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党性修养
作者:田雨晴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执政风格有目共睹,那就是勤勉务实、着力基层。这与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和从政之后的基层历练是分不开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认真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就不难发现,今天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诸多思想和理念,都能够在总书记青年时代的基层生活中找到“根”和“源”。对党员干部而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殊历史阶段,要务必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执政为民的情怀、实事求是的精神,来提升我们自身的党性修养。
党员干部要筑牢理想信念。1969年,15岁的习近平下乡来到梁家河,成为一名知青,度过7年的青春岁月。在经历“五大关”考验的同时,习近平又因为家庭原因在入团、入党、上大学等问题上多次受到不公正对待和种种考验,但青年习近平在困境面前始终没有对党产生怀疑和动摇,以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的执着,一如既往地靠近党组织。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哪里?这都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对真理的坚信。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学什么、怎样学?我想不仅仅是会说“加油干”这句现成的话,而应该设身处地地体味当年习近平的境遇和力争上游的精神,尤其要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提醒我们的“信仰的力量”。坚定信仰,首先就要武装头脑,特别是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领悟、把握要义、掌握实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其次要自觉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时刻不忘党员身份、时刻不忘党员责任、时刻不忘党员标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第三要把坚定的政治信念转化为强大的动力和自觉的行动,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不遗余力地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干部要树立执政为民的情怀。从梁家河一路走来的40多年间,习近平始终以百姓之心为心,执政为民是他不变的情怀。梁家河7年,他了解到了人民疾苦,和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体会到人民的喜怒哀乐,把为人民做实事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内心。帮助老百姓做点儿事,为这块贫穷落后的地方改变面貌尽一份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当时最大的心愿。梁家河潜移默化地培植起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实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在课堂上、书斋里感悟不到的,进而贯穿于他从政经历的全过程,并且每一步都有看得见、摸得着、具体的实践为佐证。他始终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最高标准,把执政为民的人民情怀牢牢地深植于心中并付诸于实践中,这就是习近平所说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所表达的深层次的蕴意。由此可见,只要领导干部都能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目标,就一定能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
党员干部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梁家河,青年习近平学会了面对现实,读懂了“中国农村”这部大书、读懂了“实际”这部大书。他后来回忆:“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了解实际,就是深入生活,了解真实情况,做调查研究,就是真正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同样,今天的青年党员干部选择基层也不应该为“镀金”,而应该在实践锻炼中激发潜能、磨砺意志,打牢成长的根基,像当年的习近平总书记一样,铸就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付诸坚持不懈的实际行动。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深入实际,求得实情,要自觉从机关走出来,从主观臆断中跳出来,真正掌握第一手情况,紧紧抓住关键信息、重要苗头、主要矛盾不放,对掌握的实际进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出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养。
(本文系2018年度省党建研究立项课题“新时代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路径选择研究” 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