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和加多宝 王老吉加多宝是一家吗

时间:2023-05-16 11:2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2780 评论:0

炎炎夏日,燥热难耐,身乏体困,在两广地区,要是来杯红罐凉茶,那真是清凉解暑,祛热消火。

凉茶,一种喜闻乐见的饮料。说起凉茶,你一定会想到“王老吉”“加多宝”,对于这两个品牌的商业鏖战,虽然不知全貌,但一定略知一二。

最早的“王老吉”,是清朝道光年间一个名叫王泽邦的人发明的凉茶配方。当时,王老吉凉茶很受老广人认可,一时之间,小商小贩们都跟着挂起了“王老吉”的招牌,卖起了凉茶。

靠着“王老吉凉茶”的核心配方,王泽邦脱贫致富,发财了,最重要的是,创下了一份家业,福泽子孙。1883年王泽邦过世之后,他的子孙们,继承家业,把凉茶铺子发扬光大了。不仅如此,还打起来配合,王家子孙一支,留在广州,继续耕耘本土品牌;另一支跑香港定居了,把凉茶走向国际化了。

1956年,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席卷华夏大地,所有的民营企业要公私合营啦。“王老吉”广州分部,顺势而为,借着中草药凉茶的家学渊源,和政府合办了一个制药厂,也就是后来的“羊城药厂”,成了一家国企。又过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了,羊城药厂开始继续研制王老吉清凉茶饮料,并在1992年获得了正式的注册商标。

再看香港那头的王氏子孙呢?他们也整了个老祖宗名号的公司,叫“香港王老吉国际”,手里也攥着老祖宗的王牌配方。

等到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深圳吹来了,一批嗅觉敏锐的香港商人,闻到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这其中就有香港鸿道集团的主席,陈鸿道。

他一眼就瞅准了一个商机:王老吉凉茶,萌生了“把广东凉茶发扬光大”的念头。

随着香港人陈鸿道的横空出世,一场旷日持久的凉茶之争,就这么打响了……

1. 一个商业选择,一颗定时炸弹

陈鸿道先跑去找了香港王老吉国际的执行董事王健仪,拿下了王老吉的配方。紧接着,为了进军内地市场,陈鸿道和羊城药厂合作,让他们把“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授权给自己。

1995年,陈鸿道创立了“加多宝”公司,和羊城药厂,也就是后来的广药集团,正式签订了商标租用合同。2000年,双方第二次签合同,规定商标使用期截止到2010年。

这个商业选择,开启了中国传统凉茶行业的新世纪征程,但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在陈鸿道接手之前,羊城药厂的“王老吉”买得平平淡淡,也没有花太多的经营精力。陈鸿道作为一个营销老手,他知道,这么多年来,“王老吉”出不了广东,只有一个本质原因:定位不清晰

说它是药吧,没真的药管用;说它是饮料吧,它的配方又确实有一点点药用价值。这种不尴不尬的地位,你让消费者怎么买?

广药包装

陈鸿道先后找了不少专业广告公司,大刀阔斧地改革品牌形象。首先,就从“定位凉茶”开始。

回归凉茶的本源,陈鸿道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凉茶凉茶,就是清凉解暑嘛。那人为什么为啥要清凉解暑呢?因为容易上火嘛!

“上火”,这可是咱中国人独有的一个概念,不分男女老幼,不分东南西北,只要是中国人,那都知道。口腔溃疡,是上火;脸上冒痘,是上火;出汗黏糊,也是上火。而针对上火的休闲饮料,市场一片空白!

就这样,2002年之后,陈鸿道忙前忙后,大把的钱和精力都花在了一句广告词上:“怕上火,喝王老吉!”

就为了这七个字,陈鸿道和他的加多宝公司,几千万几千万地往里砸钱,生生把这七个字砸上了央视黄金广告时间。

王老吉一炮而红!从2002年到2005年,王老吉销量三年猛涨了10倍,甚至在2006年还一举超过可口可乐中国,被认为是中国最有价值的饮料品牌,价值评估高达1080亿。

2. 商标之争与广告之争

时间一晃就到了2010年,也就是合同约定的商标到期时间。

本来,鸿道集团这边估摸着,再多加点商标费,争取一下续约。然而,广药集团那边并不想鸟陈鸿道。

商标到期了以后,陈鸿道仍然是马不停蹄地生产红罐王老吉,继续赚钱赚吆喝。

广药集团坐不住了,没授权你也敢卖?信不信我告你?一纸律师函就发了过去,勒令加多宝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2010年,广药状告加多宝公司的母公司鸿道集团,要求收回“王老吉”商标。理由很简单:老合同到期了,不打算再续约。所以,鸿道集团必须现在、立刻、马上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老字号、老字号,吃的就是金字招牌。名字一改,十多年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砸了那么多钱进去,多年辛苦却要拱手让给他人,陈鸿道心有不甘。

“商标之争”的官司铁定要输。经此一役,陈鸿道也算悟出来了。成也老字号,败也老字号。“王老吉”这块金字招牌,成就了他庞大的商业帝国,但也阻碍了他甩开膀子、自由飞翔。

既然广药集团盯上的并不是他的产业,而是王老吉那个金字招牌,那这招牌,我不要了又如何?!

陈鸿道在法院的传票刚到手上,他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要现在、立刻、马上“去王老吉化”,摆脱对名字的依赖,培养新的用户习惯。只要消费者还在买我的饮料,我就能保住我的生存!于是,从2011年开始,从双方还在为商标权争吵不休的时候开始,他就着手制定了“去王老吉化”的作战方针。

一个,是改双面包装。趁现在还能用“王老吉”的名号,陈鸿道把红罐王老吉改成了正面“王老吉”、反面“加多宝”的双面红罐。这样,消费者就会渐渐习惯“加多宝”这三个字出现在红罐上。

再一个,改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已经奠定了超高国民度,陈鸿道只需要在所有广告前加上一句话:“王老吉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四两拨千斤,一下子把“商标过期”的大问题、转化成了“国民饮料改名”的小问题。这样一来,眼睛再笨的消费者,也能听懂暗示了吧?

等到2012年,法院判决下来了,鸿道集团不能再用王老吉商标了,广告里也不能出现“王老吉”三个字了。那怎么办呢?好办,把这三个字去掉,“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大家照样听得懂。

这下子,全国人民都知道,加多宝就是王老吉,王老吉就是加多宝了。好一招混淆视听啊!

结果呢,广药集团花大力气打了官司,花大力气要回了品牌名,结果发现,好家伙,潜在客户全被你几个广告给带走了,正儿八经的红罐王老吉还没“加多宝”卖得多,这怎么行?

于是,广药再次拿起了法律武器,告它!这次告什么?告广告!

你说你“销量领先”?假的!你加多宝才卖了几天就销量第一了?你把前面几年王老吉的销量都算这里?作假!鸿道集团说,好好好,我改,于是,就改成了“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

广药一看,你数学没学好是吧?我给你算过了,你卖的根本就不到70%!于是,鸿道集团又只能把广告语敲定成“全国销量遥遥领先”,这么模糊!广药还怎么算?

接着,鸿道集团又请来香港王氏后人,授权使用了“王泽邦传承配方”的名号,这才勉强扳回一局。

3. 红罐之争:广药的最后一搏

拿回“王老吉”的名号之后,广药也想把这罐子凉茶接着做大,于是他们也投广告,砸巨资,搞大动作:买下了新闻联播前的黄金广告时间!

可是,时过境迁。今时今日,不同往日,这个黄金广告时间,没当年那么黄金了。

2010年之后,那是互联网时代,不是那个一大家子人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的年代啦。凉茶的主要受众,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年轻人里有几个看新闻联播的?

再看鸿道集团,直接冠名了“中国好声音”! 经此一役,鸿道几乎是完全摆脱了改名的阴影,市场占有量完虐王老吉。

广药这下已经不只是坐不住了,简直就是气急败坏了,继续告陈鸿道。从法律上看,加多宝唯一还能和王老吉扯得上关系的,就是极其相似的红罐包装,以及一句“怕上火,喝加多宝”的广告词了。

2015年,广东高院判王老吉胜诉!

加多宝很无奈,打官司是打不赢的,只能把红罐都改成了金罐。多年的产品辨识度被夺走了,消费者不熟知其中内情,看着金罐还以为是盗版呢。

鸿道集团虽然不甘心,可是判决书白纸黑字的在那里,他们也没办法。只能一边生产着金罐,一边再申诉,希望能迎来转机。

4.十年拉锯,输了市场、凉了行业

2017年,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官司,终于打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等来了最终的判决。涉及到两大凉茶寡头,最高院的判决也是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最后来了个高级和稀泥。

红罐凉茶,广药确实有商标,这是没错滴。但鸿道在十年商标使用期里,也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也是没错滴。所以呢,你俩就共同享有这个红罐包装和广告词吧!

就这样,经历了商标之战、广告之战和红罐之战,三大战役打下来,王老吉和加多宝,准确地来说,是广药集团和鸿道集团之间的纷争,也终于尘埃落定。最后,双方共享权益,谁也没捞到完全的好处,可以说是白打了那么多年官司,落了个双输。

广药集团这下是真没辙了。加多宝已经和王老吉区分开了,红罐没得说了,自家的销量不争气,真是没办法了。

而鸿道集团呢?也没有什么喜悦之情。红罐保住了,“王老吉”的商标再也不能用了。从2010年开始,它反反复复地改名字、改广告语、改包装、打官司,来回折腾的成本可不小,流失的用户可不少。这波,属于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这场你来我往的商场对决,影响还不止于此。

为了赢官司,两家公司投入了巨额的律师费。为了争取市场份额,它们也投入了巨额的广告费和渠道费,甚至打起了价格战。这些价格战,不但让当事人伤筋动骨,还挫伤了整个凉茶行业的锐气。

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霸占市场的都是可口可乐之类的西洋饮料。本来,“王老吉”的爆火,给了凉茶这种本土饮料一个机会。和其正、潘高寿、邓茶凉等等凉茶品牌纷纷走向市场,成绩也很不错。可是,它俩一打价格战,就殃及了池鱼,这些地方品牌也不得不跟着降价,结果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与此同时,他俩在忙着搞凉茶行业内战的时候,也错过了整个饮料行业的大风口。它们没有意识到,从2015年左右开始,凉茶市场的增速迎来瓶颈,而奶茶、咖啡、果茶等时尚饮品,开始悄悄占领年轻人的心。

盲目的竞争,没有赢家。这就回到了一个古老的权衡取舍问题:是把蛋糕分好、还是把蛋糕做大?

作者:Sue,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凉三

路上读书:每日分享知识与干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