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阴中学 淮阴中学985录取率
笔者一直是淮阴中学铁粉,居江湖之远,只能管中窥豹,难免偏颇,还望见谅。
高考情况
淮阴中学高考成绩的判断指标有三个,一本率,南大人数,清北人数。这三个指标每年都有,并且比较稳定。
今年一本率在96%以上,明显高于去年。
南大人数39人,处在历史低位。淮中保持了14年的南大录取第一,去年输给了南师附中,今年并列第四。南师附中60人,常州中学41人,海安中学40人。
清北人数没有准确消息,官网公布4人,应该在8到13人之间,也是历史低位。
今年淮中高分段表现依然强劲,118人全省第二,但超高分段表现不佳,其实这个分数段有一定偶然性,一两年的低位,不足为奇。真正偏弱的是竞赛。
探索中的新高考
2021年是新高考元年,但新高考启动是2018年,笔者有幸参加了淮阴中学关于新高考的第一场宣讲会。依稀记得,请的是一位上海专家,全程寡淡,事后看我们和上海的新高考并不是一回事。
只记得领导的一句话:对于新高考我们也在摸索。这是一句实在话,当时全省对新高考的“两依据一参考”的“一参考”都比较茫然。
但有一个地区先知先觉,就是南京。
所谓的一参考就是参考综合评价,但如何参考,开始并没有明确。
现在看综合评价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大招生类别,今年南京大学综评增加至230人。东南增加30人,达到了180个,浙江大学新增江苏省招生30人。
今年B类院校招生将近4000人,都是省内一本院校,A类院校招生2287人。综评报名人数14.7万人次,可见热度之高。
综合评价的考察点很多,有各种奖项,学校排名,证书等,但这里面含金量最高的是五大竞赛。
五大竞赛奖项也是强基,高校专项,清北各种计划的敲门砖。
南京双特生
南京在2018年招收科技特长生和学科特长生,目标就是针对各种特殊类别招生,其中大头是综合评价与强基招生。
南京十三中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它主要是对标高校将来招生的,按照强基计划和综评录取,所以他的考核首先还是和高考招生有点类似。”
考生加试合格后,需要和报考学校签订相关协议,获得预录取资格。中考成绩达到中考总分80%的预录取考生(相当于560分),将直接被相关学校录取。
这5年南京两特生的招生计划年年大幅度增加,今年一共
1846人。
以南师附中为例,今年招收两特生150人,这为该校的学科竞赛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全市从初中开始已经形成竞赛的氛围,为高中的竞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期的综评和强基等各种特殊类型招生铺平了道路。
今年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队5名队员中有两名来自南师附中,他们双双获得IPhO金牌。
淮阴中学一直是南京大学录取人数第一的高中,但从去年新高考开始,被南师附中远远甩在了后面,这不能说是巧合。
南大在全国招收强基学生208人,江苏42人,南京13人占比31%。综合评价录取230人,南京31人,占比13%。
南京在旧高考的排名一直不高,但新高考南京逐渐找到了感觉,特别是他家的竞赛成绩,全省独占鳌头。
笔者在去年10月就写过文章介绍南京特长生,
链接:南京竞赛和综评何以冠绝全省,4年布局终结硕果,淮安中考改革与集团化;
下面是文章截图:
淮中的特长生
上一篇讲了县中的崛起,但在竞赛上,无论从师资还是资金上都没办法和超级中学相比。好在很多县中有高校专项和地方专项,对竞赛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专心致志拼高考就可以,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状元还是理科前100名,县中都压倒性的胜过超级中学。
以南师附中,苏州中学,天一中学为代表的南京和苏南的顶尖高中则在竞赛上斩获颇丰,然后通过特殊类招生,让学生向上跨一个台阶。
淮阴中学作为长期稳居全省前三的高中,在这场竞赛中暂时落后,我们认为淮中对科技特长生的力度可能是原因之一。
去年教育部明确高校停招高水平艺术团。但今年淮中艺术特长生(也就是开明乐团)依然有20人的招生名额,而科技特长生也只有20人。
在2020年南师附中已经停招艺术生,全面转向科技特长生和学科特长,多年积累成绩斐然,今年继续扩张,可以看出南师附中在全面拥抱新高考录取方式的转变。
艺术特长生招收对象基本是老开明乐团的学生(今年合格公示和2020年录取公示可以证明),对于新高考特殊类招生而言,艺术特长作用很小。
南师附中对标的是新高考高校的录取方式,我们对标的是什么?
这是南师附中科技特长生的招生简章,里面要求明确具体。
这是淮阴中学科技特长生的招生简章,笔者将这份招生简章给南京的老师看,他们一头雾水。
笔者认为淮阴中学招收科技特长生不仅仅是招揽人才,还有一个目的是让淮安的初中生形成参加竞赛的氛围,从而全面提升淮安的竞赛水平。只有明确奖项要求,全市学生才知道如何努力,而不是小圈子选拔,关于科技特长生下一篇具体讲。
结语
新高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竞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特长生也只是竞赛的一个培养渠道。即使有一天我们重视如南京,也不一定有南京的成绩,因为我们没有南京的高校老师资源,能上竞赛的老师匮乏,更不要说高校的人脉资源。
笔者只是想通过一个侧面,给大家讲一下自己的所见所想,材料有限,难免偏颇,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