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是男是女 南海观音菩萨是男是女
这篇继续讲观音菩萨。
有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观音菩萨的性别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女的。
也难怪大家有这么个想法。对于我们这些非佛教徒来说,接触的观音菩萨形象,大多来自影视剧。无论是《西游记》,还是《宝莲灯》,亦或是《新白娘子传奇》,其中的观音菩萨都是女性的形象。但是也要看到,佛教传入我国之后,早期观音菩萨的塑像却是男儿身。
那么问题来了,观音菩萨是如何从“男”变成“女”的?
其实,这个问题在佛教徒眼中并不是问题。因为按照佛教的说法,佛和菩萨是没有性别之分的,我们所看到的他们所呈现的男相或者女相,是为了方便度化众生而显现的一种“相”,最终目的是方便慈爱众生、救度众生;对众生而言,菩萨以他们最能接受的形态出现,更能依相起信、依声说法,在自身的精进和虔诚信念中得到菩萨的加持感应。
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没有意义。观音菩萨女性形象在中国成为主流,本来就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情,从中能看到佛教传入汉地后的一些变化。
观音菩萨为何变成“女”的?要从南北朝说起。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地迅速发展,信徒日众,其中出家的尼姑和在家的女居士人数骤增。不少上层妇女如北魏的灵太后等人,也笃信佛教,成为了虔诚的佛教徒。这就使广大的善女信妇们产生了疑惑:佛国净土中的诸佛、菩萨和罗汉们都是男性的形象,难道女人就没有一点儿“门儿”了吗?既然女性很难成正果,那女信徒何必非得皈依佛门?
相对来说,佛教的最大对手道教,在女性神仙塑造方面,就做的比较不错。有王母娘娘,有黎山老母,有泰山奶奶,还有九天玄女等一系列的神。虽然这些形象也是虚构的,但最起码,给女性成仙指明了一条道路,明确了一个榜样。而这正是佛教所欠缺的。
显然,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佛教就有可能会在信徒争夺方面输给道教。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佛教只好打破清规,向中国的世俗让步,观音菩萨女性的形象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固定下来的。
观音菩萨之所以能够承担如此“重任”,是因为他的条件最符合信徒们对女性菩萨的要求。相对于阿弥陀佛来说,观音菩萨显得平易近人,而他“观”人世间苦难之“音”,能够随叫随到,特别像中国人传统认知中的母亲形象。
在南北朝后期,观音菩萨的女性像开始在民间流传。女相观音的盛行则是在唐代之后。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时期,信徒们为了论证观音菩萨是女性的合理性,对其来历进行了一番改造,出现了观音菩萨本是汉家三公主的说法。
这种说法盛行于北宋。到了宋末元初,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在此基础上,精心编造了一部观音菩萨的家谱——《观世音菩萨传略》。
其中提到,妙庄王有三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妙善就是后来得道的观音菩萨。三女到了出嫁的年龄,妙善执意不从,想要出家为尼。庄王大怒,将她赶出了王宫。后来妙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此时妙善已经修行得道,遂变化成一位老僧进朝奏道:“非至亲手眼方可医得。”妙庄王只有三个女儿是至亲,可当他动员大女二女作出牺牲时,两人不从。老僧便告诉妙庄王可以去求求香山仙长。
这位香山仙长便是妙善修行而成。仙长来到王宫,自己断手剜眼献给了妙庄王。药到病除。不过,妙庄王一见仙长没有了手眼,十分痛心,叩拜天地,请求神明使仙长再长出手眼。少顷,仙长果然长出了手眼,并且一下子长出了一千只手、一千只眼,是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此时,香山仙长才道出自己的来历,与妙庄王畅叙父女之情。
后来有人说,这个妙庄王就是春秋时代的楚庄王,公主妙善以自己的手眼救活父王后,庄王命在香山建寺,塑造“全手全眼”,但宦官听错了,建成了“千手千眼”,于是塑造出了千手千眼观音像。
这个故事,其实是典型儒释道三家合流的产物,极具中国特色。其实,佛教所说的千手千眼观音,是密宗六观音之一,来历与上面的说法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