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有几部 武则天美国版美版

时间:2023-05-19 19:0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5676 评论:0

《金瓶梅研究》(第十三辑)

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定价80.00元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其传播的主要方式当然是原著的印刷出版。在近四十年间,中国内地及港台十余家出版机构参与了《金瓶梅》的出版发行,出版了十余种《金瓶梅》。其中既有国家级的出版社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也有省级出版社,如齐鲁书社、岳麓书社;还有高校出版社,如吉林大学出版社;甚至市级出版社也参与其中,如漓江出版社。这些出版物包含了《金瓶梅》的各种版本系统:词话本、绣像本、张评本;既有影印本,也有排印本。为了方便读者,研究者还分别作了校订注释。这些出版物显然对《金瓶梅》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金瓶梅》诸版本

从左至右分别为词话本、绣像本、张评本

《金瓶梅》的出版有全本和删节本、内地版和港台版、正版和盗版之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瓶梅》原著的出版尽管有了明显改观,但受到种种条件制约,直至今日,内地仍以删节本为主。1985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该本删节了19174字,但却标志着对《金瓶梅》出版的松动,后曾多次印刷,其影响极为深远。紧接着1987年齐鲁书社出版了王汝梅校点的《金瓶梅》绣像本,收录张竹坡评点,删节10385字。更值得关注的是,齐鲁书社在出版该本之后,经有关部门特批,又出版了该版本的全本。虽然数量有限,且规定了特定读者,但这毕竟是内地出版的最早的未删节的《金瓶梅》排印本。事实证明,该本的出版并未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但却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便利。三十多年后再回想此事,其经验值得有关方面思考借鉴。随后1988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1957年《金瓶梅词话》本重印,2013年又加印,遗憾的是仍然规定内部发行,一般读者难以看到。

戴鸿森校点本金瓶梅词话封面

1994年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汝梅校点的《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此版也是张竹坡评点本,但齐鲁版用的是康熙甲本,吉林大学版用的是康熙乙本,两种张评本的出版,更方便了读者与研究者。该版繁体竖排,只删节了几千字,后来王汝梅先生又以补遗的形式将删节的文字单独印刷一部分附于书后,使这个版本成为一个准全本。这种补遗的方式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在当前仍不失为一种补救的方法。

王汝梅校点《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

此后又有各种删节排印本先后出版,如1995年岳麓书社出版白维国、卜键校注《金瓶梅词话校注》删节排印本,该本删节约4000字,对词话本进行了详细的注释,注文近100万字,学术价值极高。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秦修容校点本《会评会校本金瓶梅》,有删节。该本以中华书局藏张竹坡评本为底本,会校明万历本《金瓶梅词话》和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刊本《新镌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撰有详细的校勘记置于全书之后,同时将《金瓶梅》诸本中的各类评语如张竹坡、文龙的评语均收入书中。此书的校勘比较有价值,兼顾了词话本和绣像本两个系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2008年8月第一次印刷陶慕宁校注《金瓶梅词话》删节排印本,为“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之一,全书共删去约4300字。作家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卜键点评的《双舸榭重校评批金瓶梅》,删节排印本。漓江出版社2012年出版《刘心武评点〈金瓶梅〉》,将刘心武的点评与《金瓶梅》原文相结合。以上各本,各有特色,但均有程度不同的删节。

日本内阁文库藏《新镌绣像批评金瓶梅》扉页、序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了白维国、卜键校注《全本详注金瓶梅词话》。该本由主管部门特批限印3000套,定价2980元,出版不久,便告售罄,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之高。这是自1987年齐鲁书社出版《金瓶梅》绣像本足本之后,内地出版社第二次出版的《金瓶梅》足本。以此种方式不定期出版足本《金瓶梅》,估计是内地今后仍会采取的政策。

与内地情形相反,港台出版的《金瓶梅》均为全本。1980年12月台湾增你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魏子云校点《金瓶梅词话》排印本。香港太平(中华)书局1982年8月出版《全本金瓶梅词话》,底本为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对原书明显错误之处和版面上的墨点有所修版,后曾多次刷印。香港星海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8月出版梅节校点《全校本金瓶梅词话》排印本,卷首有校点者“前言”,卷末附《金瓶梅词话辞典》。香港梦梅馆1993年3月出版《重校本金瓶梅词话》排印本,梅节校订,陈诏、黄霖注释(该本后由台湾里仁书局2007年11月初版,2009年2月修订一版,里仁版十二年间刷印了三十一次)。香港梦梅馆1998年8月出版《梦梅馆校定本金瓶梅词话》线装本,梅节校订,陈少卿抄写,影印大安本,据梅节所藏十卷本,台湾里仁书局2012年8月出版。近年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图书馆发现张评本初印本的翻刻本或同版后印本,此版本省略了回评,装订为12册。由台湾学生书局2014年12月影印出版。

香港太平书局翻印文学古籍刊行社本 插图

受到印数、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金瓶梅》盗版。人民文学出版社、齐鲁书社的几种版本都有盗版,但因有删节,受欢迎程度不如港版,盗版的数量也比港版的少。目前被盗印港版最多的是梅节校本和太平书局影印本。这些盗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内部发行的名义,由一些正规出版机构印刷的港版,这部分书和正版的区别不大,质量也好,价格不低,都得几百元,也可通过新华书店定购。近年因港版书容易买到,这种情形逐渐减少。另一种就是民间盗印,质量要差许多,大多粗制滥造,但价格便宜,一般三四十元即可买到。

从购买渠道来看,在新华书店等正规书店仍很难买到未删节本,但如果在网上购买,几乎都标明为全本。如孔夫子旧书网上就有许多种: 标明为宝文堂书店1989年出版的《金瓶梅》(全本上下),售价仅12元。标明为三秦古籍书社1991年精装《金瓶梅》(全本),售价369.89元。标明为乌兰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金瓶梅》(全本),售价125元。这些虽为盗版,却吸引了许多读者。这一问题虽亟待解决,但短时间内恐怕还会存在。

近年来,各种新媒体成为传播的重要渠道,互联网更是人们使用最多的媒介。在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金瓶梅》书名,便可获得大量相关信息。其中包括对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基本情况的介绍,关于《金瓶梅》作者,“百度百科”列举了“王世贞说”“丁纯丁惟宁父子说”“贾三近说”“屠隆说”“李开先说”“徐渭说”“王稚登说”“蔡荣名说”“赵南星说”“李渔说”“卢楠说”“冯梦龙说”“薛应旂说”“贾梦龙说”“汪道昆说”等十余种观点,并指出:“兰陵笑笑生,是明代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所用的笔名。此人真实身份已成为历史谜团。《金瓶梅》廿公跋说‘《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则说他是‘嘉靖间大名士手笔’。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独立创作长篇白话小说的作家,兰陵笑笑生在小说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所创作的《金瓶梅》以市井人物与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这一评价还是比较公允恰当的。

王三官义拜西门庆插图

选自袁克文、王孝慈旧藏崇祯本

通过互联网可以免费收看“哔哩哔哩”视频网站播出的《金瓶梅》讲座、《金瓶梅》原文诵读、《金瓶梅》影视作品。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播出各种《金瓶梅》影视作品,可以免费或付费在线观看,还可以获得《金瓶梅》各种版本及如何购买的信息。知乎网站刊发的介绍《金瓶梅》的文章认为:

那么《金瓶梅》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我今天不想从文学史的意义上分析,什么第一部世情小说、第一部脱离了帝王将相的完全构思型小说,因为这本就不是文学鉴赏课,再说那样说也未免枯燥乏味,看官们也会了无兴趣。好了,闲话少叙,《金瓶梅》到底是部什么书?

第一,我要说《金瓶梅》是一部明代社会的缩影写照,看完它你可能会知道明代的市民到底怎样生活,医生是什么样,普通百姓又是什么样。……

第二,这是一部西门庆的创业史,各位看官看完估计又要笑了,这是一部西门庆的淫乱史吧,您还真别这么看,要说流氓无耻的西门庆那是《水浒传》中的,《金瓶梅》中可不是这样。……所以你以为《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是个吃喝嫖赌的败家子,那你就错了。西门庆不但没有败家,反而在短短几年内从“清河县的一个殷实人家”变成了“山东第一富豪的西门大官人”。他是怎么做到的?这其中有哪些生意经?西门庆的发家之路和现在的富商有哪些相似?又有什么借鉴意义?我们以后分析。

第三,这应该是一部宫斗剧,宫斗是个热门题材,……我看《金瓶梅》算一个了。西门庆家六个老婆,你以为都是吃素的?她们才真是一个人一个样。吴月娘不是很漂亮又不解风情,却如何能稳居大太太之位?李娇儿妓女出身,身份低微,却如何能把握西门家的财权?孟玉楼看似与世无争,其实又是怎样?孙雪娥丫鬟出身,如何在夹缝中生存?潘金莲无依无靠,却又怎么后来居上?李瓶儿本以为生下娇儿,宠爱与日俱隆,却为何英年早逝?春梅只是一个丫鬟,却凭什么颐指气使,呼风唤雨?这一群女人,上演了一出怎样的宫斗剧,而作者又是怎样用不让人察觉的笔法写出来的?我们以后分析。①

以上分析虽然并非十全十美,但却较好地把握住了《金瓶梅》的社会认识价值,为一般读者正确认识《金瓶梅》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

《金瓶梅》第十九回“李瓶儿情感西门庆”插图

选自《清宫皕美图》

网络传播的效果十分显著,如马瑞芳教授的《品读〈金瓶梅〉》、梁军的评书《金瓶梅》,在喜马拉雅音频播放后,获得了大量听众。从2006年7月份开始,梁军着手录制评书《金瓶梅》,一共九十五回,每回25分钟,总共有两千多分钟。据梁军说,2006年11月底刚刚录制完成,只给圈内的几个朋友听过,但不知为何,年底就传到网上了。早在梁军录制的过程中,就已经有一些电台与他联系,希望能够播出,许多听众听过这段录音后,再三转发给周围的朋友,听众对梁军的评书更加关注。对于《金瓶梅》中不可避免的性描写,更是引起了听众的好奇。许多隐晦的内容都被艺术化地处理了,实在避不开的色情地方,也都用“他们就那个了”或者“他们搂在一块儿”一句话带过。梁军认为:“《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这个题材可以碰。如果大家对它价值的认识仅仅是情色,那就贬低了它的价值。这个评书说的是《金瓶梅》中的传统文化,比如其中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社会风俗等。比如西门庆喜欢的香茶苜蓿饼,就是明朝的口香糖。如果今天谁能把它恢复过来,那就是恢复传统文化。”刘兰芳得知梁军遭到某些非议时说:“我的态度是,这部书得慎重说,它在历史上有争议,得考虑很多问题。”

很快,一个全新包装过的评书《金瓶梅》以视频的方式出现了。除了梁军的声音,网站还制作了精巧的动画《金瓶梅》增加趣味: 两个火柴棒大小的小人歪歪扭扭出场,一位潘金莲,昵称“小潘潘”,特长“克夫”,厌恶“身材矮小的男子”;一位西门庆,特长是“诱使别人的老婆红杏出墙”。如此一包装,迅速在网络传播开来。廊坊人民广播电台“长书频道”能够覆盖整个京津冀地区,是国内首家以播出评书为特色的频道。该台一位副台长知道评书版《金瓶梅》的情况后说,“长书频道”汇集了各方名家的评书,这些作品的题材内容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除了主旋律,他们也要考虑市场。如果通过审查,评书版《金瓶梅》的选题内容没问题,廊坊人民广播电台就可以考虑播出。② 除马瑞芳教授、梁军外,还有位“说书的小马哥”也在网络上讲说《金瓶梅》。

由中国金瓶梅研究会创办的微信公众号“金学界”,自2019年11月11日注册发刊以来,截至2020年10月22日,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发表了345篇论文,设立了“版本研究”“批评与批评方法研究”“传播与域外传播”“民俗与文化研究”等14个专辑,订阅客户达3473位,单篇阅读点击量最高达16877次,订阅人数覆盖城市335座,国家和地区16个。这就较好地开辟了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的沟通渠道,能够使更多的受众全面系统正确科学地认识《金瓶梅》。当然,也屡有文章不能通过,或发表后因有人举报而被删的情况出现。今后,网络传播将会对《金瓶梅》的传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传播者及广大受众与某些管理层所形成的落差,以及如何通过网络传播提高读者对《金瓶梅》原著的阅读兴趣,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并设法积极进行沟通解决。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众多“金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金学”始终呈现着方兴未艾的局面,《金瓶梅》文学经典的地位也不断得到巩固。中国《金瓶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敢先生对此曾作了系统概括:1989年6月14日成立于徐州的中国《金瓶梅》学会与2005年9月17日成立于开封的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前后接续,迄今三十余年,中国《金瓶梅》研究的基本队伍不断扩大、定型,已经形成一支阵容整齐、行当齐全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涌现出数十名著名金学家,集结成数百人的专业研究阵容。并且与海外“金学”同仁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学界公认走在了国际“金学”的前列,被公认为国家级(准国家级)著名学术团体之一。

连同刚刚举办的第十六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23次大型学术会议,其中全国会议7次、国际会议16次,另外还有十余次专题会议。编辑发行了14辑学会刊物《金瓶梅研究》。《金瓶梅》原著各类版本的整理出版与注释出版,近年已有近十种之多,并且半数以上已经印行。出版了数百部专著,发表了数千篇论文。关于《金瓶梅》研究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也已取得显著成就,如黄霖先生主编的《金瓶梅资料汇编》,朱一玄主编的《金瓶梅资料汇编》,侯忠义、王汝梅编的《金瓶梅资料汇编》,方铭主编的《金瓶梅资料汇录》,周钧韬编的《金瓶梅资料续编1919—1949》等等,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黄霖编《金瓶梅资料汇编》

中国古代小说网近期曾列举近年多部“金学”著作,这些论著既有对《金瓶梅》作全面系统的论述,也有就“金学”的某一方面作专题分析,涉及“金学”的各个领域,内容十分丰富。

前者如黄霖著《黄霖讲〈金瓶梅〉》(东方出版中心2017年版),收入黄霖先生从人物形象、社会文化、艺术成就三方面赏析《金瓶梅》的文章五十篇。以历史的宏阔视野,文学的犀利笔触,艺术的精准分析,巧妙地引领读者进入《金瓶梅》光怪陆离的境界,聚焦婆娑世界众生百态,透视没落时代镜底春秋,观赏世俗社会风情画卷,品味千古“奇书”,领悟“金学”无穷奥秘。

吴敢著《金瓶梅研究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分为上编金学概论、中编金学专题、下编金学学案三编,主要内容包括: 明清时期的《金瓶梅》研究、20世纪的《金瓶梅》研究、成书年代、成书方式等。

宁宗一著《说不尽的〈金瓶梅〉》(北方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在理论思辨的认知中国小说史沿革递嬗的基础上,努力廓清长期以来围绕着“金学”的迷雾。以宏观的视野和微观的精细相结合的方法论,为读者提供一种阅读经典文本的思辨和超越意识。始终贯穿还《金瓶梅》以尊严的理念,为《金瓶梅》在文艺殿堂上争得崇高的地位。

王平著《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对《金瓶梅》的作者、成书、版本、方言、传播、影响等基本问题作出了深入浅出的评述;对《金瓶梅》的时代特征、创作主旨、文化意蕴、人物形象等内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对《金瓶梅》的叙事艺术、人物塑造、情节构成、讽刺手法、语言艺术等成就发表了精辟独到的评论。力图使读者对《金瓶梅》有一个较为全面、同时又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

冯文楼、冯媛媛著《金瓶梅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对《金瓶梅》“世情”的展现、身体叙事、人物群像图、因果报应的设定、“里程碑”意义及叙事特点、《金瓶梅》对后世的影响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就某一“金学”专题进行分析论述的论著每年都有几部问世。叶思芬的《叶思芬说金瓶梅》(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版),认为《金瓶梅》并非“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仇、贪嗔痴慢、生离死别。从书中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绣像本《金瓶梅》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插图

付善明的《奢华与堕落:论〈金瓶梅〉的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版),从美学、小说美学、艺术等角度,对《金瓶梅》的作者运思、文本叙事、美与丑、雅与俗、悲剧性与喜剧性,以及《金瓶梅》的接受美学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

曾庆雨的《云霞满纸情与性:读〈金瓶〉说女人》(东方出版中心2019年版),通过对文本多次细读,从女性的角度、人性的视野、哲理的阐释,对小说中18位重要的女性形象作出了富有新意的剖析,对家庭与社会中的两性关系问题作出了具有当代意义的阐释。

白维国的《金瓶梅风俗谭》(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以随笔的形式,讲述了《金瓶梅》中涉及的各种风俗,包括当时的节俗、游娱、曲艺、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除引述《金瓶梅》中的原文之外,每一种风俗均引经据典,详细讲述风俗的成因、源流等,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明代末期的风俗画卷。全书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金瓶梅》第六十三回“西门庆观戏动深悲”插图

选自《清宫皕美图》

黄强的《金瓶梅风物志:明中叶的百态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以另类视角、另类眼光诠释《金瓶梅》,从历史情状、服饰描写、饮食习俗、民俗风情、经济生活等多个角度,全方位探究《金瓶梅》反映的明中叶服饰潮流、官场腐败、婚姻基础、养生之道、游艺娱乐、购房置业等社会生活,涉及官场、情场、生意场、房地产等领域,告诉读者一个曾经被误读、误解的《金瓶梅》,其实是一部明中叶的百科全书。对于《金瓶梅》中房地产以及女性服饰的研究,是该书的一个创造,作者独具慧眼,广泛搜集资料加以整理,得到了颇有意义的收获,使读者对明中叶的住宅房、商品房,女性衣着的了解有了极大深入。

扬之水的《物色:金瓶梅读“物”记》(中华书局2018年版),着力探讨了《金瓶梅》中之金银首饰及床、盒具、酒器等,并证以考古发现的实物,由此见出明代生活长卷中若干工笔绘制的细节。

史小军、罗志欢的《金瓶梅版本知见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版),收录了《金瓶梅》面世以来所知见的版本,以词话本、绣像本、张评本、翻译本四个系统归类,其他衍生之本,若会校本、影印本等按其所据之底本归类,翻译本按译文文种归类。各版本附一至三张书影,并标注其特征,辑录各家著录,较其与彼本之异点。收录了国内外有关《金瓶梅》版本研究的专著和论文目录,以检阅和展现金学界关于《金瓶梅》版本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为研究者提供文献线索。

史小军、罗志欢著 《金瓶梅版本知见录》

叶桂桐的《〈金瓶梅〉版本研究枢要》(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分别就《金瓶梅》版本研究状况、《金瓶梅》成书问题、崇祯本问题、《新刻金瓶梅词话》本问题、与《金瓶梅》版本研究紧相关联的重大疑难问题、《金瓶梅》版本研究对中国文献学与“小学”的新贡献等进行了十分独到的研究论述。

邱华栋、张青松编著的《金瓶梅版本图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收录了《金瓶梅》各种版本的封面和内页的书影,对涉及淫秽内容的插图和后来日韩等国出版的漫画等,一律不予收录。全书紧紧围绕《金瓶梅》的版本演变史呈现,以版本演变来印证这本书在400年间流传、印刷、出版、翻译的过程。全书分为甲、乙、丙、丁四个部分,图文并茂,是对这本文学名著出版问世400年的献礼。

张惠英、宗守云编的《〈金瓶梅〉语言研究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共收录了12位作者撰写的31篇跟《金瓶梅》语言相关的论文,内容涉及《金瓶梅》语音、词汇、语法等多个方面,以及对《金瓶梅》和《红楼梦》语言的比较研究等。

黄文虎著《英语世界中的金瓶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聚焦于《金瓶梅》在英语世界中的传播、接受和影响,并着重梳理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汉学界对这一奇书的理论阐释,呈现了英语世界在《金瓶梅》的实证研究、主题思想研究、人物研究、叙述风格研究、修辞研究等方面的理论成果。

包括《金瓶梅研究辑刊》在内的国内学术期刊每年都刊发多篇“金学”论文,许多高校的硕士、博士论文也以《金瓶梅》为研究对象。仅以2016年为例,硕士论文就有8篇,分别为:

(1) 《〈金瓶梅〉子弟书研究》,孙越著,霍现俊指导,河北师范大学;

(2) 《〈金瓶梅〉德译本比较研究初探——以熟语、名称、回目标题为例》,胥璎平著,宋健飞指导,华东师范大学;

(3) 《崇祯本〈金瓶梅〉的插图研究》,余懿著,陈晓娟指导,华中师范大学;

(4)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之名号批评研究》,曾志松著,袁愈宗指导,广西师范大学;

(5) 《明清世情小说医者形象研究——以〈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红楼梦〉为例》,李婷婷著,刘相雨指导,曲阜师范大学;

(6) 《〈金瓶梅〉女性与家庭探析》,张馨著,范嘉晨指导,青岛大学;

(7) 《〈金瓶梅〉“语-图”互文研究》,马君毅著,赵望秦指导,陕西师范大学;

(8) 《〈金瓶梅〉〈红楼梦〉的小说道具研究》,杜鹏飞著,梁归智指导,辽宁师范大学。③

可以看出,他们研究的视野非常开阔,选题多以微观为主,为前人所未曾涉及。他们都是“金学”的后起之秀,表明“金学”后继有人,令人欣喜。

国外《金瓶梅》的翻译出版近年也有一些新的进展,香港学者洪涛对此作了介绍,兹择要略述如下。

日译本的情况在张义宏《日本〈金瓶梅〉译介述评》(载于《日本研究》2012年第4期)文中有所介绍。此文指出,《金瓶梅》在日本的译介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江户时代的注释、改编阶段;明治时代的节译阶段;二战以后的全译阶段。张义宏简要介绍了三个阶段中《金瓶梅》各个日译本的特点、流传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金瓶梅》译本在日本的拒斥与接受、沉寂与流行所受到的意识形态、文学思潮、赞助人以及译者身份等因素的巨大影响。

东大藏《第一奇书》

关于越南译本情况,阮国雄的越译本分成12集,1969年由西贡市的昭阳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序文明确提到“出版准许证书”的问题。可见,译本能否在越南出版是一个大问题。关于此书,可以参看阮南《鱼龙混杂: 文化翻译学与越南流传的金瓶梅》一文(载于陈益源主编《2012台湾金瓶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里仁书局,2013年版)。阮南指出,阮国雄的越译本是据“洁本”译出,却向读者宣称是基于一部“最完整、最丰富”的底本翻译的。同时,“(阮国雄)越译本还进一步将那些已经‘洁净’化的章回译成更‘洁净’的”。

关于韩国译本,可以参看金宰民《〈金瓶梅〉在韩国的流播、研究及影响》(载《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近年的研究报告有崔溶澈、禹春姬:《金瓶梅韩文本的翻译底本考察》一文(载于陈益源主编《2012台湾金瓶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里仁书局2013年版)。韩文“全译本”大约有六种:金龙济本(1956年)、金东成本(1962年)、赵诚出本(1971年,1993年)、朴秀镇本(1991—1993年)、康泰权本(2002年)。所谓“大约有六种”,是因为有些“全译本”未必是真正的“全译”。金东成译本(乙酉文化社,1962年版)不翻译秽语,只收录原文以供参考。朴秀镇本也删除部分性描写内容。

韩文版《金瓶梅》

关于英译本,《金瓶梅》的英文本“全译”,20世纪只有厄杰顿(Egerton)译本一种(实际上该书也略去若干细节)。另有Bernard Miall 的译本,是个转译本,只呈现与西门庆相关的故事主干。

2008年,厄杰顿译本被改编成《大中华文库·金瓶梅》汉英对照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本子对待性描写采取双重标准:汉文删节、译文不删。这样做,其实是违反了“汉英对照”的原则。厄杰顿译本2011年重印,出版社是Charles E. Tuttle。此版中,专有名词改用汉语拼音,卷首有何谷理(Robert Hegel)新撰的导言。何谷理为读者简介与《金瓶梅》相关的基本知识,并描述厄杰顿的生平事迹,他认为厄杰顿的合作者老舍可能先草拟一个粗略的译稿,再由厄杰顿润饰。厄杰顿译文有简化的倾向,译者有时候会不动声色略去原著的一些细节,原著有些隐语、笑话和双关语,厄杰顿没有翻译,具体情况见于《洪涛〈金瓶梅〉研究精选集》(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15年版)。

到21世纪,才有芮效卫(David Tod Roy)前后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完成的全译本。此书据《金瓶梅词话》译出,译本分五册,各有标题: 聚、对手、春药、高潮、散。译本第一册1993年出版,第二册2001年出版,第三册2006年出版,第四册2011年出版,第五册2013年出版。此译本情节基本完整,对原著的成语、典故、套语等细节也十分重视,书中稍为特别的词语都尽量翻译并溯本穷源。因此译文极少简化,而且译注特别丰赡,例如第四册的正文部分达688页,注释有166页;最后一册篇幅最短,但正文部分也有420页,另有注释80页。

芮效卫英译本《金瓶梅》

有些外译本也像《金瓶梅》原著那般被禁止发行,例如德译本和法译本。外译本中的删节现象也甚为常见,有些越译本、韩译本、日译本、英译本酌量回避了《金瓶梅》的“秽词”。此外,厄杰顿英译本(1939)中的“拉丁文片段”、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性描写)汉文删节、译文不删”、小野和千田的“不译,附录汉语原文,但又不全附”,这些奇特现象都反映出《金瓶梅》是各种社会观念(包括“权力”)冲突的集中地。④

就研究领域来看,韩国和日本学者《金瓶梅》研究成果尤为突出,近年出版发表论著多部(篇),如崔溶澈《四大奇书与中国文化》(高丽大学出版文化院2018年版),陈起焕《〈金瓶梅〉评论》(明文堂2012年版),康泰权《由〈金瓶梅〉看明代禁书政策》(载《中国语文论丛》第59卷,2013年版),金宰民《〈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插图研究》(《中国语文学论集》第88号,2014年版)、《〈金瓶梅〉人物的社会性研究: 以西门庆与登场人物的人际关系为中心》(《中国语文学论集》第108号,2018年版)、《〈金瓶梅〉中的王婆与玳安人物分析》(《中国文化研究》第43辑,2019年版),柳秀旼《中国人情小说与朝鲜人情小说比较初探:以〈金瓶梅〉及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为主》(公众号“金学界”5月19日专辑“传播与域外传播研究”)等等。⑤

日本学者川岛优子著《〈金瓶梅〉的构思及其接受》(研文出版2019年版),试图阐明《金瓶梅》的创作构思及其在日本的传播需要。《金瓶梅》最大的特征在于“详细地描写”,本书第一部分主要关注女性的描写方式,认为小说通过反复详细描写等方式,试图达到逼真的效果。第二部分针对江户时代《金瓶梅》是如何被日本人阅读的问题,使用了不少新发现的资料进行全面考察。小松谦著《“四大奇书”研究》(汲古书院2010年版)将“四大奇书”放置在白话文字化、白话文学成立的过程中进行定位,对《金瓶梅》成书与流传的背景作了论述。⑥

日本内阁文库本《金瓶梅》第一回首页

综上所述,《金瓶梅》当下传播的局势可以概括为出版界不懈努力,尽量打破僵局;新媒体发挥重要作用,使普通受众逐渐认识到《金瓶梅》的经典性质;国内外学界积极踊跃,成果可观;内地管理层则仍需纠正观念,改进思路。

参考文献:

①明月双清《〈金瓶梅〉讲的是什么内容》,来源:知乎http://www.zhihu.com/origin/question/385217256/answer/1132687930。

②新闻中心-中国网,http://www.news.china.com.cn,2008-04-14,老北《都市文化报》供本网专稿。

③霍现俊、李皎月《2016年〈金瓶梅〉研究综述》,公众号“金学界”,2020年5月7日。

④洪涛《〈金瓶梅〉的国际化: 外译本的压抑、张皇和奇特现象》(2018年秋修订于香港),见公众号“金学界”2020年6月16日专辑“传播与域外传播研究”。

⑤任增霞《近十年韩国学者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论著索引》,见古代小说网“古代小说研究”,2020年4月21日。

⑥刘璇《近十年日本新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著要览》,见“古代小说研究”古代小说网,2020年2月24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