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棣活剐三千宫女过程
朱祁镇和朱祁钰,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弟,先后都登基为帝。朱祁镇分别在(1435—1449年)和(1457—1464年)两次为帝,朱祁钰在位时间正好在朱祁镇两次称帝的间隙,即1449年―1457年为帝。但是,历史上对这对兄弟的评价,却远远不同:朱祁钰远超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天顺八年(1464年),病逝,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9岁的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次年改元正统,尊奉皇太后张氏为太皇太后,皇后孙氏为皇太后。
朱祁镇总共活了37岁,9岁继位,两次登基为帝。他这一生没有太大的功绩,政治上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反而因为“土木堡之变”使明王朝25万大军全军覆灭,无数文臣武将身亡,自己也沦为瓦剌的阶下囚,成为他一生执政生涯永远抹不去的污点。
笔者查了下史料,翻来覆去,发现朱祁镇的皇帝生涯也就三件事可以拿出来说一说。
1.遗诏废殉
殉葬制度,即用活人殉葬,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在明朝,从朱元璋开始,皇帝死后,一般会让嫔妃殉葬。朱元璋死时,有嫔妃四十多人殉葬;朱棣死时,殉葬有三十多人;朱祁镇的父亲朱瞻基死时,也有十多人殉葬。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称:
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如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谓之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宗、宣宗皆然。
明英宗朱祁镇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并亲眼见过被殉葬的嫔妃临死前的惨状,并对这种野蛮的殉葬制度非常反感。他临终时遗命: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自明英宗朱祁镇开始,惨无人道的殉葬终于被废止了,直到明朝终结,再也没有人殉葬。
2.平定石曹之乱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宦官曹吉祥与大臣石亨、徐有贞等人勾结,趁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时,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
朱祁镇复辟后,因曹吉祥石亨等人有拥立之功,得到朱祁镇的宠信和重用。两人很快权势熏天,党羽遍布。后曹、石二人相互勾结,图谋叛乱,由于准备不充分,密谋泄露。很快就被镇压了。石亨被捕下狱,严刑拷掠之下,惨死狱中;曹吉祥被弃市凌迟,其家族,党羽被杀或被流放。
3.释放建文帝幼子朱文圭
《明史·卷一百十五·列传第六·诸王三》
惠帝少子文圭。年二岁,成祖入,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英宗复辟,怜庶人无罪久系,欲释之,左右或以为不可。帝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大学士李贤赞曰:“此尧、舜之心也。”遂请于太后,命内臣牛玉往出之。
朱文圭是朱允炆次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破南京时才2岁。此时建文帝朱允炆和其兄朱文奎不知所踪,其母马皇后自焚而死。后被朱棣长期幽禁于朱元璋老家凤阳的广安宫,史称建庶人。
朱棣虽然饶了朱文圭一命,但是心中始终放心不下,担心他被别有用心的人劫持,以及朱文圭长大成人后反抗并报复朱棣。于是朱棣便派人严加看管,并严禁看管者同朱文圭讲话。
朱文圭在高墙四壁、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度过了55个春秋,绝少人跟他说话交流,更不用说谈心,教授他知识。这种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幼儿,心智发展情况可想而知。据说朱文圭获释时,这个年近六旬的老翁,五谷六畜都分不清,活脱一个痴呆儿。
公元1457年,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复辟成功、结束长达7年的圈禁生活后,朱祁镇突然想起了朱文圭,同病相怜之下,对他起了恻隐之心。并不顾孙太后及左右的反对,下达了恢复朱文圭自由的命令。内阁首辅李贤不由大赞:“此尧、舜之心也。”
《明通鉴》对朱祁镇的评价比较客观公正,现摘录如下:
帝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老成勋旧纲纪秩然。徒以王振专权,遂至乘舆播迁,蒙尘塞外。复辟之后,困心衡虑稍稍振作。而宦寺之弊因循不除,吉祥既诛而纪纲、门达辈犹踵覆辙,抑何痼弊之深也。若其释建庶人、追上胡后谥号、首罢宫妃殉葬此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我们再来看看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23日),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玄孙,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母为贤妃吴氏,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即位后,册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兵败被俘。在兵部侍郎于谦和孙太后支持下,即位为帝,尊奉明英宗为太上皇。
朱祁钰在位仅8年,在土木堡之变国家民族覆亡之际,临危受命,主持大局,打退了瓦剌的进攻,阻止了瓦剌南下的图谋,挽救了明王朝政权,避免了南宋偏安一隅的悲剧,使大明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这一功绩足以让朱祁钰彪炳千秋,名垂青史。
1.力挽狂澜
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瓦剌咄咄逼人,千钧一发之际,朱祁钰在兵部侍郎于谦和孙太后支持下,即位为帝,并尊奉明英宗为太上皇。继位后的朱祁钰任用于谦王文石亨等人,组织北京保卫战,整肃内部,调集重兵,安定人心,最终在同年十一月击退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景泰元年春正月丁丑朔,罢朝贺。辛巳,城昌平。壬午,享太庙。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闰月甲寅,瓦刺寇宁夏。癸亥,诏会试取士毋拘额。庚午,大同总兵官郭登败瓦剌于沙窝,又追败之于栲栳山,封登定襄伯。是月,免大名、真定、开封、卫辉被灾税粮。二月戊寅,耕耤田。癸未,悬赏格招陷敌军民。丙戌,石亨为镇朔大将军,帅师巡大同。都指挥同知杨能充游击将军,巡宣府。壬辰,太监喜宁伏诛。
2.一代明君
在政治上,朱祁钰广开言路 ,招贤纳士,稳定局面,重用于谦等贤臣,吏治为之一新;经济上减轻农民负担,治理水患,赈济灾民,安抚流民。文化上朱祁钰组织,安排人员整理,编纂地理类书籍《寰宇通志》;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发源于元代,在朱祁钰执政期间到达全盛时期......
二年春正月庚戌,大礼天地于南郊。壬子,诏天下朝觐官当黜者运粮口外。二月辛未,释奠于先师孔子。辛卯,以星变修省,诏廷臣条议宽恤诸政。癸巳,诏畿内及山东巡抚官举廉能吏专司劝农,授民荒田,贷牛种。三月壬寅,赐柯潜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庚戌,免江西去年被灾秋粮。三月戊寅,开建宁银场。夏四月戊子,筑沙湾决口。运南京仓粟振徐州。五月丁巳,发徐、淮仓振饥民。
3.朱祁钰的污点
“病笃之时,小人趁势而发,仓促间,不能全贤名于一生,足可叹息。”
朱祁钰因为非常形势而做上皇帝后,开始迷恋权位,并不可自拔。于是废掉旧太子朱见深(当时还叫朱见濬,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并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第二年,朱见济便死了。而朱祁钰没有其他的儿子,再后来,曹吉祥与大臣石亨、徐有贞等乘朱祁钰病重而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成功,将朱祁钰废为郕王,并软禁于西苑。没多久,朱祁钰离奇去世,谥号为戾。
关于朱祁钰的历史功绩,引用《剑桥中国明代史》对朱祁钰的评价:
景泰时期,即明景帝统治时期(1450年—1457年),普遍地被人们判定为恢复了稳定、由干练的大臣们卓有成效地治理、进行合理的改革以及为北京和北方边境制定正确的防御政策的时期。传统的历史学家也判定,与前十年邪恶无能的宦官不幸地把国事搞得一团糟的情况相比,它的政府要受到赞誉。但是新政体不仅仅是一个从宦官统治向官僚恢复权力的过渡。至少在景帝统治的初年,新的改革受到以兴安为首的高级宦官的支持,而且是与任何官僚或将领一样热诚的支持。更确切地说,新政体的力量必须被看成是“民族觉醒”的结果,即在土木灾祸之后人们对国家需要进行彻底重建的普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