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 沐猴而冠的寓意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体裁诗词歌赋,尤其是诗词,与每个人的文化构成及精神生活等,有着直接和间接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凡国民一生接受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始,教科书就有诗词的内容安排,接着到大学阶段,直到终身学习,大都离不开它。
古典诗词是一种文学体裁,具体说是属于韵文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句式短,句子少,结构严,含义广,容易记,潜力强。句式短,句子少,结构严,是材料的提炼,是生活的浓缩,是思维的慎密;含义广,容易记,潜力强,是艺术的设计,是周密的安排,是简约的记忆。总之,学习诗词,是精神生活具有品位的追求。但在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博大有余,精深不足。古典诗词的教学,单纯从授课任务和课时安排上来说,是不存在任何得以挑剔的地方,但从知识的传送传达上,以及知识的积累上讲,是达到了似曾相识的层次。这里面有一个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音韵的问题。学习诗词,解读意境颇为重要,其涉及音韵问题,也是绕不过去的事。如果对此说不清,道不明,势必造成理解上的困惑,也会影响创作的判别。比如:李白《黄葛篇》诗: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绤。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其押韵“幂”“尺”“绤”“客”“掷”“迹”字,按北京四声来比照,怎么也套不进去,甚至认为是不同韵可以同押韵,以至有人想当然的把“七阳”与“十二侵”同押的现象等等,岂不笑话。实际上,此诗押《平水韵》入声“十一陌”,其“幂”字借叶临韵十二锡。为什么按北京读音不是同属音调呢?怎么放到一块同押呢?这要考证五音的变迁了,同时要求老师在大学时就应该全面掌握这门知识,不然在教学中何以说得明白。所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文化,只能体现在书本上,流于背诵中,既不能创作出合格的作品,也产生不出应有传播能量,更不能做到推动创新出焕然一新的时代文学。
授鱼有余,授渔不足。大家知道,请人吃一顿鱼容易,但总不能天天请人吃鱼吧。好的办法是教人会钓鱼,甚至能养殖,这样想吃鱼自己可去动手,不致有被施舍的感觉。目前,学习诗词基本上还处于课堂式领诵的模式,学问仍然停留在面上,除了字面理解,还是字面理解。于是平面交待的多,立体解说的少,就是不涉及核心内容。原因是,懂的不能讲,不懂的不敢讲,半懂不懂的,只能遮遮掩掩,一通解说,以“量”取胜,以“多”取胜。以苏轼《题西林壁》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此句是诗中的精彩内容,从美学上是属于视角总结。不同的人都有类似感受,可以说不用更多解释。要释义应该放在句式的结构上,从声调中的处理上来看,还是遵循句子平仄“二四六分明”的规则。那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至少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感觉明显。如果联系诗人其时境遇,是否还有借物喻人的存在,只能是一种设想了。所以,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如果只是一味的字面讲解,更多的给人以先入为主的感觉。读诗在于明理,贵格在于创作。没有授人以“渔”的打算,或压根不曾有教人写诗的用意,不管设置得怎样的完美,实际上就是存在不经意间,或未曾料想,这种作法只能落个赏析有余,创作不足的结论。
专攻有余,应用不足。古典诗词学习的普及程度,已如雨后春笋,天涯海角不无热闹。在社会中可以说遇上十人,八九诗人,各种媒体可谓“厚台载诗”,尤其是专业专门研究机构,课题纵横,项目交差,论文叠加,组合出无穷的文字,制造出千篇一律的条文。但有一种现象十分突出,那是像养了一群鸡,就是不下蛋。论说讲得头头是道,借古佐证;议论引文洋洋洒洒,据洋辩理。有一个直接的感受,得意于中西方文化在中古,在上古就有不谋而合的结论。如此高论,单从时间上来说这个理能说得通,但唐诗宋词的美学设计,更多的还是传承诗经更多。探讨是可以的,犹如不管东西方人都吃饭睡觉一样,但总不能囿于其中一点而津津乐道。当考量有否作品,时下流行的是论文,而不是创作。一篇拼粘的文章可以大有用处,而一首诗词发表只算消遣,若有用处,问及还要获奖后归于其它类奖励上。真是奇了怪了,付了版面费又报销的论文是成果,不用再获奖,而拿了稿费的诗词歌赋发表作品,竟然不算成果,还要能获奖才算。不禁要问,作品发表了还如何再获奖?机构给自己定规则,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其实质就是不能创作,也不想创作,年年月月,就粘材料过日子。诗词的创作,诗词的繁荣,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民间的自发当中去完成了。吸引眼球的是,不管是任何场合地点,为了应景一下,既便是创作,一首七绝,四句话,结构分散,意思各异,常常是第二句是“再创辉煌”,第四结句是“山河壮”,千人一面读完了事,任你如何评论,依然如故,下次照旧。那么,古老的文学形式,到底能不能创作出赋予时代精神的作品呢?答案是肯定的,就像酿酒,现在大都喜饮陶器盛装的酒,原因在只为好酒才好!
巧舌如簧,语不成句,沐猴而冠,毋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