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大灵魂

时间:2023-06-17 18:0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9838 评论:0

原标题:绘一幅马克思主义之思想肖像

——读《为什么出发?——马克思和他的时代》

《为什么出发?——马克思和他的时代》 夏 莹 著 人民出版社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纪念邮票。新华社发

《向恩格斯报捷——〈资本论〉第一卷完成》(油画) 何孔德 绘 资料图片

【读书者说】

一种理论的生命力,不在于其概念系统是否完备周密,而在于其是否准确深刻捕捉到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予以独具特色的表达。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些理论曾经一度辉煌,但由于不能满足时代需要而最终成为“弃儿”。另有一些理论虽历时久远却依然充满生机活力,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人类文明活的灵魂,始终具有引领时代的力量。

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阐释宣传,不能满足于象牙塔里的寻章摘句,不能沉醉于书斋里的玄思冥想,而必须深入到社会实践深处,紧扣时代脉搏,在思想与时代的双向互动中来展现其真理的力量。笔者认为,清华大学夏莹教授的新作《为什么出发?——马克思和他的时代》就是这样一部佳作,它以极富个性的写作风格实现了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理论可以是有温度的

《为什么出发?——马克思和他的时代》是夏莹教授开创的“趣读马克思”系列的第二部,该系列首部作品《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以贴近日常生活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获得多方好评。本书延续第一部写作风格,将马克思的创作历程与时代境遇融为一体,以生动有趣的命题,深入浅出、活灵活现地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肖像。

书中讨论的是1845年春到1850年间马克思所撰写的重要著作。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告别青涩的思想成长期,开始构筑并逐步完善唯物史观。

哲学作为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往往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印象,好像只有那些皓首穷经的专家学者才能入其门庭、窥其堂奥。对普通群众而言,哲学往往呈现的气象只有四个字:此门不开。此论固有过于绝对之嫌,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而言,如何让哲学以可亲可敬可感可触的面貌走向大众,历来都是一个难题。

《为什么出发?——马克思和他的时代》迎难而上,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了富有创新价值的探索。例如在第二章“马克思的爱情宣言:思想和它的对象”中,作者描述了一幅既轻松又内含张力的场景:“在一个悠闲而温暖的下午倒上一杯茶,翻至《神圣家族》的某一篇,看看思想的角斗场上,马克思究竟如何挥舞着现实的利剑去刺穿鲍威尔思辨的神秘面纱。”此描述精妙之处在于,指出马克思批判思辨哲学的利剑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爱情之剑。正是借助于爱情这一感性活动,马克思突破了德国思辨哲学中将对象视为自我之异化的圆圈式思维,吹响了新哲学的集结号。“爱情的力量,就在于此,它将我们从超验的幻想当中拉出来,让我们发现了自己鲜活而有限的那一面。”作者独具匠心之处在于,十分敏锐地抓住爱情这一最具感性色彩的活动,并以之为切入点,揭开了思辨哲学的神秘面纱,让哲学不再以晦涩面目拒人以千里之外,而是散发着活泼泼的生活气息,让普通读者也可以推门而入。

思想可以是鲜活的

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时代。就像恩格斯指出的,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作者深谙这一道理,在论述过程中总是将特定理论置入特定历史情境中予以整体呈现。

对于习惯于运用理论语言的研究者而言,要实现“整体”呈现,十分困难。因为理论往往是抽象概念的排列组合,呈现的是一个个“横断面”或“骨架”,而非有生命力的整体。为此,作者大胆创新,引进戏剧化的叙述方式,以达到整体呈现的效果。这集中体现在关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讨论中,作者把发生在1848年12月的雾月政变比喻为“万圣节的假面舞会”,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马克思则如同一个游走在万圣节夜晚的游客,观看着往来人群各自穿着古代先祖的服饰,煞有介事地用着现代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用对已死的历史的演绎推进着当下的革命。而在这一过程中,复活的,从来不是那个被扮演的幽灵,而是那个扮演者自身试图完成的革命。”联想到马克思自己也曾把雾月政变比喻为历史的悲喜剧,那么,作者在此让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以戏剧化的叙述来呈现历史事件,从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写作方式,我们不妨称之为哲学戏剧。

当然,如果仅仅借用了戏剧的形式,而在思想上缺少创见,那么该书也只不过是一次形式上的新探索而已,就像马克思所说的“辞藻胜于内容”,而不是“内容胜于辞藻”。事实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形式探索的基础上,以极其深刻的洞察力揭示出事情的根本所在,即资产阶级革命的“表演”性质及其历史命运——必然走向庸俗的市民生活。此后,人类迎来的将是历史上最为崇高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富有力量的叙述:“马克思预言了一种指向未来的革命。这是一种不同于资产阶级所特有的革命:它无须披着古代英雄的外衣,无须借助万圣节的假面舞会的狂欢,它无须借助于辞藻的华丽,因为这样的革命原本就有自己无可替代的理想诉求,原本就包含自己无可替代的全部革命的内容,因此它无须诉诸古代英雄的幽灵来提升自己的崇高感,因为它自身革命的内容就包含着这样一种史无前例的崇高感——是的,还有什么伟大的理想能与全部人类的解放相媲美的崇高呢?”面对这样的辞藻、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洞见,我们很难不为之感染、为之动容,这或许就是鲜活思想的力量。

真理的味道可以是甜的

对于《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和导读,长久以来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的“金钥匙”,《为什么出发?——马克思和他的时代》用了6章篇幅对此进行了讨论。

它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出版情况的考察,来展现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的风起云涌,其叙述则采取了以经典来阐释经典的方式,以期起到管中窥豹之效果。马克思、恩格斯曾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写了7版序言,时间从1872年跨越至1893年,文字涵盖了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和意大利文共5种。作者紧紧抓住《共产党宣言》在欧洲革命运动中所发挥的现实效应,敏锐地揭示出《共产党宣言》各种译本与该国革命运动所呈现的关联性和同步性。通过这7个序言,作者在纵横两个维度勾连起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历史。正如书中所引用的恩格斯在波兰文序言中的重要论断那样,“近来《共产党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根据《共产党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作者进而更为坚定地指出:“因为正如恩格斯已经发现的,《共产党宣言》已经成为了一个尺度,它所衡量的不仅是欧洲的大工业,同时还将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

作为一名当代中国学者,作者不仅具有十分强烈的时代意识,而且具有高度自觉的中国意识。这种意识潜移默化地浸润在书中各处,就像一杯糖水,任饮一口甜味满腔,但放眼望去却看不到糖在何处。书中第13章详细讨论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在此作者同样采取了一种以小见大的叙述方式。比如作者特别选取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名言“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中“幽灵”一词的译介史作为切入点,来呈现马克思主义伴随中国革命发展而逐渐获得广泛关注与普遍认可的过程。从最初的“怪物”到后来的“精灵”再到现在通行的“幽灵”,作者认为最初译法不脱中国传统文化中鬼神崇拜的土壤,带有贬抑色彩,后来则逐渐偏向中性,这不仅彰显出近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逐步接纳,而且反映出《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折射出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从风雨飘摇逐渐走向不断胜利的历史趋势。在此,我们表面看到的是文本分析和概念辨析,实际感受到的则是或暗流涌动或惊涛骇浪的历史大潮。

马克思主义可以是可信又可爱的

有学者曾指出:“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此论影响甚大,甚至被一些人引为拒绝哲学乃至理论的理由。

马克思主义自其诞生之日起始终坚守实践品格和群众本位,让尽可能多的人听懂、信服、践行。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重要特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为什么出发?——马克思和他的时代》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一种富有时代气息、中国特色、大众风格的表达方式,并破解了“可爱者不可信”与“可信者不可爱”的两难困境,从而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可信又可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象。

在第6章中,为阐发新旧唯物主义之间的根本区别,作者以“德国人的樱桃树”为题,指出旧唯物主义对事物发展客观历史情景的忽视,同时,又以3D眼镜为喻,反思了既往哲学家在眼前的普通直观(所谓“现象”)与哲学直观(所谓“本质”)之间的矛盾,引入了具有三维视角的实践概念,灵动而恰当地呈现出唯物主义的根本特点。在第13章介绍“共产主义的幽灵”时,作者借用《哈姆雷特》中承载着去世国王意志却又并非其本体的国王之幽灵,来比喻《共产党宣言》中那个作为“存在着的非存在物,是可见的不可见者”的共产主义的幽灵,进而揭示出共产主义与其相似物的定义及其区别。此外,该书在叙述和说理中对经典原著中的比喻多有援引,又加入了作者匠心独具、妙趣横生的阐发,使一个可亲、可近、可信又可爱的马克思迎面走来。

从《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到《为什么出发?——马克思和他的时代》,夏莹教授所开创的“趣读马克思”系列以极具个性风格的通俗表达,摸索出一条让理论贴近生活、走向大众的新路径,这对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启示意义。其通篇所贯穿和洋溢的时代气息、中国风格,对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同样不失为一种有益有效之尝试。期待“趣读马克思”系列勇往直前、再推新作。

(作者:崔居然,系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

来源:光明日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