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三大水利工程
来源:微兔分享呀
为什么都江堰是千年奇迹
公元前280年,秦还未统一六国,当时秦国调集十万兵马对楚国作战,军队进行后勤补给有50公里是陆路运输。在古代,陆路运输都是用劳工和牛马的脚力,经常是运到1斤粮食半路上就被运输部队吃掉了半斤。
这场仗正由于后勤粮草补给跟不上,秦军吃了败仗。于是过了8年,公元前272年,秦昭王突发奇想,命30岁的秦国人李冰去蜀郡担任郡守,并修建一座水利工程,使岷江改道,形成一条水路战争补给线。这座水利工程就是都江堰。
所以说,当时修建都江堰是为了军事目的,后面的结局我们也都知道了,秦灭了楚,楚国项羽又复仇了秦,却败给了刘邦,之后两千年,不知发生多少故事,但都江堰依然矗立在岷江之上,造福一方百姓。
来到蜀地的李冰,勘察后决定凿山引水。当时火药还未发明,他组织劳工对岩石火烧水浇,制造温差,用热胀冷缩原理使其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长80米宽20米的山口,取名“宝瓶口”。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因流入宝瓶口的江水太少,李冰父子又率众在上游不远处修建拦河坝,他们将鹅卵石装进大竹笼,堆积在江水中央,形成一个狭长小岛,取名“鱼嘴”。
在古代,如果仅凭人力开凿,都江堰根本无法修建。不管是使用热张冷缩原理开山,还是竹笼装石建坝,李冰的做法都极其精妙。即便如此,单单挖开宝瓶口,李冰就组织大量劳工花了八年时间。都江堰市古代工程的奇迹,是当时的超级工程。
都江堰如何造就了天府之国
都江堰出现于2300年前,而如今居然还在发挥巨大作用,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说到“天府之国”这个词,你一定会想到充满烟火气的成都。我们现在都知道“天府之国”是对四川的美好赞誉。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个词最早出现的时候不是用来形容四川的,而是战国时期苏秦拍秦惠王的马屁,称呼秦惠王治下的所有土地为天府。
这个词从何时起专门用来指代四川呢,这就要说到诸葛亮写的《隆中对》。诸葛亮写道:“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在当时要表达的意思,是刘备的祖先汉高祖刘邦,就是因为拥有这片易守难攻,又非常富庶的土地作为大后方,才打赢了战争,最终当了皇帝。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王,进入四川。其实距离都江堰完工还不到五十年。那么蜀地一直是一块富庶之地,能让刘邦靠着它成就帝王霸业吗?起码现代的考古学并不这么看。
近代以来,考古学家不断在三星堆、金沙等川蜀地区的史前遗址中,发现大量祭祀物,有不少证据表明,这些祭祀物中,绝大多数都是古蜀国文明不堪洪水袭扰,试图用祭祀仪式来感动上苍。
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还研究了四川地区的冲积平原,也得出结论,为了躲避洪水的威胁,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四川各地的人类聚落遗迹,基本分布在海拔500米左右的扇形冲积平原上。可以说在都江堰修建之前,成都平原的人类对洪水只能被动适应。
考古学家还发现,而自都江堰建设完成之后,成都平原的水生灾害立马就得到控制,人类的聚集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开始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成都市的人口越来越多,还形成了郫都等卫星城。
从宝瓶口流出的岷江江水,为成都平原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都江堰修建后,成都平原的劳动人民不断完善灌溉系统,让它不断生长。形成了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放射状水网。据考证,成都平原的灌溉面积在宋朝就达到了一千三百平方千米,相当于650个摩纳哥公国的面积。
可以说,都江堰的修建,使得四川盆地崛起了一座经济政治中心,刘邦一度靠这个大后方击败项羽。刘备的蜀汉政权一度靠它和北方的曹魏政权抗衡。从战国争雄到抗日战争,成都平原上出产的粮食和物资,源源不断地供给前线。一次又一次充当大后方。
从汉朝至唐朝,驻扎在川蜀地区的郡守,继续完善成都平原的水利工程。随着治水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成都平原地区越来越富庶,手工业不断发展。利用水运交通进行的商业航运也发展迅速,成都成为中华大地上贸易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以都江堰命名的都江堰市则成为了成都与青藏高原联系的通道。发达的贸易使成都平原的商品沿着水路进入西部山区,西部山区的山货特产也由水路运往成都。就这样,都江堰成为了成都平原与西部山区的贸易中转站。
可以说,有了都江堰,才有了富甲一方的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才得以诞生。
都江堰如今怎么样了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汶川大地震。根据2017年出版的地方志,这场巨大灾难,受灾的231个县市被划分为极重灾区,较重灾区和一般灾区。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的都江堰市,是十个极重灾区之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也遭受了地震波及,震后当地曾一度封锁都江堰景区,让研究人员对水利工程仔细检查,排除隐患。检查后发现,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没有大碍,尤其是“鱼嘴”、“宝瓶口”、“飞沙堰”这三个发挥核心功能的设施,近乎毫发无损。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000年风霜,依然经受住了里氏8.0级的地震,这是否是一场奇迹呢?
事实上,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都江堰不断地维护和改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能扛住汶川大地震,就是由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对都江堰进行的现代化改造。
清末,西方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传入中国,1935年,都江堰的“鱼嘴”部分首先改用混凝土浇筑,这种永久性的工程结构,让都江堰省去耗费人力的“岁修”工程,此后,“金刚堤”、“鱼尾”、“飞沙堰”,陆续换掉了竹笼卵石材料,改为混凝土浇筑,古老的都江堰和现代的建筑材料调和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的1974年,“鱼嘴”的外江口建成了现代水量节制闸,用杩槎来断水截流的传统方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此时的都江堰还是古老的设计,历经二千二百多年仍在发挥着当年设计者赋予它的功能,润泽着天府之国的千里沃野。但都江堰换上了现代的壳,现代钢筋混凝土让它能承受住汶川大地震。
2006年,位于“鱼嘴”上游9千米的岷江河道内,紫坪铺水库建成,它集防洪、发电于一身,保障成都这座特大城市的用水安全。还让都江堰灌区面积扩大到7273平方千米,比上海市的面积还要大一点。在汶川大地震时,这座水库避免了次生洪水灾害对都江堰灌区的破坏。
如果说这是奇迹,那就是以肉体凡胎比肩神明的奇迹。因为二千多年来,中国人不断对都江堰进行维护和改建。从李冰设计和建造都江堰开始,就没有把它当成一项一劳永逸的工程,从一开始都江堰便有维护制度,被称为“岁修”。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在每年极短的枯水期内完成。
从汉朝至唐朝,历任地方官都把扩建和完善川蜀地区水利工程作为民生大计。两宋到明清,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历过两次荒废和重建,每次重建工程都达20年之久。这段时期都江堰水利系统经过不断演进,水渠大量建设,扩大了灌溉面积,1938年测算,灌溉面积达到1720平方千米。
千百年来,都江堰这座古代超级工程,在现代还以另一种方式造福着“天府之国”的黎民百姓,那就是带来旅游收入,自2009年起,都江堰的旅游人次平均以每年一百万人的速度增长,2019年的到访人次已经超过2600万。
现如今,当你在枯水季节来到都江堰渠首,还能看见“岁修”,但其实,这是景区的表演节目。现代化改造让都江堰已经不用年年“岁修”。
那么,为什么还要去都江堰呢?因为,只有当我们来到这座古老水利工程的面前。踏上这片土地,看着滚滚江水流过,感受巨大水网连接的千家万户和万顷良田,便能发现其与众不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