籍来阅读。

匡衡慢慢的长大后,成了家里面的主要劳动力,为了解决温饱必须要下地里面去干活,他只能利用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来学习,这样学习的效率就不高,看完一本书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学习效率低下让匡衡非常的着急,他本来也想利用晚上的时间来读书,但是古代的科学技术不高,照明技术也不发达,晚上照明是需要昂贵的动物油或者是植物油来点灯的,这是富裕人家才能负担的东西,匡衡自然无法办到。

匡衡发现邻居家每天晚上都是灯火通明,羡慕不已。某一天匡衡躺在床上突然发现有光从墙壁上光从这个小孔透过来,顿时他心里面就有了想法。他用工具把小孔扩大了一些,拿着书籍在透过的光束下面一试,果然可以读书,从此他利用这个方法不断刻苦学习。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凿壁借光”的故事。

后来的匡衡不断刻苦用功,学业进步很大,特别是对《诗经》的理解非常深刻独到,名声逐渐打开,但是匡衡的仕途开始也不顺,考试考了九次才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文学界都很推崇他对《诗经》的讲解,连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都很喜欢匡衡。

汉元帝即位后,推崇儒学的汉元帝对匡衡青睐有加,匡衡从郎中一路升迁,直到丞相的高位,封为乐安侯,成为了皇帝的左膀右臂,总揽全国政务,这时的匡衡位极人臣,是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代表人物。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匡衡成为了人人唾骂的奸臣小人,有言论说他结党营私,勾结宦官迫害忠良,贪污成性最后被弹劾贬回老家,最后凄然离世,宣扬这种人是不配作为学生的偶像的,是不值得尊敬崇拜的。

最为有市场的说法就是说匡衡在当上丞相之后,和当时掌握权力的大宦官石显沆瀣一气,互相勾结陷害名将陈汤,这个陈汤可是发出了“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英雄人物,一直被后世推崇。然而因为匡衡和石显的串通陷害,即使陈汤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也没有得到任何的表彰,甚至还面临牢狱之灾。幸好是汉元帝看到了陈汤的卓著功勋,力排众议封陈汤关内侯的爵位。

汉元帝去世之后,匡衡又转身对曾经的盟友石显下手,弹劾石显的各种罪行,导致石显被罢官贬回老家,最后死在了回乡的路上。即使如此,名利熏心的匡衡依然收不住手,转而向汉城帝继续弹劾陈汤贪污,导致陈汤几经起落,最后凄凉去世于长安。不过匡衡的利欲心仍然得不到满足,原本的封国就达到了三万余亩,但是他依然想要利用制度漏洞想要非法扩大到四万亩,最终匡衡被御史大夫张潭弹劾贪污罪行,被剥夺了一切待遇,贬官回乡,最后去世。

按照这些说辞来看,匡衡的确是个奸臣,丧失了读书的初心,结党营私、残害忠良、贪污腐化、自甘堕落,最后的下场一点也不值得同情。

但是万中无一的“凿壁借光”精神传颂至今,他的主人翁真的如此不堪?

答案当然不是!匡衡任给事中的时候,汉朝曾经发生过地震、日蚀等灾害,匡衡趁机向汉元帝提建议,希望运用《诗经》里面上行下效的道理治理国家。《汉书》记载匡衡劝告汉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匡衡认为要在百姓中推行德育教化、弘扬正气之风尚。这些建议得到了汉元帝赞赏。如此觉悟的人,怎么可能会是一个遗臭万年的大奸臣,也许有人说这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伪,那么我们再分析一下陈汤的事情。

首先陈汤带兵攻击匈奴,斩杀了叛乱的匈奴单于,这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功臣,这是不可磨灭的功勋。但是陈汤率兵攻打匈奴并没有得到中央的许可,而是假传皇帝圣旨去召集军队,属于私自发兵挑起战争行为。这个问题不要说按照汉朝的法律任何一条都是死罪,哪怕在今天看来也是很大的政治问题。假传圣旨、私自集合军队、向外挑起战争,这哪一条都是对皇帝权威的挑战,身为丞相的匡衡用这个问题来弹劾陈汤,怎么就算是奸臣。如果有了这个开头,那么以后戍边的将士怎么管理,人人都可以为了战功随意发动战争,朝廷还怎么管理军队?可以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这也得在皇帝授权同意发动战争之后,所以匡衡弹劾陈汤,合法合理,可以说他不知道变通死板,但是这不是罪过。

至于说他和石显沆瀣一气扰乱朝纲这更是无稽之谈,匡衡确实依附于石显,但是当时的很多大臣上疏弹劾石显都受到迫害,在汉元帝十分宠幸石显的情况下,没有能力扳倒石显选择明哲保身这只是一种生存手段,和他对着干然后白白送死有什么意义呢?

《汉书》记载:“中书谒者令石显贵幸,专权为奸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并没有说匡衡和石显勾结残害大臣,只是迫于权威不敢反抗而已!

最后说匡衡翻旧账又去弹劾陈汤,确实是因为陈汤在攻打匈奴过程中获取的财物 除了部分赏赐给部下士兵之外,其余的据为己有。

《汉书》记载的是:丞相衡复奏:“汤以吏二千石奉使,颛命蛮夷中,不正身以先下,而盗所收康居财物。作为丞相来依规依法向皇帝报告实情,本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但是人无完人,匡衡的非法扩大封地四万亩这是事实,也被弹劾贪污免官,可能也是因为自幼家贫,退休后想找个安稳的地方养老吧!但是犯法毕竟是犯法,也得到应有的处理,匡衡并非网上抨击的那样一无是处,虽然自身有贪污的问题,但是也不能忽略他在政治经济特别是经学上的贡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