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暨南大学最牛专业
作为“文化之乡”,梅州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昔日,客家先民“下南洋”,将人文的种子播撒海外。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印尼是海外华人华侨、梅州籍华人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华文教育在此经历了“萌芽—发展—中断—复兴”的过程。
21世纪初,印尼华文教学迎来复兴。祖籍梅州的印尼华人刘一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万隆创立印尼最早一批成立的华文教育协调机构——西爪哇省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下称“西爪华协”)。而后,同为梅州籍印尼华人的刘宜炳也加入其中,多番奔走创立西爪哇省华文教育基金会。
当地时间2019年3月9日,西爪华协举办第5届新理监事就职典礼,刘宜炳(右)为刘一江(左)颁发聘书。受访者供图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连线采访了这两位在印尼万隆的梅州籍华人,听他们讲述接续华文教育这项“留根工程”背后的苦与乐。
“自己是幸运的,孩子们也是”
刘一江,1967年出生于印尼,祖籍梅州,从事教育行业,现为印尼西爪华协主席。
在他看来,如今能听到孩子们琅琅的汉语读书声,自己是幸运的,而坐在明亮教室里学习华文的孩子们,同样也是幸运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印尼1000多所华文学校被迫关闭,华文教育自此中断30余年,丢失了两代人的华文教育。“很心痛!”刘一江说,华文是海外华人的根,是走多远都不能忘的根。
庆幸的是,21世纪初,印尼华文教育陆续恢复。可经历过断层,华文师资严重缺失。“1966年毕业的那批华文老师,最年轻的现在也74岁了。”刘一江回忆,彼时的华文师资,远远无法满足印尼对学习华文的需求。
面对这种情况,印尼华人社团向广东省侨办请求紧急支援。2001年1月,在印尼侨胞的牵线搭桥下,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与印尼教育部体育青年和校外教育司签订协议,在印尼合法公开地开展华文师资培训。同年,广东派出首个“广东汉语专家团”赴印尼巡回培训华文老师。
当时的场面,刘一江记忆犹新:“大家热情都很高,连走廊都站满了听课的学员。”此后,广东连续5年派出7个汉语专家团到印尼,先后培养了3500名印尼教育部认可的华文教师。
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专家团一般3至5人,集中培训的学员基本在50至100人之间,而每间学校只有5至10名学员,这就需要一个机构从中协调组织,把学员们聚起来,还要做好培训场地、专家接待等保障工作。”刘一江说,在当时,印尼在这方面仍是一片空白。
就这样,刘一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自掏腰包,主动承担起这项工作,并于2004年创立了西爪华协,成为印尼全国最早成立的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之一。
此后,西爪华协持续扩大“业务”版图,积极协助当地华文教育发展。如邀请汉语专家前来授课、组织印尼华文教师赴中国培训、协助学员参与汉语水平考试(HSK)、帮助当地学校聘请华文教师等。
如今,西爪华协成员单位已从最初的12个增至22个,先后帮助400多名华文教师定期参加培训,保送超过50名学历或非学历学生进修华文,举办近30次华文师资培训、20多次汉语水平考试、逾10次大型中华文化活动、逾10次“汉语桥”比赛。
“不能让华文教育传承者有后顾之忧”
西爪华协创立后运行顺畅,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为接续华文教育奔走忙碌,这让刘一江倍感欣慰。但直到2012年,西爪华协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公会所,这点让刘一江很是担忧:“平时组织开会,只能轮流向成员单位借用场地,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以后要是我干不动了,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
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一大笔资金,对西爪华协来说,筹集这笔“巨款”很不容易。此时,同为梅州籍印尼华人的刘宜炳的加入,让事情有了转机。
刘宜炳,1945年出生于印尼,1960年回国读书,1964年考上暨南大学,毕业后在国内工作2年返回印尼。“吃过苦、下过乡、当过兵,人生最宝贵的10年,是在祖国度过的,也教会了要怎么做人、怎么活得有意义——那就是‘为人民服务’。”电话那头,今年77岁的刘宜炳中气十足,用一口标准的客家话对记者说道。
“说起来,我与刘一江先生还是本家。”刘宜炳说,了解到刘一江与其团队这些年为接续华文教育、守护中华文化而忙前忙后,他很是感动:“华文教育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很不容易。作为龙的传人,我们的下一代,不能没有华文教育,不能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
加入西爪华协后,刘宜炳马上行动,利用自身资源在华人圈内筹集资金,谋划建设属于西爪华协的“家”。在他的带头捐助下,响应的华人越来越多,有人捐钱、有人捐地,很快将西爪华协办公会所建了起来。
扎好大本营后,刘宜炳与团队伙伴又着手创立西爪哇省华文教育基金会。
“找钱不是件容易的差事,但决不能让华文教育传承者有后顾之忧。”刘宜炳坦言,其财力仅算小康水平,而他带头捐出50万元人民币后,华人们纷纷响应,陆续筹集了500多万元人民币,并于2014年经印尼司法部批准创立西爪哇省华文教育基金会,刘宜炳则被大家推选为西爪哇省华文教育基金会辅导委员会主席。
刘宜炳告诉记者,印尼全国目前共有22个华文教育协调机构,而西爪华协是唯一一个有自己的办公会所和基金会的华文教育协调机构,“能与刘一江先生等一群伙伴共同奋斗,创立西爪哇省华文教育基金会,是我这辈子最引以为傲的一件事。”
“希望找到更多年轻的华文教育接班人”
在刘一江看来,接续华文教育,是他们这一代印尼华人的历史使命,他说:“华文教育,对我们华人来说是‘留根工程’,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说,是弘扬中华文化的纽带和窗口。”
20多年来,在各方的努力下,义无反顾到印尼教授华文的中国老师、千里迢迢到中国学习华文的印尼学员越来越多,“华文热”也在印尼逐步升温。但不可否认的是,印尼华文教育师资仍有较大缺口,尤其是年轻师资。
以西爪华协22个成员单位为例,大部分华文教师年龄在75岁以上,部分是在45岁至65岁,40岁以下的华文教师仅占少数。
“据我们调研了解,100个学习华文的学生里,大约只有1到2人愿意当华文老师。”对此,刘一江很是担忧,印尼年轻人由于工资待遇等问题,愿意做华文教师的少之又少,“老教师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年轻教师又接不上。没有好的华文老师,怎么能有好的华文教育?”
在积极协调聘请中国教师赴印尼教学、派遣学员到中国学习的同时,西爪华协尝试开展类型更丰富的中华文化交流活动。“要想办法提升华文教师的薪资待遇,也要想办法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中华文化,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华文的内生动力,扩大华文学生基数,鼓励他们当好华文教育接班人。”刘一江说。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西爪华协内部。“加入华文教育工作时我才37岁,是西爪华协里少数的年轻人,现在也已鬓角斑白了。”刘一江说。
“接续华文教育,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已经老了,希望找到更多年轻的华文教育接班人。”刘宜炳说,创立西爪哇省华文教育基金会的初衷,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培养年轻人的平台,让他们没有经济顾虑放手去干,架起中印尼两国华文教育的桥,留住海外华人的根,也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
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年仅10岁的刘宜炳是欢迎队伍里的一名小成员,能目睹周恩来总理的风采,是他一生最珍贵的记忆。
60多年过去了,如今已77岁的他,正见证着印尼华文教育的兴起,见证着越来越多国家响应和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希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希望越来越多人支持并参与华文教育。”刘宜炳说,如果条件允许,明年他计划回家乡梅州祭祖,看看祖屋,尝尝腌面、三及第汤和柚子。
原标题:
梅州籍印尼华人刘宜炳、刘一江:
“下一代不能没有华文教育”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记者】黄韬炜
【作者】 黄韬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