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发源地 羽毛球发源地哪个国家
C罗的选择
1993年,中国男足兵败也门,张继科的父亲一气之下,将儿子从绿茵场拉到了乒乓球台前。这个顶着巴西球星名字的山东小伙子,成了今天最炙手可热的乒乓球巨星。虽然没有走上专业道路,张继科仍然很喜欢足球,球迷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他那句“最爱C罗”。
其实,C罗和乒乓球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在C罗的老家马德拉群岛上,人们都喜欢打乒乓球。从幼儿园到小学,C罗一路握着乒乓球拍成长。他甚至在社交网站上说过:“乒乓球是我最喜欢的运动,而足球只是职业。”对于乒乓球,C罗不仅仅是喜欢,他的超强天赋和无比的热情甚至吸引了专业队教练的注意。当年他在里斯本竞技队集训时,曾有个乒乓球教练三番两次地来找他,试图说服他成为一名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喜欢归喜欢,C罗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着清晰的认识,他拒绝了这一邀请,坚定地表示自己要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一年后,他转会到了曼联,拿到了11万英镑的周薪。
假设C罗选择了乒乓球作为他的职业,现在是什么样子?葡萄牙乒乓球男队现在正处于黄金时期,也许他会和“三剑客”一起,走上欧洲乒坛的荣誉巅峰。以“三剑客”中成绩最好的弗雷塔斯为例,他只比C罗小三岁,同样出生于马德拉群岛。弗雷塔斯拿到过欧锦赛青年冠军和欧洲杯男单冠军,世界排名来到过前十,是葡萄牙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乒乓球手。
在福布斯体育运动员收入榜中,C罗常年稳居前十。全世界的观众打开电视机,都能看到C罗在下巴上用手指比出一个八字,露出雪白整齐的牙齿微笑。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也放低桀骜,心悦诚服地表示自己是他的拥趸。而对于弗雷塔斯而言,在乒乓球台上和张继科对阵时,比分接近的失利已经值得欣慰。
受欢迎的运动,不一定是高收入的职业
说乒乓球运动在欧洲不受欢迎,恐怕欧洲人自己都不答应。欧洲乒乓球联盟新闻发言人米利卡·尼科里克介绍道,乒乓球在欧洲是非常受欢迎的休闲运动,欧洲乒乓球的职业化发展是建立在广泛的群众体育基础上的。德国乒联新闻部门工作人员马丁·奥兹曼说:在德国,乒乓球协会是十大体育协会之一,乒乓球是十分重要的竞技项目,有超过60万人在职业俱乐部打球。乒乓球是第八大运动,德国的联赛分12个级别,老少皆宜。在欧洲乒坛,德国职业化水平最高,法国近年来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到职业乒乓球运动,法国注册的乒乓球运动员约有20万人。据巴黎13俱乐部老板马克·依塔克松介绍,在俱乐部注册的成员每年交160欧元(约合1300元人民币)就行。瓦尔德内尔说在瑞典有非常多人喜欢乒乓球,足球明星伊布说过自己从小看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的比赛长大,他自己平时也会打乒乓球。
在欧洲,作为乒乓球起源地的英国在乒乓球后来的发展中并没能走在前头,但这不意味着乒乓球在英国没有存在感。许多英超球队在训练室里摆上几张乒乓球台,既可以作为热身活动,也可以放松身心。尤其是阿森纳,从主教练温格到俱乐部的球星们,不少都是球技颇佳的乒乓球忠实粉丝。俱乐部经常会在官方网站上,上传教练、球员们打乒乓球的视频,以至于人们会戏称这是一支可以打乒乓球比赛的足球队。
对于喜爱乒乓球这项运动的人们来说,乒乓球的魅力毋庸置疑,无论是旋转的艺术,还是速度的激情,都令人着迷。笔者认识一位年轻的法国朋友,正职是IT工程师,请了三个星期的假,专程从法国来到成都乒协训练中心学习乒乓球技术。在法国的时候,他没有和专业的教练学习过,只是和几个好朋友一起模仿着能看到的乒乓球视频在练习。他认为自己的水平并不高,之所以来到中国学习,一是为了一尝夙愿,二是现在在教几个小孩子打球,希望能提高技术水平。“我年纪太大了,很遗憾不能成为职业乒乓球运动员了,但我至少可以把小孩子们教得好一些。”问及为什么对乒乓球这么执着,他笑着说:“不为什么,只是因为喜欢。”
然而在乒乓球人气高涨不落的背面,还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在欧洲,乒乓球运动员的收入并不算高,作为一项职业运动,乒乓球很难和其他运动项目匹敌。以德国为例,乒乓球运动员的收入水平虽然略高于普通劳动者,但跟足球、赛车、冰球,甚至并不怎么受德国人重视的篮球运动员收入根本就无法相比。乒乓球在德国只是一种兴趣、爱好,很难成为谋生的手段。至今没有一个德国家长像中国人一样,梦想通过体校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为乒乓球明星。
在德国甲级联赛效力的运动员中,达到顶尖水平的球员年薪在5-7万欧元之间,法国联赛大概也是这个水平,这个数额抵不上一个中等水平足球运动员一周的收入。而且大部分球员只能和俱乐部签订短期合同,也就是按出场和胜利的场次计算奖金。在德国国家队中,球员们需要在军队挂职,获得一部分的资金支持。级别低一些的球员们打联赛甚至只有奖金,没有工资。本身技术水平有限,上场的机会本来就不多,更不用说赢球了,这样腰包就总是瘪的。有些运动员打一年的比赛,可能只有1000欧元的收入。
德国乒乓球运动员中,波尔和奥恰洛夫是收入最多的球员,除了在俱乐部打比赛的工资之外,还有赞助商赞助和其他一些商业活动带来的收入。据了解,波尔效力于杜塞尔多夫俱乐部的年薪是40万欧元,因为名气大,他和俱乐部签订合同是一年一签,俱乐部一次付清。事实上,和德甲的顶级运动员相比,这个数字多少也有些寒酸。波尔在青少年时期也踢过足球,代表一家俱乐部参加比赛时,创造过单赛季进19个球的记录,有专业的足球教练试图将他挖到足球训练营。他在选择职业生涯的道路上,和C罗有着相仿的经历,只是最终的方向不同。出于对乒乓球的热情也好,源于对自身天分的超强自信也罢,毕竟并不是谁都是波尔。
对于法国、德国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青少年来说,相对宽松的环境,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无论是哪像体育运动,一旦投入进去,就会体验到其中的魅力。他们可以选择足球、篮球、网球,也可以从事文艺活动。或者只是培养兴趣,按部就班地升学、工作,最后也能挣到不比当乒乓球运动员少的工资。而像C罗这样出身贫寒的孩子,能帮助他改变整个家族命运的职业,并不是他喜欢的乒乓球运动。说到底,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投入多,而回报看起来没有那么高的职业运动。在这样的环境下,难怪整个欧洲乒坛会青黄不接。没有“钱途”就没有前途,光凭热爱似乎并不足以让更多的青少年立志成为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在上世纪90年代那些风靡国际乒坛的欧洲巨星们老去之后,欧洲的年轻人们已经显得后继乏力很长时间了。
以上单纯说的是欧洲男子乒乓球职业发展情况,女子球员的境况更为窘迫。在法国和德国,男子运动员的收入是女子运动员的2、3倍。在法国打球和生活的中国女球员羡宜芳介绍:“我们队友中间学什么的都有,读医的、读经济的,因为我们不能单靠打球维持生计,必须通过上学获得文凭为现在和将来打算,但是男队员就不需要,水平高一些的男队员只要高中毕业以后就可以专心打球了,他们这种就是全职业的了。”羡宜芳和她的队友不得不边学习边打球,也都是因为法国男女运动员收入差距太大。面临这种尴尬的不只是这两个国家,瓦尔德内尔就说过,在瑞典女子运动员挣钱很少,她们不可能专职打乒乓球。“除非打得很好,否则很难维持特别好的收入。因为开销也是很大的,经常跑来跑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欧洲乒坛曾经涌现过那么多能撑起一个时代的男子运动员,女子运动员却极少在国际舞台上有闪耀的时刻。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在欧洲选择乒乓球作为职业,只能说“谋生不易,发家更难”。特别热爱乒乓球,拥有过人的天分,后天的勤学苦练,成就天才的时运机缘……通过打乒乓球成为人生赢家,对大部分普通家庭的欧洲孩子来说并不现实。我们看看过去的名将,盖亭的父亲曾经是地区乒协主席,普里莫拉茨出身于乒乓球世家,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在本格森掀起的乒乓风潮中长大……他们成长于乒乓球的氛围中,选择走上职业道路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足球运动员中,更多家境平平的“草莽”英雄,在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之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而乒乓球运动,显然很难给他们带来这些巨变。
说起来欧洲的乒乓球运动员整体的境况似乎有些窘迫,但还有一群人面临着更为尴尬的局面。这群人在乒乓球运动发展和推动中,本应扮演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他们就是乒乓球教练,欧洲乒协主席在2013年的年会上发表了一个观点:如果只有一份工资,他会选择把这份工资给运动员而不是教练,他认为教练员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当欧洲乒协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时,实际上对整个欧洲大陆的乒乓球环境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德国挺拔乒乓球俱乐部的教练就曾说过,教练这个角色并不怎么受到重视,有资金的话先紧着运动员发工资,给运动员发完之后再发给教练;如果没有剩余的部分可以发给教练,那么干脆不请教练了,让球员们自己练。
不能通过所得证明自己的价值,也就决定了乒乓球教练员们不可能得到管理球队所必须的权力,工作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一切全靠运动员自觉。“我们也有纪律,但是如果你管得太严,他会觉得你是侵犯了他的自由和人权,这就是欧洲人的观念。他们把乒乓球只是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绝对不会是全部。”效力于一只德甲球队的中国教练这样说道。而英国有些教练表示羡慕教练在中国地位很高,在球队中有着说一不二的发言权。
俱乐部鸡肋,乒协弱势
作为个人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总体上处于一个并不稳定的状态,俱乐部和乒协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乒乓球俱乐部自主经营,要自负盈亏,除了比赛成绩之外,主要靠赞助商资金的注入。在欧洲联赛中,我们会看到球员们的球衣上印满了花花绿绿的广告,因为没有土豪愿意豪掷千金买断一家乒乓球俱乐部的广告,资本要向能够增殖的方向流动。在德国,足球比赛占据了电视台直播的黄金时间,几乎很少能在电视上看到乒乓球比赛。像欧洲冠军杯这样重量级的比赛,也只能在网络平台上观看到现场视频,而且是在比赛结束一周之后。乒乓球俱乐部在商业价值上显得及其寡淡,名副其实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除去德国、法国这些各项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其他欧洲国家乒协的存在感并不高,偶尔出镜也不是什么正面的形象。当年施拉格要来中国打联赛,在和俱乐部接洽时,他的态度很乐观。按照他的说法,奥地利对乒乓球运动并不重视,他应该不会受到什么阻碍。但在奥地利乒协的阻挠下,最终没能成行。中方俱乐部的负责人分析此事时,说道:“因为上海圣雪绒不是正式购买,而只是租借。施拉格来中国后参加的不是完整的联赛,只是临时参加一到两场比赛。就经济利益而言,上海方面只支付给施拉格出场费和赢球奖金,而不会给奥地利乒协任何费用。因为没有得到任何利益,所以奥地利乒协就表示反对施拉格参加中国联赛。”
英国乒乓球协会则是一个典型的民间组织,英国有众多的官方、半官方以及民间组织每年向运动项目协会发放资金,在2009年以前政府拨款是乒协最大的金主。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后,英国乒协每年可以得到近千万英镑的拨款。经过多年验证,英国政府认识到乒乓球队实在无望夺牌,乒乓球项目的财政拨款就一直在减少,到2009年的时候已经减少到240万镑。此后两年又恰逢政府缩减公共开支,英国乒协的财政拨款又一进步被削减。为了给伦敦奥运会的重点项目让路,拨给乒协的款项再度减半,只剩下120万英镑,是所有运动协会中最少的。
【结语】
无论欧洲民间乒乓球运动发展得如何蓬勃,在竞技体育的范畴内,乒乓球运动发展情况不那么乐观。不必和足球这样的流行项目相比,乒乓球项目本身已经卡在瓶颈多年。从乒协、俱乐部,到运动员、教练员,欧洲职业乒乓球发展在每一个环节都显示出马瘦毛长的气质。如何让更多的欧洲青少年投身到乒乓球这项运动中,乃至选择乒乓球作为自己的职业,不改变这样的现状恐怕不行。欧洲乒坛如何能重现昨日辉煌,抱怨中国队太过强大显然不是解决问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