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外忽传收蓟北 蓟北在现在叫什么

时间:2023-06-14 21:5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454 评论:0

漫卷诗书喜欲狂”,这句诗表达的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喜悦之情,它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主要是写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的快意。

就像前两年,因“口罩事件”,到处管控,许多漂泊异乡的人,春节都不能回家过年,昨天还到处说要管控,今天却突然宣布解禁,听到这个消息后,是不是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终于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了。

在这首诗里面呢,当时的唐王朝正在经历安史之乱。

公元762 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公元763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主要人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的快意。

诗里面提到了好几个地名,给大家理解这首诗带来一些障碍,这里先把这几个地名解释下。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也是我们古代所说的中原的大部分地区。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这里是指诗人当时所在之地。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襄樊。

洛阳,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

我们先看下第一句

剑外忽传收蓟北

诗人多年漂泊“剑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如空中一声春雷乍响,感情有如山洪爆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喜悦之情喷薄而出,欣喜的浪潮在心中翻滚。

“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

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这场噩梦般的浩劫,终于要结束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终于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转悲为喜,喜不自胜。

初闻涕泪满衣裳

“初闻”紧承“忽传”,捷报来得太突然,诗人禁不住喜极而泣,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涕泪满衣裳”。

有高兴的事,自然要与家人分享,诗人自然想到了与自己的妻子、儿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就是“回头看的意思 ”。

诗人回头看着妻子、儿女想说点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家人们都是喜笑颜开,全家上下一片喜气洋洋,于是,诗人也无心伏案了,随便卷起了手中的书,全家共享胜利的欢乐吧。

白日放歌须纵酒

白日”,指晴朗的日子,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52岁,在古代已经是老年人了,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在今天这个大喜的日子,却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这一句写“狂”态,接着则写“狂”想

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巴峡穿巫峡,为什么用“穿”呢,

从“巴峡” 到“巫峡”,走的是水路,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

李白有句诗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形容水流很急。船一下子就过去了。

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襄阳”。

从“襄阳”到 “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

这一联,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是句内对偶 ,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

而用“即从”、“便下”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

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

读这两句时,我们眼前是不是飞过一幅画面:诗人带着家人从水路飞流而下,再从襄阳骑马飞奔回家。

这两句是诗人的联想,将那种归心似箭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一改杜甫往日沉郁顿挫的风格,句句充满喜悦,处处透着欢欣,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整首诗流露着诗人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这里是@红鸿说诗词,每天精选一首经典古诗词,感谢您的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哦,

参考文献:《唐诗.鉴赏辞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请联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