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学院 上海电影学院是公办吗

时间:2023-05-14 14:33/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604 评论:0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影集团获悉,著名导演李歇浦于2月27日14时45分去世。他导演的重大历史影片《开天辟地(上下集)》树立了红色史诗电影的一个里程碑。他与他执导的经典作品,永远留在中国影史与影迷心中。

拍《开天辟地》:再难也要跨过去

李歇浦1942年1月2日出生,江苏泗阳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导演系,同年进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助理导演。曾任上影创作室主任、副厂长。先后导演《御马外传》《小金鱼》《浪花细沙》《车轮四重奏》《拦灵车的人》《断喉剑》《开天辟地》《邓小平1928》等影片十余部。曾被评为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劳动模范和上海市劳动模范。他导演的电视连续剧《上海大风暴》,于1994年获“飞天奖”二等奖、第三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优秀影视剧奖,并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电视作品。

1990年,上影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拍摄献礼片《开天辟地》,由李歇浦担任影片导演。李歇浦最早喜欢拍伦理片、感情戏,他的《车轮四重奏》《她在人流中》《困惑的新婚》等拍得抒情、细腻、婉约,之后,他又连续拍了情节性很强的《断喉剑》和《销魂刀》。《开天辟地》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对导演把握思想与艺术的功力有更高的要求,他表示,“再难也要跨过去”。

为了拍好这部影片,李歇浦与影片副导演比编剧更早地开始了工作,他们看了几十万字党史资料,研究了中外作家撰写的人物传记和有关人士撰写的回忆录,还深入了解和收集从五四运动前后到1921年的时代氛围和风土人情,并采访了当年“新民学会”仅存的两位老人,为影片刻画毛泽东的性格特征提供了丰富细节。

正当全身心投入创作时,李歇浦不幸生病,他的分镜头剧本创作是在病床上完成的。影片正式开拍后,他抱病带领摄制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仅用5个多月时间就高质量地摄制完成了这部场面恢宏、人物众多、外景地遍及半个中国的历史巨片。

《开天辟地》是中国影坛第一次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全过程的历史巨片。影片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大地诞生的必然性,并用大量细节塑造出60多位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特别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三位主要人物,从形象到性格都栩栩如生。影片在刻画他们的革命活动的同时,也形象地再现了他们为人父、为人夫的真切的感情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拍摄《开天辟地》时,曾遇到片中人物是否要讲方言的问题。李歇浦认为,因片中有名有姓的领袖人物和重要历史人物就多达60多位,假如采取当时通行的办法,银幕上将出现几十种方言。“我当时就想突破领袖人物讲方言的模式,我还专程到京向有关领导和专家请教,他们鼓励我试一下。最后影片拍成公映,片中的毛泽东并没有讲人们熟悉的湖南话,但广大观众还是认可了这一青年毛泽东形象。这说明,只要戏到位,说普通话,还是能成功塑造领袖形象的。”

《开天辟地》上映后受到高度评价,于1991年获第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第二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优秀影片奖,并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电影作品和被上海影评人奖列入1991年度“十佳影片”之一。

在上影传承现实文脉

李歇浦不仅是一位电影艺术家,也是一位电影教育家。李歇浦曾在上海戏剧学院担任导演课教师,带出了如今活跃的许多知名导演,如梁山、吴天戈、郑大圣、傅东育等。

“2017年海上电影论坛曾经邀请李歇浦导演谈自己的电影艺术,他给论坛取了一个名字,‘注重真实,力求突破’,他认为,电影第一要真实,第二要不断突破,这是他的艺术追求。”梁山记得,自己还没毕业时,李歇浦就点他去《开天辟地》担任导演助理,“老师经常说,导演不是大学课堂里可以学会的,是看师父做‘看会’的。当年,他就跟着大导演张骏祥当助手,拍摄了《大泽龙蛇》等好几部大片。他也用这种方式带教我们,这是上影很重要的一个导演流派。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从张骏祥开始,教出了上海电影专科学校的导演、摄影师,李歇浦老师又教会了我们这一代,他就像是上海电影的‘非遗传承人’。”

李歇浦爱喝酒,聊天,在课堂上津津乐道,学生们听得也饶有趣味。梁山对他讲自己如何拍摄《车轮四重奏》的故事印象深刻。当时,剧组在一个小县城拍戏,由于当地从来没见过电影剧组,机器一摆出去,半个城的人都冲过来围观。戏拍不下去,李歇浦就想出一个办法,让副导演带领副摄影,一群人在主要干道假装拍摄,弄得声势浩大,人群都被吸引过去了,他便趁机带着主摄影师溜到另一个地方,把一场大戏拍摄完毕。

李歇浦一直教导学生,电影最要紧的还是人物和故事两个层面,他非常注重人物情感和逻辑的真实性,同时也要有突破。在拍摄《开天辟地》时,李歇浦决定要用强大的演员阵容来保戏,剧本尚未出来,影片副导演杨兰如、胡立德已经率领人马滚地毯似的在全国寻访演员。李歇浦认为,表演历史人物的演员自然要求“形神兼备”,虽是群体形象,还要人各有貌,富有个性才能栩栩如生。“他找演员独有一套,眼光和别人不一样。”梁山说。

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上影厂投资,李歇浦再次执导拍摄了影片《燃烧的港湾》,这是一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为背景,正面反映沦陷的香港普通劳工团结欧美外侨,英勇炸毁日军潜艇基地的史诗性巨片。2000年,李歇浦再挑重担,执导影片《走出西柏坡》。全片通过主席的警卫排长耿涛这样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故事,来展现党中央在中国革命转型时期的居安思危和高瞻远瞩,视角颇为独特。李歇浦在严肃的政治语言中巧妙融入了情感纽带,打动观众的同时也拍出了细腻的上影风格。

2004年,李歇浦执导影片《邓小平·1928》。他曾表示,这是自己导演生涯中的第三部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是历史的真实给自己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空间。

“他创作的电影片种很多,主旋律电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拍摄重大历史题材时,他也要求人物一定要站得住,故事要立得住。”梁山还记得李歇浦在拍摄现场的风度,他身上有一股江南文人的气质,也很有一种大将风范。

李歇浦的儿子、女儿也都从事导演事业,他们家也成了“一门三导演”。打电话到他家找“李导”,他的夫人都要问,“找哪个李导演,是大李、老李还是小李?”

“他是上海电影承前启后的人,传承了上海电影的一条现实主义文脉。我们非常怀念他,想念他。”梁山说。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上影集团

来源:作者:钟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