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日元是多少人民币 一亿日元去日本玩够吗
钱全部打水漂了!
耗时十余年,耗资万亿日元,日本国产“大”飞机研发失败,三菱重工宣布终止喷气式支线客机研发。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7日宣布,将终结日本首款国产喷气式客机SpaceJet研发项目。这意味着,经历十余年的挣扎,这一项目宣告失败。
三菱重工2008年启动SpaceJet研发,同年3月成立三菱飞机公司,也就是说到今天整整十五年了。
SpaceJet原名MRJ,意为“三菱支线喷气客机”,采用双发动机,单通道,设计座位不超过100个,主要面向中短途航空客运市场,迄今累计耗资大约1万亿日元,现在折合人民币513亿。
SPACEJET
SpaceJet研发过程一波三折,原定2013年交付首批飞机,因技术问题一再推迟。
三菱飞机公司成立以来多次出现巨额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研发经费一砍再砍,直到2020年10月项目暂停。
作为日本首款国产喷气式客机,SpaceJet在研发之初备受瞩目,获得日本政府资助。订单最多时一度达到大约450架,客户包括日本两大航空运营商全日空控股公司和日本航空公司。
共同社7日援引航空业界人士的话报道,在一些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看来,SpaceJet研发项目“注定失败”。
在这家媒体看来,三菱重工一味闭门研发、轻视利用外部资源的企业文化或许要为项目失败承担部分责任。
三菱重工说,研发项目既已叫停,三菱飞机公司也将随之关闭。
大家有没有发现,为什么我要把大飞机的“大”给打上引号,那我就要说,日本人是真能给自己脸上贴金啊,因为他们研发的这个东西,根本就不是大飞机。
为什么呢?
因为日本研发失败的这玩意载客量不足百人,是标标准准的支线客机,居然也好意思自称大飞机,同为支线客机,国产的arj21在2015年就投入了市场,现在都已经载客超过600万次了,也就是说,我们比日本提前了整整八年......
换句话说,大飞机确实需要极高的产业能力和技术能力,日本这次不是没有研发出大飞机,是连研发大飞机的更简单的前置任务都没有研发成功。
大飞机
关于为什么失败,三菱给出来的是这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技术方面。
由于开发周期过长,导致前期开发所使用的技术已经远远跟不上现在的技术。
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今后的飞机研发必须要考虑可持续航空燃料和电动化。
这相当于把之前的工作全部推倒重来,在周期和成本上都不可接受。
第二个原因是成本方面。
因为大量的零部件需要海外采购,所以成本上算不过来。
是的,你没有听错,他们不是说自己的成本无法承担,而是成本算不出来......
第三个是市场和客户方面。
北美航空劳工协定对于机体尺寸是有限制的,本来日本方面是期待这方面的限制会逐步放宽。
但由于疫情等原因,这方面的放宽毫无进展,而且飞行员也出现了不足,导致新飞机的市场需求前景一下就模糊了。
反正这三个原因,我怎么看怎么想笑。
你是不是觉得我在嘲笑日本,其实还真不是,日本的航空工业曾经在世界上,那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日本战后的航空工业起步非常之早,政府的扶持力度非常大。
日本自1952年就制定了《航空工业企业法》,对战后进行拆分的日本航空工业进行保护,1958年,日本出台了《航空工业振兴法》,其航空工业开始从朝鲜战争时期仿制和许可证生产美国飞机转向自行研制,20世纪80年代,日本航空工业开始进行国际合作,日本政府制定了《1986年航空工业振兴法修正案》,该方案规定日本航空企业参与国家合作项目所承担的技术研发费用,由政府承担55%,剩下的45%中间的70%可以从日本开发银行获得低息贷款,利息也由政府承担。
1981年,三菱重工,石川播磨重工,川崎重工三家企业又共同组建了日本航空发动机协会,这家协会的主要职责是协调日本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参与民用航空发动机国际合作项目,确保三家分工合作,避免相互竞争。
有着政府背书,还有着良好的竞争体系,这下子日本的航空工业当然瞬间起飞。
从60年代开始参与国际航空企业合作开始,日本企业在一些主流项目所占份额就与日俱增,比如在波音767项目中,日本企业只承担了15%的工作包,但是到了波音787项目时,日本企业的工作包就上升到了35%。
但是这么雄厚的产业基础,这么先进的技术,这么良好的市场,为什么居然连个基本的客机都研发不出来呢?
问题就在这里,日本虽然是世界航空产业的重量级分包商,甚至被称为“世界级分包商”,但由于长期无法获得更广泛的市场参与度,导致自己对于世界航空产业的参与长期处于只能参加不能主导的地位。
日本根本就不具备整机开发能力......
人人都说俄罗斯衰落了,俄罗斯不行了,但是俄罗斯还是具备一点整机开发能力的,而日本这一点远不如俄罗斯!
这也就变相的导致日本的航空产业整机和发动机整机设计能力无法参与到世界航空产业打分宫里面去,他根本无法在世界市场得到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信息,只能自己在家“闭门造车”,依托自己狭小的国内市场获取资金和技术信息。
这当然会让自己的研发成本极高,制造成本也极高,而且没有试错空间,甚至他出错了,都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常常出现了错误都无法发现,导致一条路走到黑,最后就是钱全部打水漂了。
我们为什么能做到?
因为我们确实也被美国封锁了,但是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市场,最充裕的技术人力资源,这让我们有着无数次的试错机会,也有着相较而言低廉的成本。
而日本什么都没有。
更何况,你还跟着那种大哥,你不失败谁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