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逼利诱的意思 威逼的意思
教材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小学教材,他作为低年级学生的启蒙教材,毫无疑问一直是未成年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重要塑造者。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以及每一幅插图、每一个画面都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内容也在不断地改进,课本中的内容不断变化。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小学教材插图事件,引起了社会对教材教学的重视与反思。在教育部就小学教材插图的问题调查处理通报之后,又有一则关于教材编写不严谨的事件被网友反映。
这是出现在语文教材上的一篇文章《刘胡兰》。刘胡兰是伟大的革命英雄,他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下仍然坚强不屈,最后牺牲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英雄刘胡兰清理了几代人不断奋斗。这篇课文的教育意义重大,孩子们在刘胡兰身上学到非常伟大的精神。
本来《刘胡兰》重新回归小学教材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但是却有细心的家长发现,原文中当敌人想要收买刘胡兰的时候,问“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100块银元”中的“一百银元”被替换成了“一百块钱”,这一词语的改动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他们普遍认为这一改动属实是没有必要。
“银元”就是我们俗称的大洋,是流行于我国清朝以后的一种钱币。在刘胡兰所处的那个时期,一块银元就能换来许多的粮食,能够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所以一百银元是非常大的一笔数目。但按照现在的社会来看,尤其是在中国财富积累越来越多的这个时代,大家对于100块钱的概念可能只是去超市买一次零食的价格,大大降低了它的价值。
原文中的“一百银元”体现的是刘胡兰面对敌人的诱惑,仍然不屈不从绝不低头的宝贵革命品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次词语都有他深刻的内涵和意义所在,改变这一个词语,表达的意思就天差地别了,非常容易对认知浅显的小学生造成误解,不能更加深刻的感悟刘胡兰的英勇不屈的品质和学习其精神,而且这一不严谨不专业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历史场景的真实性,不尊重英雄而且导致了课文的教育意义大大下跌。
从教材编辑组的角度看,他们可能是为了让年幼的孩子阅读起来更加的通俗易懂,但其实加以注解便可以促进孩子理解,或等到阅读结束后让老师上课的时候多加讲解,而并不需要改动这个词语,这种改动属实有些胡闹的成分在。
如果100亿元可以改成100块钱,那么历史中曾经有过的一文钱,一枚铜币否也可以改成如今生活中我们常使用的一块钱?不站在历史角度下看问题,模糊它的意义与真实价值,那这样的教育给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对孩子们的成长发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
在之前的教材改革中,《刘胡兰》《雷锋日记》等经典课文被移出教材,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十分惋惜。我们常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便要让我们记得历史,记得历史长河里为了保卫祖国抵抗外敌而英勇奋斗甚至牺牲的英雄们。这种情怀便要从我们小时开始培养,把历史故事编入教材,让接受义务制教育的学生们充分地品读,感受英雄故事,是教育带给我们的有效途径。所以如今《刘胡兰》被重新编进教材,是应该值得高兴和支持的,但改动之处令人无法接受。
网友们的重视和严谨不是故意找茬,更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尤其是很多人作为家长,不希望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出现扭曲历史的不专业行为,误人子弟。
一次一次的教材问题被反映出来,这给编写教材的专家和出版社敲响了警钟,陪伴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课本,应该经过严肃的审视。
教材无小事,编纂教材更应该严谨,具体考证,而不凭空捏造,任意改动。对被课本朝夕陪伴的学生、对历史和对英雄都要保持足够的敬畏与尊重,只有做好这些,国际栋梁格培养才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