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通俗理解

时间:2023-06-16 11:0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6444 评论:0

本人从来都坚持,理论的问题并不能仅仅从理论上来考虑。

儒学大家朱熹的著名观点:“存天理灭人欲”。按照其表面意思,明确地要求消灭人的欲望,人的欲望当然是人性的一部分,消灭欲望当然意味着反人性。

那么按照其深层意思, 朱熹认为:“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说的是就像天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样,人本然具备仁义礼智。那么既然如此,人世间为什么会有恶呢,朱熹认为是人的本性被欲望遮蔽了,从而没有显露出来,所以表现为恶。所以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说,只要人克己修身,摒弃自身的欲望,使人的本性不被遮蔽,那么仁义礼智就可以显露出来。如此一来,我们看到的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似乎就是一种反人性理论。

但是,笔者认为,朱熹的这种思想并不是反人性的。正如《论语》中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其中的意思想必大家都懂,那么如果我们再联系朱熹所处的南宋初年,在那样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的,人的各种欲望逐渐凸显出来,对社会的伦理价值观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朱熹之后将“存天理灭人欲”推向极端的王阳明便可知道,在朱熹时代,只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倾向,朱熹之后这种倾向才愈演愈烈。

所以,朱熹为了消除这种倾向,才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这种看似反人性的理论的思想。就是说,朱熹希望消灭人欲,实际上在现实中能达到的效果只不过是把人的欲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已。

本文作者:一蓑烟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