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多少钱一斤 娃娃鱼几级保护动物判几年
中国大鲵是全球现存最大的两栖类物种,最大体长超过2米,体重可达50公斤以上。这种全身光滑、头部扁平的有尾两栖类,还是和恐龙同时代的古老物种,堪称“水中活化石”。在国内,野生的大鲵非常罕见,属于濒危的珍稀物种,因此也被称为“水下大熊猫”。
近日,我国科学家又有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新发现:研究人员在江西靖安发现了新的野生大鲵种群,这一种群是一个独立种群,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种大鲵!
大鲵有何生活习性?纯种的野生大鲵为何罕见?
大鲵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两栖动物,民间称其叫声类似于婴儿的啼哭声,因此将其称为孩儿鱼、娃娃鱼,我国有不少传闻与之有关。但解剖学研究表明,大鲵并不具备声带等发声器官,“婴儿般哭泣的声音”很可能是一种误解。
在野外,大鲵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栖息在石头缝隙或者阴暗的洞穴中,夜间才外出觅食,以伏击的方式捕猎。幼年的大鲵主要以水蚯蚓、水蚤、昆虫等猎物为食,成年后体型增加,捕食的猎物也更加广泛,包括鱼虾、青蛙、螃蟹等等。
有研究表明,大鲵的耐饥饿能力极其强悍,在不吃食的情况下仍可以生存数年。但由于多种原因,野生的大鲵却非常罕见。
究竟有多罕见呢?有报道显示,目前我国很多山区的大鲵几乎处于绝迹的状态,曾经有历史分布的河川内已经看不到大鲵的活动。在这背后,人为滥捕是一个重要诱因。
例如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当地的野生大鲵曾形成可观的商业产量,50年代单是大庸、桑植、慈利三个县每年的收购量就达到5万公斤。但在2006~2008年,罗庆华等学者再次深入张家界展开资源调查,发现野生大鲵的存量仅剩2000尾左右。
野生大鲵的减少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更令人担忧的是,纯种的大鲵更是少之又少,这一难题困扰了国内学者很多年,但始终未能找到突破口。
这一悲剧还要从大鲵的养殖说起。
在80~90年代,我国的野生大鲵资源急剧下降,市场价格也随之飙升。在港台、华南以及东南亚的高档餐馆,野生大鲵一斤可卖到上千元,最高时可达3500~4000元,这对原产地的居民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在暴利驱使下,各地的养殖户开始大量收购野生大鲵并进行人工繁殖、驯养,将其子代养成后再集中上市,从中获取可观的利润。
但问题在于,养殖场收购的野生大鲵来自不同的地理种群,繁育过程中出现了逐代、连续的杂交。再加上当时的大鲵产业异常火爆,很多养殖户唯利润是图,并没有重视种质资源的管理。人工繁殖持续了数十年,全国大鲵市场经历了由疯狂到理性的转变,但背后的“基因杂化”已无法扭转。
据统计,全国各地人工繁殖的大鲵苗种高达2500万~3000万尾。这些苗种大部分未经遗传鉴定,就通过人工放流的方式流入了野外,进而和野生群体交配繁殖。长此以往,真正的纯种大鲵自然就越来越罕见了。
科学家发现纯种野生大鲵,究竟意味着什么?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已经明白,在野外发现纯种的大鲵是多么珍贵,其意义非同小可!
专家通过外观形态以及遗传分化的相关研究,将新发现的大鲵确定为新种:“江西大鲵”。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遗传身份确定、实现稳定繁殖的大鲵纯种种群。
据了解,该研究共持续了18个月,研究者通过标记重捕的方式在野外监测大鲵种群,采集了成体、亚成体以及幼鲵等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共计700余尾。这表明,该大鲵种群的规模不算小,并且具备了稳定遗传的潜质。
更让人惊喜的是,研究者连续2年观察到了江西大鲵的野外繁殖现象。作为一个单点分布的孤立种群,江西大鲵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下独立繁衍,它的存在堪称一个奇迹,“新发现”足以称得上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课题负责人车静研究员表示,纯种江西大鲵的发现为中国大鲵的保护带来了希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在全国范围(重点关注保护区)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有望发现更多类似的纯种野生群体,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举措,避免有些物种在被描述前就走向了灭绝。
这意味着:发现纯种大鲵后,大鲵的种群复壮又多了一线生机,野外种群的保护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具体到江西大鲵,其野外保护也确实迫在眉睫。调查显示,江西大鲵分布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的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水域面积为36平方公里,保护区内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溪流有12条。
在每年夏季,上游溪流会因降雨增多而出现山洪,到了冬季,出露地表的溪流则进入枯水期,山涧小溪相继出现断流现象。而在栖息地的下游,还建设有人工水坝,这也会导致该大鲵种群无法沿着自然水体自由扩散。
对于这一现象,专家也给出了保护建议:为江西大鲵设立专门的保护区。通过加强就地保护,完善优化栖息地的水环境,有助于降低江西大鲵的绝种风险。再考虑到纯种种群的稀缺性,建立保护区确实有其必要性。
野生大鲵为何会陷入濒危?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认定,野生的中国大鲵至今仍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那么,该物种陷入濒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是和人为滥捕有关。
在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之前(1988年),野生的大鲵资源曾遭到掠夺式滥捕,主要原因是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巨大。
上世纪80~90年代,秦岭、巴山、米仓山等地的野生大鲵被不法分子盯上,栖息在洞穴、石头缝、溪流中的大鲵遭到地毯式捕捞,甚至连幼苗也被“一窝端”。捕捞者大多将成年大鲵卖到酒店、餐厅,未成年的幼体则卖到养殖场,这种行为是大鲵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其次,大鲵的濒危也和其本身的生长、繁殖习性有关。
大鲵是水中的寿星,寿命可达50~60年。但受水温的影响,大鲵生长速度缓慢,需要4~5年才能发育成熟。成年后,大鲵以体外受精方式繁殖,每年只繁殖一次,每条雌性大鲵可产卵200~1500粒,卵径5~8毫米,后代的成活率很低(成年大鲵有吞食卵和幼体的习性)。
最后,还与水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农药、化肥的使用有关。
大鲵高度依赖于清洁的水体,个体的爬行和逃逸能力低,生活水源一旦遭到污染,整个大鲵种群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例如在陕西省周至县,当地的“大鲵洞事件”就是因为栖息地受到了破坏才惨遭劫难。
总之,大鲵陷入濒危既有人为原因,又有自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人为活动的影响更大。
保护野生大鲵人人有责,只有自觉抵制野生大鲵的非法交易,黑色的利益链条才能彻底斩断,这一珍贵的“活化石物种”才能在蔚蓝星球上存续,为子孙后代和生态系统带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