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 光养晦韬光养晦怎么念

时间:2023-05-15 07:15/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5600 评论:0

搜索创作挑战赛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我国。

“银河号事件”、“96台海危机”、“南使馆被炸事件”,我国一忍再忍,这些都是中国“韬光养晦”的标志性事件。

有人说“韬光养晦”就是“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也有人说这是大智慧、大战略。

“韬光养晦”究竟有没有错?我国为什么要这么做?

隐藏锋芒 等待时机

“韬光养晦”古已有之-靠“韬光养晦”熬死无数英雄、能人的司马懿。

“三国”时期能人辈出,提起那个时期的能人,许多人都能报出一长串名字:诸葛亮,刘、关、张,孙权,曹操……

就连“捧不起的刘阿斗”也是能屈能伸的聪明人,“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中的廖化也是被曲解的英雄好汉。

但是,司马懿才是“三国”最大的赢家,“三国”出了那么多的能人、英雄,除了司马懿,无人能出其右。

司马懿为什么能够实现“逆袭”?靠的就是一个“忍”字。

司马懿的第一忍:

司马懿“入仕”前,曹操几次想把司马懿招入自己麾下。但是,司马懿却认为曹操不可信赖。

为了拒绝曹操,司马懿不惜编造谎言,谎称自己得了“小儿麻痹症”。

曹操不相信司马懿的话,于是派刺客上门试探,却不想,就算刺客把刀架到了司马懿的脖子上,司马懿虽然“惊恐万状”,却依然是一副“举步维艰,毫无还手之力”的样子。

曹操于是相信司马懿确实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才放过了司马懿。

即便如此,司马懿仍然继续装病,这一“装”就是整整7年,一直“装”到了而立之年。

当然,司马懿最终还是被曹操“强招入仕”了,没过多久,生性多疑的曹操察觉到司马懿内心的不安分,便想杀掉司马懿以除后患。

但是,曹操却找不到杀司马懿的借口,这是因为,司马懿做事勤勉,几乎不犯错误。

更重要的是,司马懿与曹丕私交甚好,但凡曹操对司马懿起杀心,曹丕总会在曹操面前极力维护司马懿。

所以,司马懿在曹操的“刀口下”度过了12年,在这12年里,危险始终都在,但是,因为隐忍,司马懿毫发无伤、安然无恙。

曹丕、曹睿时期,司马懿的第二忍:

曹丕称帝之后,司马懿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一步步成为曹魏政权的重臣。

曹丕临终前,司马懿成为曹丕钦点的“托孤大臣”。

年轻的曹睿继位之后,司马懿变得比以往更加谦恭,因为曹睿的才能远远高于曹丕。

曹睿虽然重用司马懿,却一直对司马懿存有提防之心,司马懿相信,如果稍稍表露“不臣之心”,曹睿必定会痛下狠手直接杀了自己。

于是,司马懿再次选择隐忍,这一忍又是13年。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一)

司马懿的隐忍得到了巨大的回报,曹睿去世前,司马懿被曹睿委以重任,再次成为“托孤大臣”。

“幼帝”曹芳上位之时,曹魏政权中能够跟司马懿抗衡者所剩无几,按理说,是司马懿去除伪装、“摘取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可是,曹家还有一个能够与司马懿抗衡的对手-曹爽。

司马懿没有与曹爽针锋相对、硬碰硬对着干,而是声称“旧疾复发”,直接让权、弃权,直到曹爽彻底对自己放下戒心。

就这样,司马懿又隐忍了10年。

这是司马懿的第三忍,也是他最后的隐忍。

“高平陵事变”之后,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室力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这个时候,隐忍了50年的司马懿终于出手了,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不费吹灰之力”便控制了曹魏政权。

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司马懿韬光养晦、甚至不惜装疯卖傻,最终为自己以及司马家族取得三国混战最后的胜利。

在这50年里,司马懿一直都在为曹家打天下、安天下,同时也一直在等待时机、积蓄力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平均寿命为39岁,司马懿韬光养晦50年,谈何容易。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二)

“韬光养晦”之刘备-“刘皇叔”靠“装疯卖傻”骗过曹孟德。

大家一定听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吧。

东汉末年,刘备投奔曹操,当时,曹操的势力远远大于势单力薄的刘皇叔。

为了防备曹操加害于己,刘皇叔整日在后园种菜,浇灌,忙得不亦乐乎,“以为韬晦之计”。

有一天,正在菜地里忙碌的刘备被曹操请到了曹宅。

曹操说,枝头上的青梅不可不赏,你我不妨一边赏梅,一边喝酒。

两个人各怀心思,推杯换盏,酒至半酣之时,忽然天色骤变,阴云密布。

一个随从指着天上的乌云说,“你们看,那片云像极了一条巨龙”。

曹操与刘备一起凭栏看去,曹操对刘备说:“刘使君可知道龙的变化?”

刘备回答道:“愿闻其详。”

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英雄。请说来一听。”

刘备说:“我这个人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

曹操说:“你不要太谦虚啦。”

在曹操一再追问下,刘备报出了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的名字。

曹操大笑说:“这些人碌碌无为,不足挂齿!”

曹操说:“英雄应该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说到这里,曹操用手指指刘备,又指向自己说:“你我才是当今天下之英雄。”

曹操话一出口,刘备大吃一惊,手里的筷子和勺子顿时掉到了地上。

这时正好雷声大作,一场大雨倾盆而下。

借此机会,刘备一边低头捡起筷子和勺子,一边解释说:“好大的雷声,打雷吓到我了。”

曹操笑着说:“男子汉大丈夫也怕打雷吗?”

刘备说:“圣人听到雷声也会变脸色,何况是我这样的凡人呢?”

曹、刘对话之初,曹操屡屡用话语试探刘备,都被刘备轻描淡写、巧妙地搪塞过去了。

当刘备听到“你我才是当今天下之英雄”这句话的时候,刘备确实被吓了一跳。

好在刘皇叔临危不乱,巧妙地利用雷声掩饰了过去,刘皇叔这才有机会全身而退。

青梅煮酒论英雄

“韬光养晦”是弱者的无奈之选,却并非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司马懿隐忍了50年,“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也“熬”死了“相爱相杀、亦敌亦友”的诸葛亮,最后成为“三国”最大的赢家;

刘备“装聋作哑”、“装疯卖傻”,这才让曹操暂时放弃了对刘备的戒心,也才有了后来的“三足鼎立、平分天下”。

两位“三国”人物的故事正好印证了相声名家郭德纲的一句话:

活着就是艺术,你把比你强的人都熬死了,你就是艺术家了。

相对于强者而言,“弱者”指的是处于不利境地的那一方,这种“弱”体现在体力、权势、财力、军力、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

事实上,“韬光养晦”是弱者的无奈之举,没有哪个强者会玩这样的“游戏”,即使有,那也不过是装腔作势的“作秀”而已。

“韬光养晦”也是弱者隐忍的策略,是弱者默默积蓄力量的一种手段,“韬光养晦”最终的目的不应是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而是挑战自己、战胜对手。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三)

然而,“韬光养晦”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它需要有成熟的心智。心智成熟的典型标志为:

能够清晰、准确地评估自己,有自我反省能力;

有同理心,懂得理解旁人;

不会随意攻击他人;

不意气用事,不逞一时之快。

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正是“不意气用事,不逞一时之快”。

人人都有自尊、尊严,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但是,若是过度自尊,过于在意自己的尊严,不能冷静地面对问题,而是采取激烈的、莽撞的行动,终将南辕北辙、于事无补。

它需要懂得审时度势。所谓“审时”,就是仔细研究时局,所谓“度势”就是估计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审时度势”,继而“顺势而为”,才能厘清错综复杂的关系,采取明智的应对之策,才能够顺应事物发展的大势。

如果时机不成熟、发展趋向尚不明朗,切不可莽撞行事、逆水行舟。

否则,就会像“堂吉柯德战风车”那样-精神着实可嘉,结果却非常悲惨。

它需要胸怀大志。“韬光养晦”不是忍气吞声,也不是委曲求全。

你要有确定的方向、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心态,要知道什么是你应该坚守的东西。

为了实现远大的目标,你可以暂时放弃一时(或者局部)的利益。

一味收敛、低调不是“韬光养晦”,而是胸无大志、德薄行浅的行为表现。

它需要过人的定力和忍耐力。

就像司马懿隐忍50年那样,“韬光养晦”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因为隐忍,你要长期承受旁人的曲解、误解,甚至遭到诽谤和恶语中伤。

为了实现有利而正确的既定目标,你要抵御一切不利因素的干扰,一般人很难有这样的定力和忍耐力。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小平同志8字战略见真知!

1978年初夏,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团长有过一次不同寻常的考察。

谷牧副总理考察欧洲五国

在一个多月的考察当中,谷牧副总理带领代表团走访了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联邦德国五个国家。

一个多月的考察见闻让谷牧副总理感慨万千,在结束考察回国途中,谷牧副总理感叹道,“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太大了……”。

回到北京之后,谷牧副总理向小平同志等领导人汇报了这次考察的见闻和感想,汇报从下午3点半开始,一直到晚上11点才结束。

在听取谷牧副总理汇报的过程中,小平同志和其他领导人全神贯注,不插嘴,不问话,谷牧副总理足足汇报了7个半小时。

谷牧副总理的汇报让小平同志等领导人大为震惊,再加上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情况,小平同志深切感受到:

我们耽误的时间太长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管理、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太大了。

在审慎的研究考量之后,小平同志意识到,中国要取得发展、追赶上飞速发展的时代,就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打开国门,实行对外开放,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强国富民,这是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

于是,在确定新时期“对外关系准则”的时候,小平同志提出,“要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要借助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1989年9月4日,小平同志在一次讲话时指出:“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

小平同志解释说,“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概言之,就是要“韬光养晦”。

此后不久,我国正式把“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确定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几十年坚持奉行。

小平同志与谷牧副总理在一起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是小平同志基于对国内外局势的清醒判断而作出的英明决策。

几十年坚持奉行“韬光养晦”的结果是: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多年来,我国的GDP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全球外汇储备首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韬光养晦”是大智慧、大谋略

在谈到“韬光养晦”给我国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有人也提到了“韬光养晦”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南海周边的一些小国纷纷“碰瓷”中国,他们把我国的“韬光养晦”曲解为“软弱可欺”;

再比如,有人重提“银河号事件”、“96台海危机”、“南使馆被炸事件”,他们认为,这些事件的处理结果极大地伤害了我们的民族尊严,因而对我国奉行的“韬光养晦”战略提出质疑。

诚然,当我国大使馆遭美国轰炸等事件发生之时,全国人民义愤填膺。得知事件的处理结果之后,我们的感觉又是何等憋屈。

但是,我想说的是,“韬光养晦”是在特定的国际环境、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历史时期采取的特殊战略。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这个战略发挥了显而易见的作用,我国有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战略,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的发展战略也会“与时俱进”、同步作出优化和调整。

忽略一项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而求全责备,这样的认知至少是片面的、不严谨、不负责任的。

结语

古有司马懿“韬光养晦”50年,厚积而薄发,今有“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打牢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

这是古代先贤的智慧在不同时期的结晶,更是中国人民励精图治、发奋图强、走向民族复兴的成功案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