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交汇点讯 12月13日下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门口摆放了许多鲜花。这些鲜花来自不同年龄、地区的人们,每一束里面都插着小卡片,写着献花者对南京大屠遇难同胞满满的悼念和对未来的祝愿。路人们驻足、拍照,鲜花络绎不绝地涌来,每束花都有自己的祈愿和故事。
72岁的南京市民尹显才为了哀悼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一大早就发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朋友圈,并且骑车35公里,分别去了4个丛葬地。在接受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采访时,他已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门口呆了一个小时左右,与每一位在纪念馆门口献花的人沟通和学习。“我看到很多外地的人,年长的,年幼的,特别有几个是95后,有从浙江,海南,常州,武汉过来的,”尹显才说。“在这种假期,这么好的天气,年轻人没有去中山陵或是南京的其他景点,来到这个地方悼念这些我们不曾相识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先辈们,我很感动。”
在广州读书的大三学生王亚飞一直在鲜花前拍照。为了哀悼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他刚一放假,就从广州来到南京。“从小,我学习历史的时候,就知道了南京大屠杀历史。现在,我成为了一名党员,看到新闻报道那些幸存者越来越少,日本缺乏表态,所以就很想为这个真正地做一些事。”王亚飞说。
从初中开始,王亚飞就想来南京看看,了解这段历史。但是因为以前这天都不在他的假期内,所以一直没有来成。今年是他第一个在12月13日的假日,他终于来到了南京。因为对南京不熟,他没来得及买鲜花,但是参加了早上的默哀并且深受感动。“家长、小孩、行人,大家都会停下来,然后一起低下头,默哀一分钟。”王亚飞说,“车辆会鸣笛。当时,我看到这些场景,听到这些声音,感到很震撼。我觉得我和其他人产生了共鸣。”
王亚飞说,12月13日对中华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他希望大家都能牢记这段历史,还说明年12月13日有机会也一定会再来南京。
在记者快要离开纪念馆的时候,南京市民夏隽和他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夏世林每人手里拿着一支花走来,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排插着祝福卡片的鲜花中。夏隽手里是一朵黄色的菊花,略大些;夏世林手里的是一朵白色的菊花,小些。夏隽表示,他是带他儿子专门来献花的。“他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他们也能记住自己国家的历史,”夏隽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楚嫣/文 蒋楚嫣/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