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 三千里路云和月下一句

时间:2023-06-19 05:52/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278 评论:0

在文学史上,宋词与唐诗,并称双绝。

千年过去,物是人非;不朽宋词,情韵犹存。那些词人的所思、所想、所叹,已由瞬间凝结成永恒。让我们走近宋词,去领略这份含蓄迤逦的古典之美。

12首宋词巅峰之作,首首名作,句句经典,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 天仙化人之笔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中秋词的绝唱。苏轼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

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 “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晏殊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词。叶嘉莹先生评价晏殊词“情中有思”,这首也不例外。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天然奇偶句。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杨慎:“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词品》)

  • 慷慨雄放,苍凉悲壮

渔家傲· 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一首边塞词,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所见;边声、号角声,这是所闻。边塞局势严峻。将士们既希望取得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

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委婉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

先著、程洪《词洁》:一幅绝塞图,已包括于“长烟落日”十字中。唐人塞下诗最工、最多,不意词中复有此奇境。

  • 英雄壮志,直冲霄汉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中原陷入敌手,岳飞将满腔悲愤化作诗句,倾泄而出。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清代陈廷焯:“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白雨斋词话》)

  • 余恨无穷,余味不尽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在宋代,他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这首《雨霖铃》是其中的杰作。

这是一首离别之作,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柳永写委婉凄侧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读之令人於悒。

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清真词多从耆卿夺胎,思力沉挚处,往往出蓝。然耆卿秀淡幽艳,是不可及。

  • 叠写三句闲愁,真绝唱!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以偶遇美人而无果比喻怀才不遇,形象而写实,让人“心有戚戚焉”。

结句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受到历代诗人学者的赞颂。

先著、程洪《词洁》:方回《青玉案》词工妙之至,无迹可寻,语句思路亦在目前,而千人万人不能凑拍。

  • 咏梅之绝唱

卜算子· 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一首梅花的绝唱,诗人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

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末句想见劲节。

  • 精工佳作,句句经典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通过女词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另辟蹊径地揭示了女子多愁善感的心理共性。

全词不饰雕饰,明白如话,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清·陈廷焯《云韶集》卷十:“起七字秀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梁绍壬谓:只起七字已是他人不能到。结更凄绝。”

  • 英雄气格,千古绝唱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境界之宏大。

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

  • 千古创格,绝世奇文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的名作,开头14个叠字,缓缓读来,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

这首词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惟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

  • 豪壮悲凉,义重情深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在京口,面对锦绣江山,缅怀英雄人物,感慨国家悲凉。

此词用典颇多,读完,可理解辛弃疾一片为国的热忱,他想为国效劳,却报国无门,大志不得伸。空对古迹怅望,却毫无办法。

明代杨慎《词品》: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 笔法空灵,寄寓深长

扬州慢

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余音缭绕,余味不尽,姜夔用词清雅空灵,“清”“寒”“空”“波心”“冷月”营造了一种空灵的意境。

词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历代诗发》:极平淡,亦极新异,宜顾况之倾倒也。


来源:微信公众号“诗词享读”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评论