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简介 北京故宫的资料大全

时间:2023-05-17 11:52/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110 评论:0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胡月

在晚清时期的老照片中,故宫很多宫殿阁室已破败不堪,当时清政府财政吃紧已经无力维护宫殿群,只能任由其腐坏破败。

自1925年至今近百年的时间里,故宫进行过无数次大小修缮,其中最大的修缮工程自2002年底对武英殿进行修缮试点开始,整个计划分为三个阶段,时间跨度有近20年。这期间通过对故宫的修缮,人们得以在建筑层面重新了解故宫,因为老工匠与年轻工匠的断层,因为维修理念上的不一样,故宫的研究员们基本上是在维修中学习,在学习中修缮,全方位由内而外地研究故宫里的建筑。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古建专家周乾亲身参与了故宫太和殿大修工作,在故宫里一待就是18年。他根据多年实地考察数据和多年研究实践经验,写就《故宫建筑细探》一书,以丰富的图片和建筑解剖图,带领读者领略故宫之美,从细节中感受古人对生活的用心。

《故宫建筑细探》周乾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托梁换柱”的太和殿

2004年,故宫工程技术人员对太和殿进行勘察时发现,有一根立柱下部出现了糟朽问题。对于这样大的立柱,工匠们采用古人的办法,利用“托梁换柱”的方法将柱子替换。

这次更换的坏柱位于太和殿西北角,且被砖筑在墙中。立柱约1米,由若干木料堆在一起,用一个铁箍约束成。这样对整体结构扰动小——新柱子在原位替换,可以与原有的梁上结构按照原来的方式结合起来,一套揭露、托梁、抽柱、换柱下来,新柱就可以按原来的受力点支撑住整个结构。

故宫的“托梁换柱”

工匠们用两整根完好的木料撑在原有立柱附近,让房梁的重量分散在两根立柱上,再把柱子底部糟朽部分抽去,剩余的部分做成巴掌形,再留出接口准备与新柱搭接,这时原柱处于架空状态无法承重。再用新柱替换原柱糟朽部分,新柱与旧柱同材质、同形状、同尺寸,顶部做成巴掌榫状,与原柱剩余的部分完美契合。最后,再用铁箍牢牢箍住,这有利于新柱与旧柱之间互相挤压,协同发挥支撑作用。

尽管有很多大型机械,但它们很容易对古建造成二次伤害。因此,2014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就曾叫停过故宫的修缮工作,其意就是要重视古建筑修缮的方式方法,不要为了修缮而修缮,要真的对故宫建筑有爱护之心。

钉在墙上的麻揪

故宫古建除了我们肉眼可见的梁柱、红墙、白玉石、琉璃瓦之外,无论是为了美观秀丽,还是为了生活便利,故宫的工匠们都将自己的创新融入进故宫的缔造中。

据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在修筑墓地、蓄水池等地下建筑时,用石灰、沙子、黄土按照1∶2∶2的比例混合,再掺入糯米、猕猴桃汁拌匀,就能建造出坚固的建筑,这里糯米和猕猴桃汁成为秘密武器。作者在书中写道,20世纪末,在故宫古建筑维修工程中,发现了几处元、明时期留下的旧房基底。在这些旧房的基底中,工作人员发现了许多表面附有白霜的白色米粒。这些米粒混入石灰中,使得旧墙的硬度不亚于现在的标准砖。

墙体抹灰前钉麻,每一米见方,钉麻揪一枚,麻线长约0.5米。本版图片来自《故宫建筑细探》

近些年故宫研究人员对故宫建筑的灰浆进行取样分析,都发现了其中含有糯米的成分。一些古人建造皇家宫殿及陵寝的记载上,就有使用糯米作为添加剂坚固建筑结构的详细步骤,其中对一处施工往往要来回进行三四次,可见古人对于使用糯米作为建筑材料已经有相当程度的认知了。

墙体的灰浆之中混入糯米是为了加强建筑基础的坚固程度,而古人还有另一种方式为墙体加固,这种叫作“使麻”的工艺,隐藏在故宫的红墙之下。在故宫的红墙之下,涂着厚厚的灰浆,灰浆之下才是砖砌的高墙。而这层灰浆在风吹日晒中不脱落的窍门就在“使麻”的工艺之中。在故宫大修时,人们得以见到在最内层的砖墙之上钉在墙上的麻揪——大约每1米见方的面积内就钉有麻揪一枚,这样一整面墙上就有很多“麻绳尾巴”,工匠在钉完麻揪后,在墙面做出标记,确定抹灰的厚度,之后在一遍遍的抹灰找平之下,这些“麻绳尾巴”就藏进了红墙之中,和墙体融合成一体。

将麻融合到建筑中,是中国工匠们的智慧。工匠很早就发现了麻类植物不易拉断、对酸碱不敏感、抗霉变等优点,利用这些优点对建筑进行加固,在不断尝试之后,形成一种独门秘技。这种建筑与自然结合的方式,很好地利用麻的特点,防止抹灰层掉落,在石灰与黄土的混合中,麻有助于增强石灰与黄土的粘接。而在那些雕梁画栋的油彩中,更是需要麻来做基底,防止地仗层的开裂。可以说在故宫之中,各处细节都体现着中国工匠的智慧,很多大问题都在“小技巧”中得到解决。

现代科技如何避雷

历史有明确记载的故宫遭受雷击的记录就有20次,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奉先殿、午门等建筑无一幸免。就在明成祖建成故宫的1420年,仅仅建成后3个月,故宫就遭受到了雷击,火势迅速蔓延,一直烧到了奉天殿。等火势控制住时,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均已被烧为灰烬。所以对于故宫如何防雷防火,是历代维护者的难题。

慈宁宫正殿大吻含铁链

作者在书中以三点要素分析为什么故宫易遭雷击:第一,北京地区的落雷区在西山、八里庄、故宫、朝阳门、十八里店、宋家庄、百子湾、通州一线,故宫正好在落雷区域中。故宫的北高南低和围绕着护城河的古河道,塑造了故宫易遭雷击的环境。第二,故宫古建筑正脊两端有正吻,前后坡前有小兽,屋顶还有突出的宝顶,这些突出的部分,非常容易遭受雷击。第三,故宫古建筑虽然是木质结构,但隔扇上的铜质把手与门环,悬挂匾额的铁钩,加固用的铁圈等等都增加了电荷量的饱和程度,使建筑更容易发生雷击。以上三点,使得故宫成为雷击的重灾区。

古代工匠就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法,比如在攒尖类建筑的木构架顶部安装一根立柱,下部落在一根木梁上,这种竖立的柱子被称为雷公柱,下面支撑的横梁被称为太平梁。古人认为有雷公柱和太平梁的护佑,建筑就不会遭受雷击,人们认为建筑遭受雷击后,雷电会通过雷公柱、太平梁,传到老檐柱并转至地面。但现在人们知道,木材并不能导电,雷公柱起不到任何防雷的作用。甚至1987年8月24日景阳宫遭受雷击的部位正是雷公柱,火灾的源头也是雷公柱。古人用了很多方法,大多诉诸迷信,但基本上都没效果。

从1955年开始,故宫开始用现代科技手段来防雷。现在我们能看到古建筑的屋顶上有避雷针,而避雷针的造型、结构样式不同,搭配着各种古建筑。有些屋顶建筑面长度过大,一般放在两端吻上的避雷针保护不足,为了保护中间部位和屋脊上的小兽,工作人员增加延长了两吻间的避雷带,高于小兽,沿着屋脊,将雷击的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引至地面。作者在书中还介绍道,考虑古建筑的重要性,一般的建筑接地电阻为10欧姆,而故宫的建筑则适当减低,定为5欧姆。接地体更是深埋,防止出现跨步电压伤人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揭秘了故宫古建筑的秘密,运用史料检索、现场调查、科学论证等多种手段,真实再现建造过程,细致拆解古建结构与布局,探究建筑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在知识层面包括了中国古建筑历史、建筑技术、建筑文化、风水、土木结构、力学、化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以235张高清彩图,配合文字全面解析故宫建筑的精妙与雄伟。(责编:陈梦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