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景颇族尚腊边简历
“犀鸟都是一夫一妻,成双成对,如果其中一只犀鸟死亡,另一只犀鸟就会不吃不喝,悲伤而死,所以我们村里祖祖辈辈都不打犀鸟,犀鸟是我们景颇族的神鸟,大家都喜欢犀鸟!”这是毗邻中缅边境的犀鸟谷石梯村的景颇族村民向记者讲述的一个美丽凄婉的故事。
神奇的犀鸟在国内只栖息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太平镇石梯村一带的犀鸟谷中,带着对长嘴犀鸟的向往,记者于7月中旬来到了森林茂密、一路翠鸟欢唱的犀鸟谷,这里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一条出境通道。在这里,记者听到和感受到了当地景颇族、傈僳族群众许多爱鸟护鸟的故事。
犀鸟谷驿站
犀鸟谷驿站(张勇摄)
在犀鸟谷深处弯弯曲曲的公路旁,洪崩河(上游为大盈江)畔,有一个傈僳族民居风格、茅草盖顶的驿站,驿站外公路两旁伫立着6根4米高的粗大的木桩,木桩前立着一块巨大的“中国犀鸟谷”的木牌,木桩顶端各蹲着一个硕大的犀鸟雕塑,又长又宽的金黄色的嘴巴。
“犀鸟的嘴巴本来就很长,身体有鹅那么大,这些塑像是双角犀鸟、冠斑犀鸟和花冠犀鸟的形象,这3种犀鸟在我们这里很常见。”负责经营驿站的石梯村小组副组长蔡伍对记者说。他是傈僳族,也是犀鸟谷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副理事长。这个去年新建的驿站专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鸟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提供餐饮服务。
蔡伍告诉记者,犀鸟谷不仅有上百只犀鸟,还有红腿小隼、孔雀雉、啄木鸟等30多珍奇鸟类。20多年前村民们经常砍伐森林,开荒种地,有些村民也会打鸟。近10年来,政府加强了对森林和动植物保护,并经常派人来村里宣传爱鸟护鸟,村里就没有人砍树和打鸟了。近几年犀鸟和其他珍贵鸟类多了,每年冬春都有许多省内外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这里看鸟、拍鸟,需要村民们给他们提供向导、送饭等服务,给村民们带来了服务性收入。
从前年底开始,蔡伍等部分村民就开始筹资建“鸟塘”、当“鸟导”。“鸟塘”就是专门给摄影爱好者拍鸟的窝棚,“鸟导”就是给游客当观鸟导游。去冬今春蔡伍仅靠“鸟塘”、“鸟导”就收入2万多元。现在石梯村有36户建“鸟塘”、当“鸟导”,收入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村里的16户建档立卡户都脱了贫。今年村里又成立了犀鸟谷乡村旅游合作社,对村民们的旅游服务统一管理和规范。
“现在大家从心底就爱鸟护鸟和保护树木,因为树多鸟才会多,鸟多了游客才会来,村民们也才会有收入。”也在驿站服务的60多岁的傈僳族老人蔡拾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简单明白的生态经济账。
景颇族“鸟导”的“鸟塘”
从犀鸟谷洪崩河边爬上数百米高的山梁,便看到了景颇族、傈僳族杂居的美丽的石梯村,一排排崭新的杆栏式木板青瓦房,每栋房屋的外墙上,都有一个景颇刀和长矛交叉的圆形雕刻标志,这是景颇族的传统标志。在屋檐两侧,都矗立着一个犀鸟的形象。山梁一侧的山脚便是中缅边境。
徐小龙和他的“鸟塘”(张勇摄)
“到鸟台上面可以看灰燕。”景颇族小伙徐小龙带着记者登上村旁一个一米多高的竹台,又递给记者一个比较专业的望远镜。用望远镜可看到前方一颗大树上,一只灰燕子安静地蹲在树枝上。“它在孵小燕子呢!” 徐小龙说。这竹台是他搭建给游客观鸟用的,他还建了两个“鸟塘”,在家里开了可以食宿的农家乐。
村民们一年中多数日子都能看到犀鸟,尤其端午节前后犀鸟最多。因逢雨季,村旁不容易看到犀鸟。徐小龙便带记者去看他的 “鸟塘”。下了一个山坡,沿着泥泞的小路走进了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来到一片被高大的榕树和芭蕉树包围的荒草地边,这里有一个用木板搭建的窝棚,窝棚被绿色帆布和树枝包裹伪装,面对空地的一面墙上有七八个小洞。这些洞就是摄影爱好者拍鸟的机位,每个机位每天收费60元。这就是徐小龙的“鸟塘”。他在荒草地上边用景颇刀砍荒草边告诉记者:“不是雨季的时候很多鸟飞来这里休息,多的时候有20多种鸟,也有犀鸟,我经常来撒些粮食给鸟吃。”
犀鸟出没的热带雨林(张勇摄)
从密林中钻出来时,记者的腿上趴着4条蚂蟥,而走在后面的太平镇党委副书记杨宏飞身上则趴着11条蚂蟥,两人吓了一大跳,脱光了上身四处找蚂蟥。。徐小龙很习惯每天在这危险的密林中经营“鸟塘”,因为“鸟塘”和农家乐给他带来了一年5万多元的收入,他说他很感谢森林感谢这些珍奇的鸟儿。
杨宏飞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帮助石梯村民小组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边境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家家户户搬进了新房。同时引导村民开展观鸟旅游,去冬今春来观鸟的游客达2000多人次,全村观鸟收入达20多万元。美丽的边关景颇村寨走上了一条生态脱贫绿色发展之路。
图文来源:光明日报记者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