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不厌下一句 相看两生厌的文案

时间:2023-04-25 18:13/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9602 评论:0

玉簪花开,是八月不可辜负的古典雅趣。

即使今日,我们淡忘了且遗失了很多传统的繁复和美好,比如发髻和头饰,但玉簪却独一无二地被保留了下来,依然可见于各种场合,虽多是偶遇,也是挡不住的惊艳。

对,玉簪花名,就是源自玉簪发饰,且原产于中国和日本。

汉代刘歆所著的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中记载:

“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格倍贵焉。”

明代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中云:

“汉武帝宠李夫人,取玉簪搔头,后宫人皆效之,玉簪花之名取此。”

这说的就是,汉武帝刘彻有一次经过李夫人处,突然觉得头痒,就用了李夫人的玉簪来搔头,从此,后宫的妇人们都开始效仿,用玉来做发簪,以期望得到君王的恩宠,以至于西京玉贵。由此可见汉武帝当时对李夫人的盛宠。而玉簪花,因为和玉簪形似而得名。

据说,明代李东阳的《玉簪》就是根据这个典故而写的:

昨夜花神出蕊宫,绿云袅袅不禁风。

妆成试照池边影,只恐搔头落水中。

毛主席有句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深以为然,虽然主席的诗词另有深意,但在我等俗人看来,刘彻不过是个好色风流之辈。

曾经许下“金屋藏娇”的诺言,但陈阿娇却被废后且幽禁在长门宫;立出身低微的卫子夫为后,在她多次生育半老徐娘之后,又弃之不顾;一听《佳人歌》中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人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就立马封了李夫人……

金玉良缘,到头来都是佳人的坟墓,以玉簪花来祭奠刘彻与李夫人之间建立在“颜色”之上的稀薄爱情,还真是委屈了如此冰清玉洁而平易近人的花。

畏景流庭过,凉飔即坐来。

物随时共换,人觉老相催。

憩蝶依丛稳,嘶蝉抱树哀。

玉簪香好在,墙角几枝开。

是金人史肃笔下《立秋日》里的玉簪花,因随处可见、清香宜人,在秋日来临、心生悲秋之时,反而能给人几分安定和宁心,可见亲民与走心了。除了不喜阳光曝晒,无论是种在庭院,还是长在山野,皆能依然自然、自由生长。

玉簪喜阴湿肥沃之地,性极耐寒,花期为八到十月间,所以,邂逅八月里的第一支玉簪花,是一件非常具有仪式感的事。

枝叶娇莹,花苞如簪,极似温暖敦厚的白玉,而夏日的雨水、凉意和即将而起的秋思,都是意在言外的存在,比如涵养、丰收还有轮回。

第一眼的望见,就绝不会错过,雨洗之后,一丛新生的玉簪亭亭玉立,骄傲且自赏。可不就是宋代喻良能的《次韵何茂恭咏玉簪三绝》中的一首:

未开黄钿紫冠小,谁与幽人作好秋。

一笑相看两不厌,翠云堆里玉搔头。

玉簪花的茎叶交错挺拔、层层叠叠,使得以高昂姿态立于其上的玉簪花,犹能以冰姿雪魄,以众星捧月的隆重,袅袅凸显在流淌的绿意间,朵朵花蕾纤细而柔美,完美的弧度,勾勒出了时节最微妙的心动瞬间……如此,才能“一笑相看两不厌”吧。

因为此花,早在宋代黄庭坚《玉簪》诗的盛赞之下,奠定了“东南第一花”地位:

宴罢瑶池阿母家,嫩琼飞上紫云车。

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东南第一花。

民间传说,王母娘娘宴请众仙女,酒醉归时云鬓松斜,落下的白玉簪坠落人间,就化作了清丽雅致的玉簪花。于是,王安石就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来还原这一段《玉簪》故事:

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换作花。

万斛浓香山麝馥,随风吹落到君家。

黄庭坚比王安石晚生了二十多年,不过到底是弄不清,谁先为玉簪花写诗正名了。显然,文人墨客极爱这样的故事,在历代所编纂的《二十四花品》中,玉簪花位列八品,花语曰“醉里遗簪”

为玉簪花写诗,最早当属1500年前,南朝梁代女诗人沈满愿所写乐府诗《咏步摇花》

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

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

低枝拂绣领,微步动摇英。

但令云髻插,蛾眉本易成。

沈满愿是南朝梁开国功臣、著名文学家沈约(天生异象,左眼有两个瞳孔,腰上有颗紫色的痣,“永明体”倡导者之一)的孙女。她的家乡南朝梁武康,在今天的浙江德清县内,正是玉簪花自然生长分布的区域,正因为如此,养在深闺的女诗人才能在自家的花园中,遇见到了人工栽培多年才能生出的花叶玉簪,并为它的冰雪姿容和暗香浮动所折服,并隐约地埋藏了女儿家的心思。

同时代,史上最早关于玉簪花药用的记载,也出现在了南朝梁时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其中的 “大而味苦,无丛毛,力劣之次品”就是玉簪花的根,只不过评价不甚高,因为古人竟然把玉簪和鬼臼给搞混了。

所以,还是《本草纲目》更为权威和准确:

【释名】白鹤仙。时珍曰︰并以花象命名。【集解】时珍曰︰玉簪处处人家栽为花草。二月生苗成丛,高尺许,柔茎如白菘。其叶大如掌,团而有尖,叶上纹如车前叶,青白色,颇娇莹。六、七月抽茎,茎上有细叶。中出花朵十数枚,长二、三寸,本小末大。未开时,正如白玉搔头簪形,又如羊肚蘑菇之状,开时微绽四出,中吐黄蕊,颇香,不结子……

“根【气味】甘、辛,寒,有毒。【主治】捣汁服,解一切毒,下骨哽,涂痈肿。”

“叶【气味】同根。【主治】蛇虺螫伤,捣汁和酒服,以渣敷之,中心留孔泄气。”

不明觉厉,总之作为中药材,玉簪的根与叶,倒是很好地诠释了“是药三分毒”,但是玉簪的花朵本身,倒是颜值与食用价值兼得。

唐诗中描写玉簪花之美的,就不得不提卢纶的《中丞东斋赋白玉簪》:

美矣新成太华峰,翠莲枝折叶重重。

松阴满涧闲飞鹤,潭影通云暗上龙。

漠漠水香风颇馥,涓涓乳溜味何浓。

因声远报浮丘子,不奏登封时不容。

怎一个“美”字了得,白玉簪的端庄可见一斑,叶重重上闲飞鹤,就有了一股与生俱来的仙气。尤其

是“漠漠水香”、“涓涓乳溜”扑面而来,就与玉簪花香撞个满怀,整个人都超凡脱俗起来。

到了宋代,诗酒风流的唱和中,关于玉簪花的诗词就迎来了爆发的时代。

“石砌秋新展绿衣,绿衣凉矗嫩琼飞”是董嗣杲笔下的秋意绽放;“得得寻芳听自由,名花先占八分秋”是刘过眼中的秋之风光;“爱此堂下花,色好香满庭。藉之青玉叶,表以白玉英。微风过披拂,小雨来滋荣”是李处权诗中的庭院好风光;然而,杜范的这一句“叶带春姿如泼,花多秋色似凝酥”一下子把人给说饿了……

来自江南水乡的“玉簪花糕”宛如带着清纯和质朴的水乡姑娘,精致中带着忧伤。

玉簪花糕

取新鲜玉簪花5克,糯米饭半升,白糖水适量,按照以下步骤:

第1步:将新鲜的玉簪花洗净后阴干,摘去花柄只留花瓣,切丝备用;

第2步:玉簪花丝加入白糖腌制,以隔绝空气,锁住花丝色泽和水分;

第3步:揉好糯米粉,加入玉簪花丝,压入模具定型之后,去掉木

第4步:取出玉簪花糕,放进屉中蒸熟,有助于清热解毒、咽喉肿痛。

此外,玉簪花粥玉簪花菠菜鸡蛋汤、清炒玉簪嫩芽,也是容易操作且美味香醇的家常小食。

玉簪花菠菜鸡蛋汤

清炒玉簪嫩芽

但是,玉簪花这么美这么高雅,怎么总想着摘下吃呢,所以,元代张野所写的词《水龙吟·咏玉簪花》所表露的欣赏态度才是值得推崇的:

素娥宴罢瑶池,醉簪误堕庭深窈。花神爱护,绀罗轻衬,绿云低绕。秋意重缄,芳心半吐,有香多少。把幽轩好梦,等闲薰破,凉月转,人初悄。

冷沁冰壶风袅。肯轻与铅华相照。湘兰标致,水仙风度,也应同调。钗凤香分,鬓蝉影动,此情云渺。问何时分付,一庭寒玉,对妆台晓。

分不清是玉簪添容颜,还是美人玉簪相呼应。只是,玉簪花开了,到底是秋色不远,盛夏由浓转淡,新的时令即将到来,玉簪的耐寒喜阴个性,自是不惧,推花及人,未雨绸缪,是否才是玉簪花给予我们的真正的寄语呢?

不管如何,当我们与8月的第一支玉簪花相遇时,纵使相看两不厌,也请提前备秋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